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30 浏览次数:9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吉安期中) 下列物质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改变的是()
    A . 碘升华 B . 铁生锈 C . 铜导电 D . 水蒸发
  • 2. (2016九上·郓城期中) 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泛指(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原子 D . 分子
  • 3.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 . 蒸馏可将硬水软化 D . 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 4.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 C . 检查气密性   D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5. (2020九上·万州期中) 下列关于H2O2、MnO2、SO2、O2四种物质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都含有氧气 B . 都含有氧元素 C . 都含有氧分子 D . 都含有2个氧原子
  • 6. (2015八上·威海月考) 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0九上·东湖期中) 如图是铁元素和氧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坐标图,试判断b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Fe B . FeO C . Fe2O3 D . Fe3O4
  • 8. (2019·青岛)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 . 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 .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 9.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B .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4种元素 C .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有两种单质分子 D . 生成物中共有3种分子
  • 10.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二、选择填充题
三、填空题
  • 1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造成下列实验后果的原因可能是:
    1. (1) 加热固体时试管炸裂:
    2.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3. (3)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结果偏低:
  • 15. 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 (1) 新车里可以放个活性炭包去除异味,其中活性炭起作用。
    2. (2) 氢气可以用作燃料,其原因是氢气具有性,用文字表达式为,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金秋十月,校园内桂花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桂花飘香”的原因是
    4. (4) 人体中必须的微量元素有铁、锌、硒、氟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如图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微量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有3种

      B 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0

      C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 16. 随着科技发展,新能源开发逐渐占领市场。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甲和乙两图中所示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微观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丁物质是;以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2. (2) 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符号);
    3. (3) 一个甲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 17. 现有A-G七种物质,“→”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物、生成物及反条件已略去)。A生成气体C的同时还会生成B和D,D是实验室制取C的一种催化剂,E和F常温下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生成G的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2. (2) 物质C的一种用途:
    3. (3) 反应E→F的基本反应类型:
    4. (4) 写出反应C→G的文字表达式:
  • 18. 某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图所示。

    1. (1) 甲同学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2. (2) 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试剂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若只加热氯酸钾,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 (3) 丙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图F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80%的水,氧气从导管口进入(填“长”或“短”),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19.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催化剂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常作为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那其他氧化物是否也能催化氯酸钾分解呢?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查阅资料)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分解时放出热量)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开始反应

    42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

    490

    540

    350

    545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的氧化物是
    2. (2) (设计并完成实验)

      Ⅰ、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Ⅱ、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热;

      Ⅲ、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混合均匀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g黑色粉末,产生的现象与实验Ⅱ相同。

      ①实验Ⅰ和Ⅲ比较可证明

      ②探究实验Ⅱ、Ⅲ,你认为Ⅲ中X的值应为

    3. (3)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实验Ⅲ中的文字表达式为
    4. (4) (实验反思)

      ①实验Ⅱ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②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测量

      ②测量

四、综合应用题
  • 20. 酒精,俗称乙醇,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易燃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作燃料、杀菌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酒精物理性质有(写两条);
    2. (2) 以上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是
    3. (3) 酒精化学式为CxH5OH,相对分子质量为46,x值为
    4. (4) 92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g。
    5. (5) 酒精燃烧时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92g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