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14 浏览次数:1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乙>丙>甲 B . 甲>乙>丙 C . 丙>乙>甲 D . 甲>丙>乙
  • 2.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硝酸铵 [NH4NO3] B .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C . 尿素 [CO(NH22] D . 碳酸氢钾 KHCO3
  • 3. 如图是某篮球比赛中的精彩画面,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为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助攻传球时,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 . 运动员持球突破上篮时,球的动能不变 C . 运动员摘下篮板时,球具有的惯性不变 D . 运动员双手灌篮时,不需要对球做功
  • 4. 学习了Ca(OH)2的性质后,小科编了一首《新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烈火焚烧却是生(CaCO3 CaO+CO2↑)。用水一泼就熟了[CaO+H2O=Ca(OH)2],要留洁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O]”下列对这首诗所描述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千锤万凿出深山”是物理变化 B . “烈火焚烧却是生”是分解反应 C . “用水一泼就熟了”是吸热反应 D . “要留洁白在人间”该反应可以检验CO2
  • 5. 现有①铜和稀盐酸  ②碳酸钙和稀盐酸  ③氯化钠和水  ④镁和稀硫酸  ⑤浓硫酸和水五组物质。将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相互混合,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的是(   )

    A . ③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 6.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 B . 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 . 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 D . 常温下b管中的铁钉很难锈蚀
  • 7.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用CO与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 8. 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①C→CO2;②CH4→CO2;③CO→CO2 , 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 .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 . 三种转化的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C .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 D .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 9. 如图所示,长1米的粗细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点转动,杆上套一滑环,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并保持金属杆处于水平状态。则测力计示数F与滑环离开O点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图象为(   )

    A . B . C . D .
  • 10. 向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对滤渣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Fe和Ag B . 一定有Zn和Ag C . 只有Ag D . 只有Fe
  • 11. 钢铁是全世界应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钢铁及制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铁合金有生铁和钢两种,其性能要比纯铁更优良 B . 配制含硫酸铜的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 C . 家用菜刀经洗净擦干后可防止生锈 D . 高炉中炼铁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3C+2Fe2O3 4Fe+3CO2
  • 12. 推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 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 .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 13. 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锌粉 B .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 . 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D .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14. 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   )

     

    ①H2       ②O2        ③CO2      ④HCl

    A .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3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用时5s。所用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以下相关计算的正确的是(   )

    A . 绳子端的移动速度为0.4m/s B . 动滑轮的重力为30N C . 拉力的功率为44W D .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5%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23空格,每空2分,共46分)
  • 16.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滚滚奔流的长江具有巨大的。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跟有关。
  • 17. 如图所示是“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鹊桥”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火箭中的燃料燃烧时,燃气推动火箭和卫星上升,卫星的机械能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火箭外壳的温度会(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18. 在地震中,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这两种方式中,沿(填“DM”或“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比较省力。

  • 19. 垃圾分类回收是保护环境、防止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举措。椒江区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写出1种即可)。
    2. (2) 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 20. 在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①H2SO4、②OH、③HCO3、④Na+中,只属于酸的是,只属于碱的是,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以上均填编号)
  • 21. 利用如图装置对NaOH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 (1) 图一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2. (2) 小丽同学利用温度计测定试管②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证明反应发生。由此可知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 (3) 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三的实验,充分振荡软塑料瓶后,观察到,证明试管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 如图所示,斜面长度为4m,高度为1.5m,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50N,将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J,拉力做总功 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N。

  • 23. 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 (1) 图②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此装置制取气体的适用条件是
    2. (2) 图③装置相比图②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3. (3)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17空格,每空3分,共51分)
  • 24. 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 (1) 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明通过观察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均选填“小车”或“木块“)

    2. (2) 木块被撞后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假设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可选对象有:①粗糙的木板、②平滑的玻璃、③绝对光滑的平面。不能选择的序号是,原因是
  • 25. 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袋较大的干燥剂,上面写有“生石灰,请勿食用”,该食品已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干燥剂目前的主要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干燥剂中可能含有CaO、Ca(OH)2、CaCO3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后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结论】①在实验步骤B中有放热现象说明干燥剂含有

    ②在实验步骤B中的白色沉淀物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③在实验步骤D中形成红色溶液,说明干燥剂中含有Ca(OH)2  

    【分析与交流】小金经过分析认为实验结论③不准确,理由是

  • 26. 在做“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三个完全相同的木桩被从正上方由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1. (1) 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来比较各个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 (2) 若A、B两块质量相同,则两个铁块下落的高度hAh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若B、C两个铁块下落的高度相同,则两个铁块的质量mBmC(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7. 鉴别稀盐酸、稀硫酸、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五瓶无标签的溶液时,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B、C、D、E后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

    1. (1) 确定A溶液是
    2. (2) 取B、E原溶液少量混合时的现象为
    3. (3) 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 现有混入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某同学欲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的一种产物。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其中A处框图表示盛有CO2和CO混合气体的贮气瓶):

    1. (1) 请用管口小写字母标号表示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每种装置只能用一次)A→
    2. (2) B装置的作用是
    3. (3) 请设计实验证明,实验后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9题6分,第30题7分、第31、32、33题8分,34题6分, 共43分)
  • 29. 吉利科技集团推出的“曹操出行”新能源共享汽车进驻我市以来,方便广大市民的绿色出行。如图所示,一辆“曹操出行”共享汽车以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3000m在这段路程中,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保持1000W不变。

    求:

    1. (1) 在上述匀速直线行驶的过程中,该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2. (2) 在上述匀速直线行驶的过程中,该汽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大小。
  • 30. 如图所示,大小为20牛的拉力F经过滑轮使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2秒内水平移动0.5米(不计绳重、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求:

    1. (1)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2. (2) 物体的重力G
    3. (3) 拉力F的功率P
  • 31. 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含量,现取混合溶液100g,再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30g,产生Mg(OH)2沉淀质量如图所示。

    1. (1) 实验开始时,并未立即生成Mg(OH)2沉淀的原因是
    2. (2) 充分反应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
    3. (3) 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
  • 32.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如表,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g)

    1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1. (1) 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氧气和水蒸气,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2. (2) a的数值为
    3. (3) 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33. 如图甲,有一轻质杆,左右各挂由同种金属制成、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的实心物块后恰好水平平衡。

    1. (1) 求左右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L1与L2之比。
    2. (2) 将两物分别浸没于水中(如图乙),杆将会(选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试通过推导说明。
  • 34. 图甲是目前流行的某品牌“自热火锅”,图乙是自热火锅结构示意图。某兴趣小组对这种不用火不用电,只要加水就能食用的火锅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

    自热火锅使用方法

    1.下层底盒中倒入适量冷水,打开加热包塑料膜,将加热包放入凉水中。

    2.放上上层食材盒,倒入一定食用冷水,盖上盖子,15分钟后,即可开盖食用。

    ①材料:外盒是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保温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制成,餐盒为航空铝箔材料,无污染可再生。带有小孔的盒盖内扣设计,具有良好的密闭功能。

    ②栅格设计:内外盒之间采用栅格设计,有利于空气流动。

    ③加热包内含有铁粉、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其中的金属粉末与碳粉在热水中能发生氧化并缓慢放热。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

    1. (1) “自热火锅”能快速加热食材并保温的工作原理。
    2. (2) 为什么要设置带小孔的盒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