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15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7九下·盐城月考) 本次化学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白色 B . 可燃 C . 易撕碎 D . 不溶于水
  • 3.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
    A . 氮气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PM2.5
  • 4. “上湖牌”富硒辣椒远销国外,其中的“硒”是指(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粉—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铁丝—火星四射 C . 木炭—生成二氧化碳 D . 红磷—产生白色烟雾
  • 7. (2021·海南)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O2 B . SO2 C . NO2 D . N2
  • 8. 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一个分子中共含12个原子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 .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 9.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元素
  • 10.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B .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通电使水分解 D . 加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至完全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
  • 11. 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

  • 12.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三种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D.反应前后不变

  •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水中的异味、色素

    加明矾

    B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中燃烧

    C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三、填空题
  • 14. 宜春市中小学第七届体育艺术节将于今年十月在高安中学举行。
    1. (1) 开幕式上放飞了许多庆典氦气球,氦气的化学式是
    2. (2) 燃放礼花时产生绿色火焰与火药中的一种含铜化合物有关,请写出铜离子符号为
    3. (3) 金秋十月,校园内桂花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桂花飘香”的原因是
    4. (4) 田径赛场上,裁判员用的发令枪里主要含有红磷,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高安元青花瓷闻名海内外,青花瓷图案所用颜料成分之一是蓝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为BaCuSi2Ox , 其中铜元素显+2价,硅显+4价),则x的数值为
  • 15. 2021 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
    1. (1) “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1

      1

      1

      2

      x

      ①氘和氚属于(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 (2) 下列示意图“ ”表示质子、“ ”表示中子、“ ”表示电子,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A . B . C . D .
  • 16.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A:仪器①的名称是,该实验目的是
    2. (2) 图B: 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结束后称量石棉网上收集到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要轻,其原因可能是
    3. (3) 图C: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气球出现的现象是,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4. (4) 图D:制取蒸馏水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该简易装置做的一项改进为
四、综合题
  • 17. 下图是以空气和其它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中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步骤②中反应物单质X的化学式为
    3. (3)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根据图2说明,推测硝酸铵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该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至少是
  • 18.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存在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 B、C为单质,A是生活中常见液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1) E的化学式为
    2. (2) 物质C的一种用途
    3. (3) 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物质A和D的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19. 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 (1) 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2. (2) 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3. (3) 写出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 (4) 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 , 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5. (5) 实验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研究KClO3分解过程如图1,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如图2。

      ①由图2可知,KClO3分解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②图2中A→B段氧气浓度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五、计算题
  • 20. 请结合下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 (1) 上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该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 (2) 上图中x的值为
    3. (3) 检验上述实验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反应中共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g。
    4. (4) 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