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19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
    1. (1)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2) ,受降城外月如箱。(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并以此来渲染悲凉氛围,同

      时又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之情的句子是:

    4. (4) 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两句,叙写了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愈加思念的情感。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树,生于天地,冠沐天光雨lù,根吸地脉之泉,茎直横空,一年一年轮,看花开花落,见草枯草荣,参悟岁月。仿佛成了插在人世间的智慧标签。道家说,老子出生于李树之下,指树为姓□释家说,释迦牟尼党悟于菩提树下。圣人之地的曲阜 , 自然也少不了树的故事。参拜孔府、孔庙,就要先通过道旁树的阅检,再到达“万仞宫墙”的城门前。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直横空    ②雨lù

    2. (2) “花开花落”“草枯草荣”中“花”“草”的词性都是
    3. (3) 下列词语中,可替换文中加点词语“仿佛”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 . 确实 B . 坚定 C . 好像 D . 偶尔
    4. (4) 语段“□”处应选择的标点符号是( )
      A . 口号 B . 分号 C . 逗号 D . 感叹号
    5. (5) 语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圣人”指的是末期的(人名)。
二、阅读(45分)
  • 3.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性,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万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途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用,忍而不学到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班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车》)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家经典著作。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亦

      不习乎

      不逾

      三军可帅也

    3. (3) “温故知新”“三十而立”都是出自本文的成语,请依据本文内容再写出两个成语。
    4. (4) 颜回身处“陋巷”而“不改其乐”,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5.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的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 4.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 “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释] ①石(dàn):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②关:同“弯",指弓拉满。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 (1) “齐宜王好射”中“好”在文中的意思是
    2. (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 . 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 . 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D . 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3. (3) 左右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 5.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要和国旗合个影

    宝贝外甥孙可可和外甥孙女以以来北京,我问他们最想去哪里玩,可可说,去天安门。他说,我在电话里总说,来北京要带他去天安门。那里可以看升旗,还可以登天安门城楼。哦,确实如此。

    我们一到天安门广场,他们便欢呼雀跃起来。广场已被装点得有如一个盛大的花园。四周花圃环绕,圆形的花柱、球形的花坛错落有致地伫立其间,游人绰辞,争相在花海中拍照。以以跳起了随心而起的舞蹈。跳完,她摆着姿势让我们给她照相。可可拿过我的手机,乐哈哈地为妹妹拍照。

    那一瞬间,我忽然忆起了10年前在广场上给人拍照的一幕。那是一个深秋的早展。为了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人口文化奖颁奖会”,我7点就到了天安门广场。让我惊讶的是,天安门广场上方的天空,与我以往看到的天空极不一样——居然透着许多的蓝,因为蓝,显得清激无尘。清晨的广场,游人却已经不少了。广场中心的红旗高高地飘扬着,护卫它的哨兵在晨寒中岿然不动,表情刚强坚毅。三三两两的风筝飞上天,在广场上空漫天飞舞。有位戴着二杠四星肩章的女大校让我为她拍照,并强调说要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和广场上空迎风招展的国旗拍进去。我按她的要求调整角度,连拍了几张照片。

    女大校、飘动的红旗、天安门城楼和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构成的画面,一下子刻进了我的脑海。

    可可和以以的笑声让我回过神来“宝贝们,我们和国旗合影去!”

    “嗯,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嘛!你看它红红的、飘动着,是不是很好看?”可可收住手,凝神看国旗:“那么高,怎么照得下?”“照得下。我们不仅要照国旗,还要把对面的城楼照下来,把那些花树也照下”我说。

    “好呀好呀!我要和国旗照相”以以欢喜。我们正在找角度照相,可可眼尖:“解放军叔叔!”抬眼一看,只见国旗护卫队战士扛着枪、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金水桥那边走来,走向广场国旗哨。

