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08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即便不能qīng ér yì jŭ获得非凡的灵感,也会寻求到不同的方法。

    (原文有删改)

    gēn shēn dì gù()             qīng ér yì jŭ(

  • 2. (2019九上·宽城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 , 才显得枝繁叶茂。 B . 这次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 C . 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 , 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 D . 他得知自己的罪行已被揭发,面对前来拘捕的警察,不由得义愤填膺
  • 3. (2020九上·下城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 . 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 . 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 .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 4. (2019九上·长春期末) 古诗文填空。
    1. (1)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2.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 (3) 李白《行路难》中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明理想仍在的句子是:

    4. (4)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一联,运用了比喻修辞,充满哲理意味,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
    5. (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了对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 5. (2019九上·天河期末) 根据《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根据提示填入《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点。

      武松在打虎      在沂岭杀四虎

    2. (2) 下面分别是柴进,李逵见到宋江说的话,请选择其中一人的语言,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①(柴进)口称道:“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②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二、现代文阅读
  • 6. (2019九上·海珠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炖马靴

    迟子建

        故事发生在1938还是1939年,父亲说年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时令,寒冬腊月,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二十多号人,清晨从四道岭小黑山的密营出发,踏雪而行。呼呼叫的北风,让雪花成了薄命人,未等落下,在半空就被风撕裂了,雪粉飞扬,常迷了人的眼睛。父亲说他们不讨厌这样的迷眼,因为雪花纤尘不染,就像老天送来的润眼膏,无比清凉。

        晚饭时分,他们袭击了位于中苏边界的一个日军守备队。

        那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为切断老百姓与抗日队伍的联系,他们大规模实施归屯并户,大片农田荒芜,无数村落夷为废墟。父亲说自此之后,队伍缺粮少衣,陷入被动。

        四道岭在哪里?我在地图上找不到。父亲说除了四道岭,还有头道岭、二道岭、三道岭和五道岭。这些岭呈刀锋状,易守难攻,适宜做密营。他们最初的营地在头道岭的大黑山,那里狼多。有这样一条母狼,它双眼瞎。自打发现支队的行踪后,就一直凭声音和嗅觉尾随他们,求得生存。

        父亲是火头军,他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到了漫漫长冬,瞎眼狼蔫巴巴地尾随着队伍,父亲总会想方设法给它口吃的。有年正月,这条狼突然消失了!三个月后,父亲和战友为前方的大部队运粮,在二道岭遇见它。它居然大了肚子,怀了崽了!两三年不见它,大家常念叨,父亲还会在队伍偶尔开荤时,将吃剩的骨头,扔在附近的山洞。

        太阳落山后,侦查员带来消息,三辆摩托车驶离守备队,带走了十一个日本兵,看来他们是去镇上喝酒了。父亲说支队长没有犹豫,下达了进攻令。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那三辆刚离开不久的摩托车回来了!十一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回来了!

        父亲说他们受到了前后夹击,优势立刻转为劣势。

        他们没有全军覆没,得益于一位战士。副支队长下达了搬退令,这位战士咬着牙,趁乱爬向弹药库,用自制的手雷引爆了弹药库。日本兵赶紧转向粮库防御。

        父亲就从弹药库北侧逃了出来。

        父亲停下的一刻头晕眼花,后背的锅猛地一震,父亲马上意识到后有敌手追击!父亲本能地卧倒,拔出枪来,匍匐到一处雪坎,紧盯着那个方向,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击中了他的左肩。

        在飞雪中又行进了两个多小时,午夜时分,父亲在靠近河岸的灌木丛停下。发现干粮袋靠近后脊梁的部位,有道寸长的口子,炒米白白流失了。

        父亲说他卸下锅和枪,看着敌手一步步逼近。可是敌手趔趔趄趄靠近他时,既没做出战斗的姿态,也没举手投降,而是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狼嚎声越来越近,父亲听出至少两条狼在叫,一种声音富有攻击性,凄厉而有穿透力:一种比较婉转、犹疑,让他有似曾相识之感。父亲发现狼发声之处的灌木丛,只有两个黄绿色的光点在闪烁,那是狼眼发出的光。这说明另一条狼的眼睛是不发光的,它不是瞎眼狼又会是谁呢!

        敌手怕自己最终会成为狼的盘中餐吧,他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拼尽全力。拍一下自己,然后指指篝火。父亲明白,他想让他火葬了他。

        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凌晨两三点钟死了。父亲搜敌手的身,他只在军服的口袋里搜出两样东西,一个是一方蓝格子手帕,另一个是长方形金属外壳的镜盒。打开一看,里面竟夹着一张二寸的黑白相片。父亲凑近簿火一看,那是个穿着印花和服的姑娘,微微垂头,浅浅笑着,满眼都是甜蜜。父亲将镜盒放回敌手的口袋,而将蓝格子手帕揣进自己兜里了。

        父亲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上好的牛皮的。他将这两只靴子从敌手脚上拔下来,靠近篝火,用钢刀切割靴子。父亲又望了一眼敌手,他死时眼睛没闭上,父亲停下手,将敌手的那块蓝格子手柏掏出来,走过去蒙在他脸上。

