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

更新时间:2021-12-29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考,“郡之称盖始于秦晋,以所得戎翟地远,使人守之,为戎翟民君长,故名曰郡”。可知,最初设郡的主要意图是(   )
    A . 分化民族势力 B . 分化地方权力 C . 加强边地管辖 D . 支撑争霸战略
  • 2. 火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制药与炼丹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明的,随着战争的日渐频繁,火药被用于军事,巩固国家政权,后来还被广泛应用于采矿、开山、筑路等生产领域。材料表明(   )
    A . 中国制造火药技术历史悠久 B . 中国古代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 . 科技与儒家思想有密切联系 D . 传统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3. 义和团运动在兴起之初就遭到清政府的镇压。列强也多次督促清政府强力镇压义和团,但是义和团依然迅猛发展。这反映出当时(   )
    A . 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B .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 . 清王朝统治的腐朽 D . 民主革命已成为时代潮流
  • 4. 1938年12月6日,日本军部在《1938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办法》中指出,“以攻占汉口、广东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由此可知,日本(   )
    A . 挑拨国共两党关系 B . 改变侵华战略方针 C . 推行“以华制华”方针 D . 重点进攻国民政府
  • 5. 2019年11月18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发布,由全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排名第三。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研发(   )
    A . 体现了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B . 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计算机的实力 C . 表明中国计算科技领先于世界各国 D . 确保了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 6. 读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社会结构表。由此可以推知,印度(   )

    社会结构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成分及职责

    宗教祭祀

    统治和保卫国家普通劳动者

    服务于前三种

    不可接触者

     
    A . 佛教对种姓制度推波助澜 B . 当时社会矛盾较为尖锐 C . 在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 . 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 7. 下面两幅油画都是与天主教相关的《圣母图》,由此可知,两幅作品都(   )

    A . 意在宣扬天主教的权威 B . 凸显了圣母的神圣威严 C .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情怀 D . 主张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 8. 墨西哥独立后,在1917年制定的墨西哥宪法规定“在墨西哥合众国,任何个人均享有本宪法富裕的权力保障”“一切权利来自于人民并为人民的利益而创立,人民在任何时候均享有改变或修改其政府形式的天赋权利”。这说明墨西哥(   )
    A . 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一定成效 B . 彻底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 C . 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 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
  • 9. 深夜讨论结束后,英国人召来捷克代表,由两名工作人员向他们宣读了协定文本,并交给他们一份捷克斯洛伐克撤出苏台德区的地图,并表示“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英国此举(   )
    A . 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B . 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 . 稳定了德捷边境的局势 D . 维护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
  • 10. 有学者提出:“不同国家追求发展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国际环境的不和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总是希望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资源,因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去抢夺世界资源,最终导致矛盾加剧。”下列表述和该学者的观点一致的是(   )
    A . 和平与发展不可能同时实现 B . 市场经济体制造成世界资源的争夺 C . 国际竞争已经代替国际合作 D . 和平与发展主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 11. 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西周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这说明当时的地方行政体制(   )
    A . 强化了社会的纵横联系 B . 纠正了各自为政的弊端 C . 打破了邦国林立的状态 D . 淡化了官僚政治的作用
  • 12. 古代雅典规定,凡年龄在30岁以上,不曾欠国库的债和不曾失去公民权利者,皆有充任陪审员的权利。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A . 司法审判缺乏应有保障 B . 公民权利受法律保护 C . 对陪审员缺少资格审查 D .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13. 智库《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8)》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是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市场的主力军,不断形成基础设施、能源、航路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而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拓宽到了互联网、旅游业、文体等领域,形成了“国民携手”投资“一带一路”的新局面。这反映了中国(   )
    A .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B . 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 . 侧重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 . 市场经济所存在的排他性
  • 14. 有唐一代,“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这表明唐代御史(   )
    A . 强化了地方控制力 B . 勤政廉明,公正执法 C . 服务于并维护皇权 D . 具有较大的威慑力
  • 15. 1953年4月,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强调干部的任免“仍需按党内管理干部的规定经过审批”。之后,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等管理权限不再由人事部门享有,而逐渐集中到党的组织部门。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任命党内干部程序严谨 B . 确立了党管干部的原则 C . 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D . 传统干部体制发生改变
  • 16. 秦简《法律答问》载:“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汉简《贼律》则规定:“父母殴答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殴笞辜死,令赎死。”这一变化反映出汉律(   )
    A . 完全沿袭秦律内容 B . 确保了统治者的权威 C . 对家长权有所制约 D . 受儒家伦理观念影响
  • 17. 垄断资本的高度集中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为保护其利益,需要一批具有专门法律知识的人为其服务,所以律师队伍迅猛壮大。这表明,近代西方发达的律师制度(   )
    A . 适应了市场竞争激烈的需要 B . 客观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矛盾 C . 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产物 D . 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 18. 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说明(   )
    A . 实事求是是工作的基本原则 B . 引领社会风气变革的是人民 C . 坚持群众路线是治国核心内容 D . 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主体
  • 19.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省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认为总制院责任重大,故向忽必烈奏请,根据中国唐朝时期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臣之例,而将总制院更名为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院事,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立(   )
    A . 便利了中央征发吐蕃兵马 B . 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C . 有利于加强对各教派的管理 D . 加速了西藏地区的汉化进程
  • 20. 1792年4月,法国在对英的宣战书中宣称:“各国人民有处理其内政之自由,不许他国干涉。”法国第一次提出了“不干涉”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   )
    A . 客观上推动国际法的发展进程 B . 杜绝了外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 C . 体现了法国尊重他国内政自由 D . 得到了西欧各国的欢迎和支持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做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

    材料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场追求亿万人民经济上翻身和政治上解放的人民革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针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的疑问,毛泽东提出了探索“民主新路”的主张。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毛泽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又善于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摘编自李良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设计并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并说明其意义。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后,贵族仍把持高级职位的任免权,庸碌之辈和腐败分子却能身居要职,这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

    1853年,自由党首相委派商业部秘书诺斯科特和财政部助理秘书屈威廉一起调查英国官吏任用情况。第二年,他们二人提出了“关于常任文官组织的报告”,即“诺斯科特一屈威廉报告”。报告强调,“要得到第一流的人选,必须求助于竞争”。为了主持文官考试,特意成立了文官制度委员会,由具有较高水平的委员来管理此事。报告指出:“文官自身有独立的地位、品格、才能和经验,时时向其上级长官提供资料以备咨询,并产生影响。”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和更有力的支持。由此资产阶级政府开始直接对社会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控制。与此相适应,大批专业科技人员加入了文官队伍,他们致力于研究经济开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各项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法规。文官被录用后,实行严格而科学的考评制度,用统一客观的标准核对文官工作的成绩,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决定奖惩、晋升。

    ——摘编自姚景芳《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剖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诺斯科特一屈威廉报告”提出的原因,并说明该报告

      所体现的英国文官制度的原则。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起到的作

      用。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摘编自西汉《盐铁论·刑德》

    材料二   北魏高祖太和十二年(488年)诏: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著之令格(古代律法)。

    ——摘编自《魏书·刑罚志》

    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

    ——摘编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材料三   设计存留养亲制度,使子孙能够尽到对直系尊亲属的养老送终义务,有力地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并进而通过构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

    族伦理关系,来促进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和谐······传统的“无讼”思想,在当代表现为通过调解

    制度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杨鹏程《礼法结合: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本线索》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的司法审判标准。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高祖时期判案标准的新变化。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