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5:古代非洲与美洲练...

更新时间:2022-01-25 浏览次数:6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西非居民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的是(   )
    A . 埃及人 B . 班图人 C . 加纳人 D . 马里人
  • 2. 下列属于班图人培植的农作物是(   )
    A . 甜高粱 B . 玉米 C . 小麦 D .
  • 3. 在北非今埃塞俄比亚地区,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的是( )
    A . 阿克苏姆王国 B . 马里国家 C . 津巴布韦国家 D . 桑海国家
  • 4. 桑海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主要表现在( )

    ①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②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力量  

    ③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④攻灭埃及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5. (2020高一下·临清月考) 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
    A . 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 . 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C . 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 D . 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 6. (2020高一下·济南开学考) 8-15世纪,马里逐步强大,一度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同时,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的马里古城是(   )
    A . 君士坦丁堡 B . 墨西哥城 C . 廷巴克图 D . 特诺奇蒂特兰
  • 7. (2020高一下·济南开学考)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这些农作包括(   )

    ①马铃薯  ②玉米  ③番茄  ④花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在古代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 . 古代埃及文明 C . 古代印度文明 D . 美洲印第安文明
  • 9. 14世纪阿兹特克人在今墨西哥地区兴起,他们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对“浮动园地”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破坏了生态环境    ④扩大了中心城区的面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是(   )
    A . 玛雅文明 B . 两河流域文明 C . 印加文明 D . 阿兹特克文明
  • 11. 在古代美洲,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的是( )
    A . 玛雅人 B . 阿兹特克人 C . 印加人 D . 津巴布韦人
  • 12. 尽管有沙漠的阻隔,西非与北非之间仍有活跃的贸易,驮运货物的主要是( )
    A . 牛和骆驼 B . 马和骆驼 C . 驴和骆驼 D . 马和牛
  • 13. (2020高一下·枣庄月考) 印加帝国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官员 B . 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C . 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D . 在河渠上架设多座桥梁
  • 14. 阿克苏姆时期,最早使用萨巴文;约从公元2世纪起,使用盖埃兹文。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这套文字在5世纪末经叙利亚传入亚美尼亚,开始影响外高加索的文字。由此可知( )
    A . 埃塞俄比亚文字发明和使用时间长 B . 阿姆哈拉文为欧洲广泛使用的民族文字 C . 阿姆哈拉文是各种文字融合的产物 D . 阿克苏姆文字吸收外来文字且影响较大
  • 15. 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 . 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 . 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 . 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 . 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材料分析题
  • 16. (探索历史的奥秘)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揭开了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过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大津巴布韦遗址及相关遗址的考察和研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有个粗略的了解。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韦东部山区的英汤加,都发现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韦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类牲畜骨头在其他遗址中也有发现;从遗址中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串珠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顶,更加高大坚固,屋外还有围墙。

    ——摘编自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

    材料二  麦克维尔的调查结论遭到了“腓尼基”派的极大愤怒和否决,致使英国协会在二十五年后决定委托汤普森博士进行第二次的探险。汤普森最后的结论说:“检查了从各个角落收集来的全部已有的证据之后,还没有一件是不符合班图根源和中世纪时期这种论据的。”她坚决不同意一再提出的调和性意见,即“津巴布韦及其同类的建筑是当地的工人在一个优秀的外来种族或监督者指导下修建的”。她认为这儿也许有外国的影响;但是,修建者都是非洲人,他们所属的国家仍是非洲的。

    ——摘编自巴兹尔·戴维逊《古老非洲的再发现》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麦克维尔的调查结论。据材料二,概括汤普森坚持的主要观点,分析有人一再提出“调和性意见”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麦克维尔和汤普森等人对大津巴布韦的研究体现出怎样的科学精神?
  • 17. (探索历史的奥秘)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揭开了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过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大津巴布韦遗址及相关遗址的考察和研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有个粗略的了解。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韦东部山区的英汤加,都发现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韦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类牲畜骨头在其他遗址中也有发现;从遗址中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串珠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顶,更加高大坚固,屋外还有围墙。

    ——摘编自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

    材料二  麦克维尔的调查结论遭到了“腓尼基”派的极大愤怒和否决,致使英国协会在二十五年后决定委托汤普森博士进行第二次的探险。汤普森最后的结论说:“检查了从各个角落收集来的全部已有的证据之后,还没有一件是不符合班图根源和中世纪时期这种论据的。”她坚决不同意一再提出的调和性意见,即“津巴布韦及其同类的建筑是当地的工人在一个优秀的外来种族或监督者指导下修建的”。她认为这儿也许有外国的影响;但是,修建者都是非洲人,他们所属的国家仍是非洲的。

    ——摘编自巴兹尔·戴维逊《古老非洲的再发现》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麦克维尔的调查结论。据材料二,概括汤普森坚持的主要观点,分析有人一再提出“调和性意见”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麦克维尔和汤普森等人对大津巴布韦的研究体现出怎样的科学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