        父亲划开马靴,得了大大小小的牛皮,一共十块。他将它们放进雪堆,一遍遍揉搓,投进锅里,开始炖马靴了。火旺,锅很快就烧开了。

        父亲捞出最大那块马靴皮,切下一小块,填进嘴里,将余下的一分为二,撇给盘踞在灌木丛的狼。又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抬头望了望天,雪停了,但夜空还没睛朗起来,望不见北斗星,不知置身何方。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的狼矮小瘦削。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圈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眼狼。前狼让步了,瞎眼狼将它生生地拖回灌木丛。父亲长呼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后来的故事,我和母亲差不多都能背诵了,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熬的马靴皮,和深埋在雪下的紅豆浆果,以及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而那些骨头,有瞎眼狼备下的,也有父亲当年丢给它的。

        父亲说栖息在山洞的那三天,瞎眼狼守候在洞口外,也不忘了叼着小狼的尾巴,怕它万一不听话,会对父亲下口吧。

        父亲去世的次年,母亲也走了。炖马靴的故事,只有我一个人给下一代讲了。

        最后我要补充的是,父亲每回讲完炖马靴的故事,总要仰天慨叹一句:人呐,得想着给自己的后路,留点骨头!

    (节选自《钟山》2019年第1期,有删改)

    1. (1)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述。
    2. (2) “呼呼叫的北风,让雪花成了薄命人,未等落下,在半空就被风撕裂了,雪粉飞扬,常迷了人的眼睛”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 (3) 小说中的父亲具有哪些品格?请概括出两点并举出相对应的例子。
    4. (4) 小说在叙述故事时,插叙了父亲喂养瞎眼狼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 (5) 父亲讲完故事,总要仰天慨叹“人呐,得想着给自己的后路,留点骨头”,这里“骨头”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谈淡你的理解。
  • 7. (2019九上·河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

    向迎佳

        ①人皆有喜好之物。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②据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却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一下属知其所好后,献一宋拓片碑帖,结果被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有人相劝:何不启封一赏?他回答:这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会好受一些。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好,这种警觉,也不失为一种知止。

        ③“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据《晋书》记载,当时岭南广州一带,多有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刺史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吴隐之被委任为广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到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听说当地有水名“贪泉”,人饮此泉,便会贪得无厌。吴不以为然,掬水而饮:“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到任后,以伯夷、叔齐等先贤为榜样,清廉勤谨,饮食用度极为简朴,对高档物品更是心有提防,不为所动。最终,他赢得了后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赞誉。

        ④“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身外之物,当有这样的自觉。而当超越了那种占有、攫取的欲念之后,与喜好之物建立起健康、有机的联系,反而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情趣。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进而由对物件的钟爱升华为心灵的激荡,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对砚台喜爱有加。他早年玩砚,只是“留意于物”,如他本人所言,“仆少时好书画笔砚之类,如好声色,壮大渐知自笑”。后来,他在送给友人的一方砚上,曾作《端砚铭》:“与墨为入,玉灵之食。与水为出,阴鉴之液。懿矣兹石,君子之侧。匪以玩物,维以观德。”摆脱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才是修养之要。

        ⑤今天,不少人喜玉玩玉佩玉。殊不知,古人以玉为美,将其视为象征君子美德、敦品励行的明志之物,借此寓意做人的品德和情操。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现实中,善于发掘蕴藏于器物之中的精神养料,就能滋养心灵、提升自我。譬如,绘画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涵养定力;喜爱梅兰竹菊能使人少一点俗气,多一些淡泊明志的追求。只要运用得当、把握边界,即使一方普通的石头,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⑥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我们所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器物本身的欣赏,更有浸润其间的精神滋养与人格升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

    1. (1) 下列作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 适当的爱好,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B . 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 C . 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 D . 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运用了引用论证。 B . 第②断中的加点词“据记载”,突出事例的准确性、可信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C . 第⑤段告诉我们:当今,喜玉玩玉佩玉的人多为“取舍得当”之人。 D . 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①)——分析问题(②③④⑤)——解决问题(⑥)
    3. (3) 结合选文,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喜好之物”。
三、古诗文阅读
  • 8. (2020九上·下城期末)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 , 必歌俚辞。禹锡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州西南极远,禹锡母八十有余必去不得,当与其子死决,医恐伤陛下孝理之风。伏请屈法,稍移近处。”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选自《旧唐书·刘禹锡传》有删改)

    注释:①王叔文:唐朝中期政治家,推行“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赐死。②淫祠鼓舞:纵情击鼓舞蹈。

    金陵五题·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①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西清凉山一带,三国时期孙吴曾依石壁筑城。②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1. (1) 下列各项中对刘禹锡生平经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禹锡出生于书香门第,有家学渊源。 B . 刘禹锡被王叔文重用,也因此牵连获罪。 C . 刘禹锡在朗州独善其身,不与夷人交往。 D .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交厚,唱和往来。
    2.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为 人 子 者 宜 慎 事 不 贻 亲 忧 若 禹 锡 望 他 人 尤 不 可 赦

    3. (3) 参考词典解释,谈谈“右”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者。

      《古代汉语词典》中“右”的选项:①右边。②尊贵,地位高。③亲近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②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5. (5) 《石头城》句句写景,令人于言外思之。诗中用潮水和月亮来衬托城的特点,用“还”字表达了的情感。
    6. (6) 选文中认为刘禹锡的诗歌有“夷歌”“语涉讥讽”“其锋森然”等不同风格,你认为《金陵五题•石头城》属于哪一种?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四、写作表达
  • 9. (2019九上·花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与各色的人相处,会遇到各样的问题,会看到各种的现象。每个人都会在这些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好的想法让人关系融洽,让人能很好解决问题,让人乐观看待世界,不好的想法则相反。当我们的想法产生不好的结果时,我们是否要考虑换个想法?

    请以“换个想法,就变好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