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1-12-10 浏览次数:1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 出的4个选项中, 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此事有力地说明了(    )
    A .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B . 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C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 . 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 2. 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①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②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③要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④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②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改革开放只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无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1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增强乡镇(街道)为民服务能力”做群众最盼事,解群众最难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表明:( )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下列对漫画《“他贿选我举报”》的评论有待商榷的是( )

    A . 将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当作自觉信仰已成为我国全体公民的共识 B . 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 C . 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意识 D . 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 6.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高实践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要把青年人才的培养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今年以来,从“天和”“入九天到“天舟”完成妥投,从“祝融号”巡游火星到3名航天员“入住”太空……一次次激动大心的发射让世界看到,中国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应,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①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②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新,顽强拼搏

    ③表明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十足

    ④有利于国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③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9.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③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④人民当家作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0.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最多跑一次”改革始于浙江,现正在全国政府部门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    )

    ①要求政府提供更好地公共服务部

    ②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说明政府行使权力须由法律授权

    ④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中国一分钟》、《公仆之路》、《老家河南》等系列微视频风靡网络,感动了无数观众,这种用微视频讲述大时代的做法(    )

    ①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之举

    ②能够发挥网络优势,传递正能量

    ③彰显网络媒体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2. 2021年3月3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并新闻发布会,聊城市介绍了改革创新及基层社区治理领域的先进经验,推出了“公开聊亮”改革创新品牌,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让政务工作“公开聊亮”有利于( )

    ①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③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干段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圈粉无数,热议无休。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这说明( )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③中国人民的文 化自信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微信用户“南望山下”为“胜者为王”等人在微信群、新浪微博发布多条涉及袁隆平院士的侮辱性言论,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依据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依法对其采取刑拘等强制措施。这一案例充分说明(    )

    ①英雄烈士不容褒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②网民 需要依法律已,依法行使权利

    ③公安机关依法执政,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④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法治工作与时俱进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15. 省长(市长)热线、县长信箱、网络问政、电视问政……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广泛。参与民主生活( )

    ①说明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②应以满足自己的诉求为目的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④应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6. 从春节《唐宫夜宴》火爆全网到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讲出了一个又一个非常精彩的中国故事。这些文化大餐让我们(    )

    ①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深知中华文化独树一帜,无与伦比

    ③实施文化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一切文化

    ④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以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认识错误的是( )
    A . 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 C . 植根于外来文化 D .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18. 电影《长津湖》再现了71年前英雄的中华儿女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舍身忘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真实还原了长津场战役的壮烈场景,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电影中一句台词“但愿我们的下一代活在和平的年代”,正是他们的付出,我们才有了今日的和平。观看该影片( )

    ①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家国情怀

    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增强了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

    ④可以取代思政课堂教育的功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的精髓 B .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C . 我国人口现状新特点一一基数大,素质偏低 D . 政府一一依法行政
  • 20.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雄壮斗争中,产生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    )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③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

    ④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说法中,与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相一致的是(    )

    ①好逸恶劳,骄奢倦怠

    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④见利忘义,见危不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这说明(    )
    A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 我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错误 C . 我国的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D . 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23. 《“象”往云南》用镜头记录了16头野生亚洲象历经17个月跨越大半个云南的事件。这场旷世之旅,数万人一路守护,人象在相处中探寻彼此的世界,在陪伴中收获相互的信任,诠释了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云南智慧和云南方案。这启示我们要(    )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④
  • 24. 下列微行为与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育

    解放军在台海附近组织实战化演练,面对台军机广播喊话,解放军战机飞行员霸气回应:”“没有海峡中线”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各地在调整水价时相继召开了水价听证会,众多市民踊跃报名

    积极参与民主监督

    上联:多党派议国事议民事群策群力创大业;主自面

    下联:谋合作求协商促发展同心同德建和谐。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龙岩一中为新疆班开设清真食堂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5. “善行100”活动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带动大学生参与公益,从而促进青年大学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现代公益理念,推动中国公益未来的发展,并通过校园社团公益活动的开展,培育出一批有理想,有爱心、有能力的发展中国未来公益的栋梁之材。这有利于(    )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把助人为乐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③倡导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④发扬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包含3个大题,共25分)
  • 26. 材料一:2021年10月16日零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了名航天员送入大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进一步巩固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材料二:发展航空航天科技, 无论是在材料的研发、生物药物的研发方面,还是在其他科学研究方面,推动产出一大批重大科学成果、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造福人类文明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及对太空的和平利用。发展航空航天科技是中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对此,中科院上海物理技术研究所王建宇院士:“我们国 家开始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对科技的发展和支持提到新的高度,尤其是提出2021年基础研究投入增长10%以上。”

    1. (1) 有人说,我国已是航空航天科技大国,说明我国已经是创新强国。对此你有何看法?
    2. (2) “我们国家开始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此你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

  • 27.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又是“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里面找到依据,每一页都与你我息息相关。自平

    材料二:2021年1月8日,自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适用民法典的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宣判。

    从2019年2月起,该案中的被告孙某以人民币3400元的价格,将自己从网络购买、互换得到的4万余条他人信息,贩卖给案外人刘某。刘某在获取相关信息后用于虚假的外汇业务推广。法院判决由孙菜支付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赔偿款34000元,专门用于信息安全保护或个人信息保护等公益事项,并在《浙江法制报》向社会公众刊发赔礼道歉声明。此案的判决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1. (1) 上述材料体现了法治的哪方面要求?
    2. (2) 民法典的通过和实施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请你阐述我国厉行法治的理由。
  • 28.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10月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代表中国首次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山东省济南市充分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机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抓手,以碳中和为引领,坚持走低碳路线,着力下好“绿色宣传”指导棋、“绿色转型” 动力棋、景“绿色生活”导向棋,全方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请认真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