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调查试卷

更新时间:2022-01-15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 .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 C . 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D .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 2. 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该气体(  )
    A .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息下来 B . 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 C . 每个分子的动能保持不变 D . 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
  • 3. 目前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基本都是浓缩铀,有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方程是 U+X→ Ba+ Kr+3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是β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 B . X是中子,中子是查德威克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 C . X是中子,中子是卢瑟福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 D . X是α粒子,穿透能力比较弱
  • 4. 2018珠海航展,我国五代战机“歼20”再次闪亮登场。表演中,战机先水平向右,再沿曲线ab向上(如图),最后沿陡斜线直入云霄。设飞行路径在同一竖直面内,飞行速率不变。则沿ab段曲线飞行时,战机 (  )

    A . 所受合外力大小为零 B . 所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 C .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逐渐增大 D .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
  • 5. (2018·延边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强度与照射光的强弱、频率等物理量的关系。图中A、K两极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a、b、c三束单色光照射,调节AK间的电压U,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 . 单色光a的频率高于单色光c的频率 B . 单色光a的频率低于单色光b的频率 C . 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弱些 D . 单色光a和b的频率相同,但a更强些
  • 6.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港珠澳大桥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这部分斜拉桥的一根塔柱两侧共有8对钢索每一对钢索等长。每一条钢索与塔柱成α角,若不计钢索的自重,且每条钢索承受的拉力为F,则该塔柱所承受的拉力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7. 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 B . 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 C .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 D .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
  • 8.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A . 在时刻t1 , a车追上b车 B . 在时刻t2 , 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 9. 有一对相互环绕旋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如图所示。若图中双黑洞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双黑洞的角速度之比ω1∶ω2=M2∶M1 B . 双黑洞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M2∶M1 C . 双黑洞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1∶v2=M1∶M2 D . 双黑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M2∶M1
  • 10. 1905年,爱因斯坦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进一步推广,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在给出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中,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B . 图2中,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C . 图3中,若e、v1、vc、U1已知,由图象可求得普朗克常量的表达式 D . 图4中,由图象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或hv0
三、实验题
  • 11. 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原理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通过纸带分析得到的实验测量值,比较两者的大小是否相等从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 (1)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后的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的实验测量值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如果用天平测得小车和车内钩码的总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则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为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3. (3) 对于该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
      A .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砝码和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小车上 B .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 . 小车和车内钩码的总质量要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D . 通过增减小车上的钩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E .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四、解答题
  • 13. 如图所示,餐桌中心是一个半径为r=1.5m的圆盘,圆盘可绕中心轴转动,近似认为圆盘与餐桌在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可忽略不计.已知放置在圆盘边缘的小物体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与餐桌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25,餐桌离地高度为h=0.8m.设小物体与圆盘以及餐桌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

    1. (1) 为使物体不滑到餐桌上,圆盘的角速度ω的最大值为多少?
    2. (2) 缓慢增大圆盘的角速度,物体从圆盘上甩出,为使物体不滑落到地面,餐桌半径R的最小值为多大?
  • 14. (2020·青岛模拟) 图甲中滑索巧妙地利用了景区的自然落差,为滑行提供了原动力。游客借助绳套保护,在高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其装置简化如图乙所示,倾角为 的轨道上套一个质量为m的滑轮P,质量为3m的绳套和滑轮之间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某次检修时,工人对绳套施加一个拉力F,使绳套从滑轮正下方的A点缓慢移动,运动过程中F与轻绳的夹角始终保持 ,直到轻绳水平,绳套到达B点,如图所示。整个过程滑轮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绳套到达B点时,轨道对滑轮的摩擦力大小和弹力大小;
    2. (2) 绳套从A缓慢移动到B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的最大值。
  • 15. 如图甲所示,L形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表面AB粗糙,光滑表面BC与水平面夹角θ=37°。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 (1) 斜面BC的长度;
    2. (2) 滑块的质量;
    3. (3) 滑块在AB滑行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