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默写。

    ①刘禹锡的《秋词》中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乐观昂扬情怀的诗句:

    ②谭嗣同的《潼关》中写出潼关历史悠久、异峰突起、寂寥辽远的诗句是:

    ③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写月映江中美景的诗句是:

    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⑤《论语》中强调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⑥你想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激励自己要志存高远,应当选择:

  • 2. 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作者与父亲之间发生了一场什么冲突?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2. (2) 孙悟空先后有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称呼,请任选一个称呼,说出这个称呼的由来。
  • 3. 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我们是大海的宠儿。涨潮时,喧嚣的涛声是催促我们成长的鼓点;潮落时,低柔的海音是童年梦寐里的歌谣。春暖花开,我们在海边眺望海鸥与帆影,任海风调皮地拨弄我们的衣角。炎炎夏日,我们 A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扑进湛蓝的大海,与欢腾的波浪嬉笑,如鱼儿般 B (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初秋时节,我们在沙滩上搭造贝壳宫殿,再搓捻小草伸进小蟹的巢穴里骚扰……

    1.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   梦)   zhàn()蓝    cháo()穴      

    2. (2) 根据文中括号内的解释,在A、B处填写成语。
    3. (3) 文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4. 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B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 C . 古人关于朋友的称呼很多: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叫莫逆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叫贫贱之交,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D . 从词性上来说,“精神”“传统”“早晨”“铃铛”“能够”“愿意”它们是同一类词。
  • 5. 根据《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内容,选出下面句子重音处理恰当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A.就是冬天的济南。        B.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C.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D.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我认为是恰当的,因为

  • 6. 你班开展“文学部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活动一:班里举办“我爱文学”读书交流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你给自己的小报起了一个有文采的名字,叫《》,以此为名的理由是:
    2. (2) 活动二:你班要自创文学刊物,建立文学作品阵地。

      ①根据下面入选的作品类型,拟选栏目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入选作品

      《守望生命的麦田——我读赛格林(麦田里的守望者)》

      拟 选 栏 目

      A. 成长笔记

      B. 名作品悟

      C. 咬文嚼字

      D. 社会万象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的人生绿洲》

      《圣洁的情感,深邃的意境——读泰戈尔(吉檀迦利)有感》

      ②刊物要开设“跟琦君学写作”栏目,下列材料是琦君关于写作的体会,请你从中提炼对写作有帮助的两点经验。

      材料一:青年人喜欢新奇是好事,但一味追逐新奇,模仿新奇,而不凭自己深切的感受而写,纵然可以取宠于一时,却不是永久的。我国古典文学宝藏无穷,可以由浅入深,慢慢地读,慢慢地培植起来深厚根基。 

      材料二:在一篇稿子写完之后,总要来回读好几遍,检讨上下文语气是否贯穿,全文前后是否呼应,是否有矛盾。遇有句中声音接近的字或重复的字,总要尽量修改,尽量做到“文从字顺”。至于历代大家诗词,选若干篇,自己所喜爱的,时时默念背诵,则有陶冶心灵,拓展胸襟之功。

二、阅读
  • 7. 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行甚远           ②而两狼之驱如故  

      担持刀           ④狼亦矣 

    2. (2) 翻译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 (3) 请用“/”符号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4. (4) 本文描述的狼与人的斗争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结局也出人意料。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 8. 诗歌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1) 诗中加点的字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
    2. (2)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9. 现代文阅读

    关于寓言的寓言(节选) 
    严文井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⑤比喻的产生,是由于看到了许多东西,听到了许多东西,比较了许多东西,从不同中发现了类似,找到了联系。 

    ⑥寓言本来是来自普通人的言谈,几乎任何人一生中都能讲一些聪明话,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诗人和哲学家听见了,就用文字把它们记了下来。历史这个巨人很喜欢这些记载,就把它们珍藏起来。以后,当普通人从书中再看见寓言的时候,忘了这是自己讲的,不禁大为惊讶,叫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珍宝呀,这样光辉灿烂!” 

    ⑦寓言是慷慨的,当童话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童话那里去,当小说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小说那里去……所以,现在我们从童话、小说、诗歌、戏剧里都可以看见寓言的影子。   

    ⑧寓言又是谦虚的,当一个刊物邀请它去做客的时候,它就等各种长篇大著都坐下之后,悄悄坐在补白栏里。 

    ⑨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虽然年纪很老,孩子们却把它看成是平等的同伴。因此,比较起来,它喜欢到儿童刊物那里去做客。当然,它还是同样谦虚,等小说、童话都坐下之后,它才找一个角落坐下。 

    ⑩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而从不炫耀自己,也不指望从别人手里得到什么。

    (选自《严文井童话寓言集》)

