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信息技术 /浙教版(2019)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2 数据、信息与知识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 1.2数据...

更新时间:2021-12-29 浏览次数:6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1高二上·东方月考)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上述新闻中的“5.38%”属于(    )
    A . 数据 B . 知识 C . 信息 D . 智慧
  • 2. (2021高二上·平阳月考) 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B .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C . 数据的表现形式很多 D . 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期的信息就会消失
  • 3. (2021高一上·东台月考) 有“小李的体温是36.5℃”“36.5”“人在安静状态下的体温一般在36-37℃”三种描述,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
    A . 数据;信息;知识 B . 信息;知识;数据 C . 知识;数据;信息 D . 信息;数据;知识
  • 4. (2021高一上·东台月考)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 .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使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 . 电视机、电话、声波、光波是信息 D .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的获取和利用
  • 5. (2021高二上·东方月考) 我们能够通过报纸、电视和手机等获得最新消息,说明信息具有什么性(    )
    A . 载体依附性 B . 价值性 C . 共享性 D . 真伪性
  • 6. (2021高二上·磐安竞赛) 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额温枪显示的数字“37.5”仅仅是一个数据,并不包含任何信息 B . 正常小孩的基础体温是 36.9℃—37.5℃。上述基础体温指的是口腔温度 C . 可以确定小孩已经发烧,需要送医院进一步检查,这是智慧的体现 D . 此时并非是小孩的真实体温,对策是先减少衣物、喝水、平静一小时后再测量
  • 7. (2021高二上·嘉兴月考) 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虛假的数据不能承载任何信息 B .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一定具有更高的价值 C . 数据是随着计算机的诞生才有的,人类生活离不开数据 D .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 8. (2021高二上·泗阳月考) 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           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           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
    A . 数据, 知识, 信息 B . 信息, 知识,数据 C . 信息,数据, 知识 D . 数据, 信息, 知识
  • 9. 以下对于数据、信息、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所表示的意义是信息 B . 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 C . 信息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D . 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符号记录,它可以表现为数值、字符、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 10. 下述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原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 B . 信息来源于数据,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C . 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减 D . 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 11. 小强从楼下玩耍回来,小脸特别红,妈妈用额温枪测量其体温为37.5。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额温枪显示的数字“37.5”仅仅是一个数据,并不包含任何信息 B . 小强的真实体温应高于37.5度,这是知识的体现 C . 可以确定小强已经发烧,需要送医院进一步检查,这是智慧的体现 D . 等小强在室内休息片刻后测得的体温为36.5,这是因为信息具有真伪性
  • 12. 下列有关数据、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0.618”是数据 B . 数据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所承载的信息 C . 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D . 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
  • 13. (2021高一上·期中) 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主要理解信息间的相互联系 B . 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主要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和抽象其规律 C . 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主要理解和应用知识原理与法则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D .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减
  • 14. 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指出的“高一男生的正常体重指数为16.5-23.2”,属于(    )
    A . 数据 B . 信息 C . 知识 D . 智慧
  • 15. (2021高二下·上虞期末) 下列关于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信息技术始于计算机技术的诞生 B .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传播 C .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运算 D . 报刊、书籍、广播、电视和网络都是信息的表达技术
  • 16. 小张早上起来感觉喉咙有点痛,头也有点晕,他妈妈给他测量体温发现有38℃,初步判断小张感冒发烧了。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上显示的数字“38”仅仅是一个数据,并不包含任何信息 B . 鉴于“喉咙痛,头晕,体温38℃”,初步判断为感冒发烧是知识的体现 C . 多喝水多休息有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D . 喝了杯热水,小张休息了半个小时后再测体温为37.2℃,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 22. (2021·景东=模拟) 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的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本质。
  • 23. (2020高三上·奉新月考) 2013年,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了H7N9病毒感染事件,班长小明决定召开“如何预防H7N9”的主题班会。
    1. (1) 小明在因特网上查询到关于H7N9疫情的报告。经过分析比对,小明认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数据最真实可靠。他主要依据信息的来进行判定的。
    2. (2) 小明准备从因特网下载一段关于“H7N9预防措施”的视频(容量较大),用方式可提高下载速度。
  • 24.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整,天文学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如图所示。

    这颗黑洞位于代号为M87的星系当中,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之遥,质量相当于65亿颗太阳。黑洞可以吞 噬附近的一切物质,甚至光线,对于黑洞本身用现在的技术是无法拍摄的。但黑洞周围通常都有物质环绕,组 成一个盘状结构,叫“吸积盘”。吸积盘内的物质围绕黑洞高速旋转,相互之间由于摩擦而发出炽热的光芒,包括从无线电波到可见光、到X射线波段的连续辐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时空边界,称为黑洞的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 o

    天文学家为了观测黑洞视界边缘上的物理过程,动用了分布在全球的8座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这 些望远镜组成了一个虚拟的,口径接近整个地球的望远镜,这座虚拟的望远镜,称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缩写EHT)0望远镜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参数,一个是所使用的波长,一个是口径的大小。口径一定,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波长一定,口径越大分辨率越高。为了能够观测到黑洞事件视界上的物质行为,事件视界望远镜已经把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 10到20个微角 秒的程度!这相当于看清4000千米外硬币上的发行日期。

    在上面这段材料中,涉及数据、信息、知识、的内容,请在下面分别列出1〜2条。

    数据:

    信息:

    知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