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1-15 浏览次数:7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 . 文化取向的迥异 B . 政治立场的不同 C . 学术观点的分歧 D . 生活态度的差异
  • 2. (2021·济南模拟) 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主持的财政改革对盐的生产实行民制官收政策,在市内设官吏定点销售,在不设市的小邑和乡村,特准中小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分销给消费者。此举意在(   )
    A . 推动制盐业的繁荣 B . 统一盐价稳定市场 C . 控制盐业增加收入 D . 打击商人消灭割据
  • 3.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下令放弃本部族崇拜的天神不祀,改为圆丘祭天、方泽祭地和以祖宗配天,把君临中原的北魏第一位皇帝拓跋郁律奉为太祖,位列太庙。这些举措旨在( )
    A . 革除鲜卑族落后习俗 B . 承继华夏文化正统地位 C . 强化君主的专制权力 D . 消解旧贵族的政治阻挠
  • 4. 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 5. (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
    A . 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 . 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 . 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 . 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 6. (2021高一下·南充月考) 1759年清政府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买卖货物,必须由行商经手方可交易。这一规定表明(    )
    A .   中国天朝上国观念改变 B . 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完整 C . 中国严格管理对外贸易 D . 行商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
  • 7.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西学东渐”的深入 B .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思想解放的推动
  • 8.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 .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 . 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 . 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 . 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 9. 1898年,清政府同意了总理衙门为扩大税源开设商埠的建议;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讼权归中国政府。到民国初年中国政府自开通商口岸50处左右。这体现了(   )
    A . 国家致力于摆脱列强控制 B . 政局变动提升了国际地位 C . 国人对世界认知发生变化 D . 贸易政策与格局得到调整
  • 10. 194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做出指示,各抗日根据地全区域党政军民学脱离生产者之人数与全人口(不固定的游击区和敌占区不在内)之比例不能超过3%;军队人数(不脱离生产者不在内)与党政民学脱离生产者之比例,至多应为两个军人一个文人。这一做法是为了(   )
    A . 发展生产坚持抗战 B . 提高军队战斗力 C .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有效减轻人民负担
  • 11. (2021·景德镇模拟) 1949年4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驱逐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最终狼狈逃走。这显示出(   )
    A . 帝国主义国家从此放弃了对中国侵略 B . 新中国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行径 C . 国民党政府实行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 D . 中共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
  • 12.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
    A . 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 . 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 . 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 . 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 13.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
    A . 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 B . 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 C . 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 D . 开放稳定企业改革
  • 14. 下文是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 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 人们青睐个体经济 B . 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 C . 青年失业问题严重 D . 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
  • 15. 在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字母。他们借用了字母“Y”和“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字母表的末位。因为只有在书写希腊词汇时才会用到这些字母。这表明( )
    A . 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深受阿拉马字母的影响 B . 希腊字母是当今欧洲所有字母的唯一源头 C . 征服扩张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 D . 拉丁字母形成后进一步演化出希腊字母
二、非选择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图3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图4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成功了吗?

    材料一:

    甲1873—189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与英国公司签订合同,规定三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营业份额

    航线及份额

    长江

    北洋

    上海——宁波

    上海——福州

    招商局

    55

    42

    60

    44

    55

    50

    55

    50

    太古

    45

    38

    28

    45

    50

    怡和

    20

    40

    28

    45

    50

    洋务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鸿章持国事,……独究讨外国政学、法治、兵备、财用、工商、艺术。闻欧美出一新器,必百方营够以备不虞。尝设广方言馆、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开磁州、开平铁矿、漠河金矿;广建铁路、电线及织布局、医学堂;购铁甲兵舰,筑大沽、旅顺、威海船坞、台垒;遴武备送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筹通商日本,派员往驻;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凡所营造,皆前此所未有也。

    ——《清史稿·李鸿章传》

    材料三:

    1. (1) 材料一这类史料对研究这一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2. (2) 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 (3) 材料三体现出洋务运动哪些信息?评价洋务运动要坚持什么原则?
  • 18.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1目前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是共产党员贺页朵1931年入党时的誓词。这份誓词用毛笔写在红不上,只有6句话:“牺牲个人,言(严)首(守)秘蜜(密),永不叛党”,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21944年由中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印制,时抗日战争时期标准入党誓词: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判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图3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存有一份入党誓词,为中共冀热辽分局印,其主要内容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入党誓词一致,只是将“对党有信心”这一条换做了“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据央视频道《红色档案》

    围绕入党誓词的“变”或“不变”,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成文、史实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19. 1934年,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脊梁

    人物 简介
    黄继光
    (1931—1952)
    中共党员,人民解放军战士。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20日,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为部队冲锋扫清了道路,而自己却壮烈牺牲。在黄继光的精神感召下,部队迅速攻占了上甘岭高地。
    王进喜
    (1923—1970)
    中共党员,工人,劳动模范。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首先提出“(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奋斗目标。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20世纪60年代,率领1205支钻井队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
    邓小平
    (1904—1997)
    中共党员,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化大革命”后,由于受“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锢,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并没有明显改善。1978年,刚刚复出的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进行了旨在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袁隆平 无党派人士,科学家。1961年,袁隆平经研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当时正值全国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1965年,他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稳检查到6株不育株,此后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经典理论即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成功研制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根据材料,选取三个人物,谈谈你对鲁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