    哦,是降旗时刻到了“那是国旗护卫队的叔叔。他们就是专门守卫国旗的”我说。一转眼,国旗护卫队已到了国旗哨。降旗、甩旗、解旗、收旗,护旗手帅气地完成一系列动作后,降旗仪式结束,护卫队又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国旗回天安门城楼里去。此时,太阳归落,天安门宛虹闪亮,一片辉煌。

    “嗯,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人是吧,所以我们要和国旗合影。但是现在旗降下来了,我们没有办法照相了吧,"可可说,“当然有办法,你真想和国旗照相?”我问。

    “嗯!”可可点头“我也想”以以一直很用心地听我和可可说话,这时兴奋地拉扯了我一下。

    “好。那我们明天来看升旗好不好?升旗的时候,还有仪仗队,还会奏国歌呢,比刚才还要好看。看完升旗,我们就可以和国旗照相了”

    “好啊!”

    “那我们凌晨3点就要起床,4点半前要赶到这里来,还要排很久的队,很辛苦哦,你们会不会又变卦?”

    “不会!”小兄妹俩齐声响亮地喊了一声。

    热泪一下子涌上我的眼眶,我躬身张开手臂把他们揽入怀中,在他们的额上亲了又亲。我知道这一刻,我已把一颗爱的种子植入两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颗大爱的种子。

    1. (1) 阅读全文,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将相关的情节补充完整。

      广场看美景——①——②——约定明天看升旗并与国旗合影

    2. (2)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说说其好处。
    3. (3) 文中插叙了“‘我’10年前在广场上给人拍照的一幕",有何作用?
    4. (4) 在文中结尾部分,作者说:“热泪一下子涌上我的眼眶,我躬身张开手臂把他们揽入怀中,在他们的额上亲了又亲”请说说“我"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举动。
  • 6.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园

    汪曾祺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不要说它是青的)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

    一下雨,什么颜色都郁起来,屋顶,墙,壁上花纸的困案,甚至鸽子;扶青子,瓦灰,点子,霞白。宝石眠的好处这时才显出来。于是我们,等斑鸠叫单声,在我们那个园里叫、

    等着一棵榆梅稍经一触。落下碎碎的辩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

    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草被压倒了。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我静静地注视它,很久很久,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有时,不在名,怜惜它的苦心,就算了。这种性格呀!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当我看天上的云。

    我的鞋底是滑的,草磨得它发了光。

    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唁,难用死人、沾上身子,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钓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恐我捉过多少“都溜"!

    我觉得虎耳草有一种腥味。

    紫苏的叶子上的红包呵。暑假快过去了。

    1. (1)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篇回忆了旧式家庭带给“我”的灰暗沉闷之感,与下文花园带给“我”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形成对照。 B . “什么颜色都郁起来”中的“郁”不仅写出下雨天周遭色彩的单调昏暗,也表现出“我”落寞无聊的心境。 C . 草磨得鞋底发光发治,这种不好的体验让“我”至今生厌。
    2. (2) 选文写了“我”在花园里的诸多有趣体验,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件概括出来。
    3. (3)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一句,在结构有怎样的作用?
    4. (4)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7. 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一到夏天,睡觉时( )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选段二]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 )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选段三]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1. (1) 写出选段一和选段二括号内分别对应的人物。

    2. (2) 联系原文,选段三中为什么说“‘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8. 近期,你班开展了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补充两个。

      活动项目一:“春之声”诗歌朗诵会

      活动项目二:

      活动项目三:

    2. (2) 下列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四季的诗句。按照春夏秋冬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 . ②④①③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④②① D . ①2③④
    3. (3)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中的某一录物,展开想象进行描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30字。
  • 9.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我的新伙伴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管。

    李贺《致酒行》云:“少年心事当挚云,谁念出寒尘呜呃”意思是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致不振!当代诗人汪国真在诗歌《跨越自己》中写道:“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青春年少,奔跑的姿势是最美的,跨越自己的过程也是最美的.

    作文要求:⑴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

    ⑶不少于500子。

    ⑷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⑸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⑹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