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22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下面两幅图是周代公墓墓位(第一代是指始祖)安排的两种形式。这说明西周 ( )

    A . 用墓葬制强化家国一体 B . 实行严格的等级秩序 C . 依据血缘亲疏确定墓位 D . 推行宗法制与礼乐制
  • 2. 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法官的更动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议会定罪的人,国王不得赦免。这表明当时英国 ( )
    A . 行政立法相互监督 B .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C . 国王已“统而不治” D .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 3. 整个冷战期间,美国从未停止过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战(或者经济战)。美苏冷战尽管表面上看是军事竞赛,但背后其实是经济竞争。这表明,冷战对苏联产生的重要后果是( )
    A . 农轻重比例出现失调 B . 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C . 民众物质生活水平低 D . 未能利用好全球化机遇
  • 4. 下面为南宋初年人口迁移图,这一局面 ( )

    A . 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 使政治中心实现南移 C . 表明政府加大南方开发 D . 会加大南北经济差距
  • 5. 下表是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公司税调整情况。公司税调整 ( )

    1933年

    1935年

    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公司

    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的公司

    公司税

    均为13.75%

    12.5%

    15%

    A . 表明政府经济职能强化 B .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 . 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 D . 损害了公司根本利益
  • 6. 下面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 )

    A . 抗议工业国家的掠夺 B . 全球化下的利益失衡 C . 必须拒绝经济全球化 D . 调解国际间贸易纠纷
  • 7. 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他们的主张 ( )
    A . 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关系 B . 是针对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 C . 都是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D . 利于追求建立平等社会秩序
  • 8. 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将“仁”作为人内在的善的道德标准,并将之提升到天的高度。据此可知,董仲舒使儒学 ( )
    A . 系统化 B . 神圣化 C . 世俗化 D . 思辨化
  • 9. 董仲舒的天人思想,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看作不可分离的有机体。这一思想的根本点在于 ( )
    A . 强化家国一体 B . 加强文化专制 C . 维护君主专制 D . 实现思想一统
  • 10. 以儒家正统自居的韩愈指出,儒家之法是治理国家的礼乐刑政,儒家之道是仁与义;佛道、教人超凡脱俗,使人心没有国家、没有君主、没有父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
    A . 传统儒学需加以改造 B . 民众思想日益多元化 C . 儒家社会影响力有限 D . 思想大一统很有必要
  • 11. 以下是部分主要朝代节烈妇女统计表。据此可知 ( )
     

    隋唐

    22

    32

    152

    359

    27 141

    9 482

    19

    29

    122

    383

    8 688

    2 841

    合计

    41

    61

    274

    742

    35 829

    12 323

    (注:封建礼教把丈夫死了决不再嫁的妇女称节妇;把为重义轻生或为保持贞操而自杀的女子称烈妇、烈女)

    A . 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B .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 . 理学教化功能强化 D . 孔孟儒学影响深远
  • 12. 黄宗羲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这一主张( )
    A . 突出民众对君主统治的重要性 B . 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 . 是对传统的“忠君”观念的批判 D . 意在建立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 13. 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探讨哲理的方法很有特色,其一生虽无著述,但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记述了他的思想。后来雅典法庭以渎神、败坏青年罪名,判处他死刑。临死之际,他坦然自若,坚持自己的思想。这说明,苏格拉底的重大成就在于 ( )
    A . 创立独特的学说体系 B . 发挥了哲学上的启蒙作用 C . 坚守自己的思想信仰 D . 培养了众多有名望的弟子
  • 14.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古代希腊文学“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还明确指出摹仿的对象包括事件、行动、生活。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将希腊悲剧诗人而不是希腊早期哲学家,称作是古代欧洲科学思维的真正奠基者。据此可知,古希腊文学 ( )
    A . 盛行浪漫主义风格 B . 对社会的描述细腻 C . 成就比当时哲学高 D . 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 15. 有人说:“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促使“真理”“重新恢复”的基本动力是 ( )
    A . 工商业城市的发展 B . 新航路掀起淘金潮 C . 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 . 古希腊罗马文化热
  • 16. 加尔文在日内瓦推行宗教改革时提出,创造财富不是罪恶,只要在品质上不违反《圣经》,在财富使用上不挥霍浪费,赚钱发财也是替天行道,是上帝恩典的标志。这一理论( )
    A . 提供开辟新航路的宗教动力 B . 破除了天主教会禁欲说教 C . 诱发了社会追求财富的风气 D . 顺应了新型经济发展趋势
  • 17. 英国共和派密尔顿(1608-1674)指出,“国王和官吏的权力不过是派生的东西,是出于人民的信赖、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授予并委托给他们的。”这一思想 ( )
    A . 否定了君权神授 B . 肯定了人的地位 C . 维护了民众利益 D . 促进了人人平等
  • 18. 伏尔泰在《论英人书简》中论述,英国商人对自己的地位感到自豪,就连该王国贵族院议员的儿子也不会鄙视“谈买卖”或做生意。这表明伏尔泰主张 ( )
    A . 发展商业 B . 社会平等 C . 实行民主 D . 社会变革
  • 19. 宋词的盛行、散曲的产生、风俗画的流行、理学的形成,都是宋代典型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印刷术的改进 C . 民族矛盾尖锐 D . 市民阶层扩大
  • 20. 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下图中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

