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1-12-21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胆矾研碎 C . 食物腐败  D . 水的沸腾
  • 2. 下列科学家中,首次通过实验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是(   )
    A . 张青莲 B . 拉瓦锡 C . 道尔顿 D . 侯德榜
  • 3. 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是由金原子构成 B . 金原子的中子数为79 C . 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97
  • 4.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 . 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 .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 .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 6.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 隔绝空气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清除可燃物 D .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7. (2019八上·垦利期中) 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A . 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 .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C . N2和CO2 ──燃着的木条 D .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 8.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 . 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 9. 在①Ba、Mg、Si、Sn  ②CO2、CuO、P2O5、H2O  ③液氧、糖水、加碘食盐、空气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 . Ba、CO2、糖水 B . Mg、H2O、加碘食盐 C . Sn、CuO、液氧 D . Si、CuO、液氧
  • 10. (2019·河南) 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A . 碳酸钠 B . 硫酸钠 C . 碳酸氢钠 D . 氢氧化钠
  • 11. (2019·北京)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 .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 . 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 .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不可再分 B .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13. 同时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其中一份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加热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9九上·江油期中) 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2,在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则用A、B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5. (2017·新野模拟) 请从水、氧气、氦气、硫酸铜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能支持燃烧的是;能填充探空气球的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16.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
    2. (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L。
  • 17. 用柴油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其工作原理是:
    1. (1) 将尿素溶液均匀喷入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X=CO2+2NH3则X的化学式为

    2. (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NH3)使高温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请写出氨气和N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已知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和氧元素质量比为7:12,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已知由NaHS、MgSO4和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9. 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下面问题:
    1. (1) 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工业上用水和甲烷(C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从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 (1) 一架蔷薇满院香
    2. (2) 水银温度计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综合题
  • 21. 结合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 (1) 如图1,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2. (2) 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 (3) 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填字母序号)。

      A、 NH3和H2
      B、 CO和N2
      C、 H2O2和H2
      D、 CO₂和SO2

  • 2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填字母代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请解释原因
    3. (3) 氧气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欲使用装置E代替排水法收集氧气,其操作是
    4. (4) 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 23. 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且与A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则B为 (填化学式),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A、B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24. 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木炭、硫等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氧气中剧烈。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请设计实验,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3. (3) 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氧化反应又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请你举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事例
  • 25.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①表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填字母序号)。

      A . 生成MgO的质量 B . Mg的质量 C . 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 D . 多余的O2的质量
    2. (2) 小凤同学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带点燃后的实验现象如图②,镁带完全燃烧后,称量石棉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质量重(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 (3) 分析以上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