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3-02 浏览次数:6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niàng)    蓄(zhù)    粗(kuàng)    清(dèng) B . (bāo) 亮(liáo) 和(yìng) 黄(yùn) C . 临(wèi)    护(kàn)    抖(shù)    卖(nòng) D . (rùn) 婉(zhuǎn) 水(zào) 静(mì)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诀别  坚难  泼泼洒洒 B . 飘落  沉寂  翻来复去 C . 沐浴  恢复  喜出忘外 D . 烂漫  淡雅  暴怒无常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今后不再发生,交通局加大了宣传的力度。 B .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的老师的报告。 C .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 .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绷紧着。
  • 4.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淅淅沥沥的大雨下起来了。 B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么咄咄逼人 C . 夏令营活动通知-发下来,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D . 每当收到一本好书时,我常常会迫不及待地阅读,它如同一股滑滑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
    A . 朱自清(1898-191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B . 老含,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 C . 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家、散曲家。他的散曲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坡誉为“秋思之祖”,戏曲代表作是《汉宫秋》。 D .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
  • 6. 依照下面例句再仿写两句以构成-组排比句。

    例句: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灿烂芬芳。

    仿句:生命是

    生命是

  • 7.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部作品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菜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 .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 . 《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一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 8. 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 (1) 水何澹澹,。《观沧海》
    2. (2) 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晶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3)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4. (4)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 (5) 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
    6. (6)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7. (7)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8. (8) 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春》
二、阅读(40分)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

    [甲]谢太博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 (1) 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若柳絮风起  因:

      ②陈太丘与友行  期:

      ③相而去  委:

      ④元方入门不  顾:

    2.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3) 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 [甲]文“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B . [甲]文着重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C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如[乙]文通过人物对话,刻画元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D . [乙]文表明友人心即变化的两个字是“都”和“惭”。
    4. (4) 下列关于敬称谦称的选项有误的是( )
      A . “公”“卿”是对人的敬称。“大作”“见谅”“系爱”“拙作”等都是敬辞。 B . “尊君”与“家君"是敬称和谦称的区别。“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 . 令堂和令牌分别是对对方母亲和父亲的敬称.而对对方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时分别称家严和家慈。 D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比如表示谦称类的有“卑职、敬人、晚生”等词,而表示敬称的有“令爱、尊君、贤弟”等词。
    5. (5) [甲][乙]两文都表现古代少年的聪慧机敏,请各找出一句并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老舍

    ①到了齐大,暑假还未曾完。除了太阳要落的时候,校园里不见一个人影。那几条白石凳,上面有枫树给张着伞,便成了我的临时书房。手里拿着本书,并不见得念;念地上的树影,比读书还有趣,我看着:细碎的绿影;夹着些小黄圈,不定都是圆的,叶儿稀的地方,光也有时候透出七棱八角的一小块。小黑驴似的蚂蚁,单喜欢在这些光圈上慌手忙脚的来往过。那边的白石凳上,也印着细碎的绿影,还落着个小蓝蝴蝶,抿着翅儿,好像要睡。一点风儿,把绿影儿吹醉,散乱起来;A小蓝蝶醒了懒憎的飞,似乎是做着梦飞呢;飞了不远,落下了,抱住黄蜀菊的蕊儿。看着,老大半天,小蝶儿又飞了,来了个楞头磕脑的马蜂。

    ②真静。往南看,千佛山懒懒的倚着一些白云,一声不出。往北看,围子墙根有时过一两个小驴,微微有点铃声。往东西看,只看见楼墙上的爬山虎。叶儿微动,像竖起的两面绿浪。往下看,四下都是绿草。往上看,看见几个红的楼尖。全不动。绿的,红的,上上下下的,像一张画,颜色固定,可是越看越好看。B只有办公处的大钟的针儿,偷偷的移动,好似唯恐怕叫光阴知道似的,那么偷偷的动。从树隙里偶尔看见一个小女孩,花衣裳特别花哨,突然把这一片静的景物全刺激了一下,花儿也更红,叶儿也更绿了似的;好像她的花衣裳要带这一群颜色跳起舞来。小女孩看不见了,又安静起来。槐树上轻轻落下个豆瓣绿的小虫,在空中悬着,其余的全不动了。

    ③园中就是缺少一点水呀!连小麻雀也似乎很关心这个,时常用小眼睛往四下找;假如园中,就是有一道小溪吧,那要多么出色。溪里再有些各色的鱼,有些荷花!哪怕是有个喷水池呢,水声,和着枫叶的轻响,在石台上睡一刻钟,要做出什么有声有色有香味的梦!花木够了,只缺一点水。

    ④短松墙觉得有点死板,好在发着一些松香;若是上面绕着些密罗松,开着些血红的小花,也许能减少一些死板气儿。园外的几行洋槐很体面,似乎缺少一些小白石凳。可是继而一想,没有石凳也好,校园的全景,就妙在只有花木,没有多少人工做的点缀,砖砌的花池咧,绿竹篱咧,全没有;这样,没有人的时候,才真像没有人,连一点人工经营的痕迹也看不出;换句话说,这才不俗气。

    ⑤啊,又快到夏天了!把去年的光景又想起来;也许是盼望快放暑假吧。快放暑假吧!把这个整个的校园,还交给蜂蝶与我吧!太自私了,谁说不是!