    A . 书体具有较强审美功能 B . 各种字体演变一脉相承 C . 汉字演变便利文化交流 D . 书写方式越来越简便化
  • 21. “班日徽班,调日汉调”的说法,昭示了“汉调”进京,绐徽班带来巨大变化,对京剧的最终形成起到了独特作用。这说明 ( )
    A . 徽班汉调组合而成京剧 B . 汉调直接推动京剧产生 C . 汉调推动徽班衍生京剧 D . 京剧是多元文化融合体
  • 22. 1687年,英国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论述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这表明 ( )、
    A .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B . 物体运动得到科学认识 C . 地心说错误被证实 D . 工业革命有了理论基础
  • 23. 量子力学的诞生,推动了20世纪物理学许多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量子理论的创立还导致其他学科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等。据此可知,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 ( )
    A . 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B . 科学研究新领域不断得到拓展 C . 学科发展日益细化和交叉融合 D . 理论创新是科学发展强大动力
  • 24. 1883年,丁韪良在同文馆作有关西学的演讲时道:“盖天地之生物,皆次第经营而成……一在择配各物之形,偶有变异,必求其同形者配合之……一在强弱以决存亡,盖天时之寒暑,地势之高下,逐渐改变,惟物类之形体相宜者强而能存。”这一西学理论 ( )
    A . 引起了民众普遍恐慌 B . 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 C . 动摇了封建神学统治 D . 造成了思想领域混乱
二、非选择题: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办大学堂。它与差不多同时出现在雅典的希腊学园(又称阿卡德米学院、柏拉图学院)堪称双璧。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思想学术文化中心,分别在世界的东、西方以相似的方式展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20世纪初,国学学者邓实在《古学复兴论》中说:“周秦诸子之出世,适当希腊学派兴盛之时,绳绳星球,一东一西,后先相映,如铜山崩而洛钟应,斯亦奇矣!”希腊学派中,最负盛名的“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与希腊学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稷下学宫则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所在,“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郭沫若语)。

    ——摘编自王志民《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稷下学宫与古代希腊学园兴盛的共同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稷下学宫与古代希腊学园的共同作用。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中后期主要科技成就

    人物

    著作

    主要内容

    评价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共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药374种,又有验方11096则,插图1160幅

    是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系统地记载了到明末为止的历代农学资料,大至农业政策、制度,小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技术环节,都有详尽记述,也总结出一些在当时比较先进的农学思想

    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书籍

    宋应星

    《天工开物》

    除介绍一般的农业生产经验外,更着重阐述各类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对其中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工序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并附有插图,图文并茂

    书中在总站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还提出一些对化学,物理变化的认识,在理论上具有一定价值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书中记载了作者所到地区的江河源流、地形地貌、生物形态、矿藏物产等问题

    对西南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考察与研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根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整理制作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科技成就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追寻梦想的逻辑,“变者,天

    道也”,但托古改制、变法维新等种种改良方案都无法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承载着历

    史选择和人民冀望的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伟大革命,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开辟出一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道路,用伟大创造点亮伟大梦想的明灯。

    材料二: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不改”的回答更加坚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什么”“怎么改”的认识更加一致,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改革开放最本原的初心。40多年来,既坚持在立足国情中探索发展道路,又注重在放眼世界中把握时代潮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开放优先,以开放促改革。今日中国之开放,不只是与世界同行的自我发展,更是回击逆流、引领潮流的主动担当。

    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民日报宣言:改革开放天地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第三节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第四节  欧洲的启蒙运动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节  美国的建立

    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第八节  16-18世纪的亚洲

    ——《世界近代现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个时代发展特征,并加以阐释。(要求:时代特征准确,

    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