    1. (1) 填表,理清文章的结构与内容。

      结构

      段落

      内容

      第一部分

      ①——⑤

      寓言的特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 (2)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寓言的特点。(至少说出两点)
    3. (3) 你从“从童话、小说、诗歌、戏剧里都可以看见寓言的影子”“悄悄坐在补白栏里”“找一个角落坐下”“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等语句中读到了什么?
    4. (4) 说说本文语言的特点。
  • 10. 现代文阅读

    竖起你的尾巴

    ①我叫它小旗。因为每次遇到它,它的尾巴总是竖得高高的,像一支威风的旗杆。小旗是我认识的最逍遥的流浪猫。是的,我认识它,就像一个朋友。跟那些惧怕人的流浪猫不一样,小旗不怕人,但也不亲人,总是保持着一种礼貌和矜持。所以,跟小旗的交往就变得没那么多负担。

    ②从我喂养流浪猫的经验来看,但凡与一只猫有了约定,一旦对猫投之以粮,猫便对你付之以依赖。这种约定,往往依靠人复杂的情感来巩固:怜悯、责任,甚至母性的满足等等,是一种强弱关系的维持。猫凝视你,在你脚边喵喵叫,怯生生地用脑门擦着你的裤腿……这些动作都被你解读出了乞怜的信号。强者于是对弱者就有了牵挂和惦记,这种牵挂和惦记很多时候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③但小旗不会。我与小旗没有约定,全凭邂逅。它几乎不会在某个固定的地方等我,毫无预感地,就能看到它竖着尾巴从远处走来。等我喉咙里发出一声喵,它一秒都不会耽误,报之以一句长长的喵。就像朋友相见,彼此招呼:“嗨,过得好吗?”“还不错,你也好吗?”这种邂逅,轻松愉悦。如果恰逢我包里备有猫粮,蹲下身去,分给它一点,它便积极地凑过来吃,吃得不快也不慢。我如果故意逗它,朝它喵几声,它也会边吞咽边发出一种含混的叫声,权当回应。要是没吃的,也不见它有多失望。喵几声,人走了,它在原地站得直直的,尾巴在脚边盘好,眼睁睁目送。好像彼此知道,明天还能见到,明天的明天还能见到,不必纠缠。

    ④小旗的地盘似乎比别的流浪猫要大许多,或者说,它根本就没有地盘。遇到哪个垃圾桶有刚放的厨余,趁便扒拉两口,有猫闻香而来,它也不恋战,舌头往嘴巴鼻子舔一圈,踏着猫步从容离去,谦和又不失尊严。我会在不同的场所见到小旗。在泳池边,它呆呆地看着水里扑腾嬉闹的孩童;在快递寄存柜顶,它好奇地细嗅着柜子缝隙里包裹的远方气息;在凉亭里,它懂事地蹲在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奶奶身边;而更多的时候,我看到它在走路,草丛边,车库口,绿化道上……独自一猫,倒并不东张西望地觅食,仿佛若有所思,那支旗杆一样竖起来的尾巴,骄傲、坚定、抖擞。研究动物的专家普遍认为,猫竖起尾巴的时候,表达的是一种满足、安全、得意,就像一个人在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邂逅这个样子的它,我心里由衷地欢快,心情亦跟它一样满足、放松,不带一丝强者对弱者所生出的怜悯和同情。如同人与人的平等相处,人与动物也不例外,没有什么强与弱,施与受,这样的关系才真正和谐持久。

    ⑤我惦记过很多只流浪猫。但我几乎没有惦记过小旗。它是那么独立和强大,丝毫不给人担忧的机会。在雨过天晴或者春暖花开的时候不用刻意去找,就能看到一只橘色的斑纹猫,尾巴竖得笔挺,一声长喵回答你的招呼——看,我很好,糟糕的鬼天气终于过去了。然后,它会停在一棵桃树下,仔仔细细地舔毛。它不胖,毛发也因为缺乏营养而显得暗淡,但是却很干净,鼻子粉红,脖子一圈白毛就像男人讲究的白色衣领,洁白、硬朗,流露出不肯懈怠的努力。

    ⑥是啊,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倘若到最后,小旗真要走上一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它恐怕也会挑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出发的,这是它应得到的礼遇。     (黄咏梅/文  有删改)

    1. (1) 小旗和其他流浪猫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2. (2) 阅读第③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小旗相处的几个片段。

      ①我们的相遇没有约定,全凭邂逅;②

      ;④

    3.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4. (4) 第⑥段加点词语“礼遇”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敬重而有礼貌的待遇”,作者为什么说小旗应得到礼遇?
    5. (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竖起你的尾巴”的理解。
三、作文
  • 11.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选自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选择上面四个分句中的一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讲述你的经历,抒发你的感想。

    要求:①要求有故事、有细节,写出个性化体验。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③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