    1. (1) 这段文字选自老舍的散文《一些印象》,请根据内容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 (2) 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能唤起我们对事物的细微感觉。请从①②段画线句中选择一处,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A小蓝蝶醒了懒懒的飞,似乎是做着梦飞呢;飞了不远,落下了,抱住黄蜀菊的蕊儿。

      B只有办公处的大钟的针儿,偷偷的移动,好似唯恐怕叫光阴知道似的,那么偷偷的动。

      我选

      品析:

    3. (3) 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完成下面对话。

      小语:阅读第②段时,我发现作者不厌其烦地这样写:“往南看”“往北看”“往东西看”“往下看”“往上看”,是不是有些重复累赘?

      小诸:不是的,作者这样写,是因为

    4. (4) 把握好重音和停连,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请参照示例,为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标注重音,并简述理由。

      示例: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济南的冬天》)

      理由:“真” 读重音,强调句意的确定性:“含笑”读重音,强调济南的人们对冬天温暖、安适生活的满足与幸福。

      句子:把这个整个的校园,还交给蜂蝶与我吧!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双腿瘫痪后,我的牌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看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璧。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史铁生秋天的怀乏》)

    [材料二]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人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节选自莫言《母亲))

    [材料三]

    只许自己疼一天(刘改徐)

    ①切菜时,一不小心,右手大拇指被刀划过,顿时鲜血如注。儿子恰好在家,惊恐之余,整整一天,他都变得特别乖,饭后主动收拾碗筷,用抹布把餐桌擦干净,地板也仔细扫过。平时,要想让他做这些,啰唆几遍,他都会置若罔闻,有那闲工夫,倒不如自己动手来得干脆,孩子的惰性,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

    ②但是,到了第二天,尽管手上还抹着药水,我却照常忙碌起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因为用力,有时手指会很疼,我“哎哟”一声,这才想起来,原来它“很受伤”,再看儿子,他跟我一样,似乎早就忘记了这件事,恢复了正常的懒惰。

    ③我想,在孩子眼里,妈妈一向都是无所不能的,小小的一点伤,又算得了什么,痊愈的速度,一定也会如超人吧!自然,他也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

    ④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手上扎了一根小小的刺,也会哭喊着找妈妈,即使刺已经挑了出来,我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手举半天,向每个人示意我的疼。如果不小心患上感冒什么的,我更会赖在床上不起来,一连几天,都要妈妈做好吃的,还要尽可能陪我聊天讲故事,稍微照顾不到,我就会大受委屈,哭闹个不停。

    ⑤母亲也有患病的时候。那一次,父亲不在家,母亲忽然咳得厉害,发起了高烧,请来乡村医生,认真把脉治疗,开药,打针,临走时,还叮嘱母亲一定要注意休息。

    ⑥屋里浓浓的药水味,把我们吓住了,整个下午,我们都安安静静,自觉写作业,把暖水瓶里烧满水,尝试着生火做饭,时不时跑去里屋,看看躺在床上的母亲,又互相提醒着,做什么都轻手轻脚,因为母亲需要休息呀。

    ⑦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还在睡梦中,房间里已经弥漫着粥香,睁开眼睛一看:呀,母亲早起来了,已经在煮粥了!我们似乎一下子解放了,又开始如往常一样赖床,撒娇,打闹,满屋子鸡飞狗跳。

    ⑧直到傍晚,父亲从外地赶回来,他责怪母亲说:“病得这样厉害就不能多躺一躺吗?”母亲笑笑,指指我们,低声说:“孩子们都要吃要喝的,我哪能躺得住?”

    ⑨伤痛来了,只许自己疼一天,连这也算得上小小的奢侈,这就是母亲的情怀。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其中“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体现了母亲对“我”的自暴自弃的痛心焦急。 B . [材料三]中“孩子们都要吃要喝的,我哪能躺得住?”一个反问句,表现出了母亲对孩子们的疼爱和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C . [材料二]中依次从听觉、嗅觉、视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不仅体现了母亲劳作的辛苦,也体现了当时生活的艰辛。 D . [材料二]中“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突出了母亲的坚强、乐观。
    2. (2) [材料三]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3)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50分)
  • 12. 小作文:题目:家乡的冬天

    要求:借鉴《济南冬天》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150字左右的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

  • 13. 大作文: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有你才精彩

    作文二题目:在新的班级里成长

    作文要求:

    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通过细节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