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11-23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物理学的基本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为参考系 B . 小明早上6点30分出门去上学,“6点30分”是时间间隔 C . 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总长42.195公里指的是位移 D . 地球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和它的几何中心是同一位置 B . 书本对课桌的压力就是书本的重力 C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D . 黑板擦对讲桌的压力是黑板擦形变产生的
  • 3.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作出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 该弹簧的原长为10m B .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 25N/m C . 在该弹簧下端悬挂1.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4cm D . 在该弹簧下端悬挂2.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8cm
  • 4. 成昆复线米易到昆明段已于 2020 年正式通车,标志着攀西地区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辆 8节车厢的和谐号动车组从昆明站出发,一同学站在月台上观察第一节车厢通过的时间是 5s, 和谐号通过该同学的时间大约为(   )
    A . 10s B . 12s C . 14s D . 16s
  • 5.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 1 s末,甲和乙相遇 B . 0—2 s内,甲、乙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 . 2—6 s内,甲相对乙的速度大小恒为2 m/s D . 0—6 s内,4 s末甲、乙间的距离最大
  • 6. 如图所示,一栋高为9m的三层楼房,每层楼高相等,且每层楼正中间有一个高为1m的窗户.现将一石块从楼顶边沿自由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块依次到达三个窗户上沿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B . 石块依次通过三个窗户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C . 石块依次到达三个窗户下沿的时间之比为2: 5: 8 D . 石块依次通过三个窗户的时间之比为
二、多选题
  • 7.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水平作用力F作用于B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之间无摩擦力 B . 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 . 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 .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 8. 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在空中悬停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 时刻打开降落伞,在 时刻以速度 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 时间内加速度减小 B . 时刻伞兵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 . 的时间内,伞兵的平均速度 D . 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 9. (2019高一上·唐山月考)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1=2 N,则细线中的张力F2及B对地面的压力F3的可能值分别是( )

     

    A . 5 N和6 N B . 5 N和2 N C . 1 N和6 N D . 1 N和2 N
  • 10. 在H=30m高的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速度为v0=2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5 m时,球离开抛出点的时间可能为(   )
    A . 1s B . 3s C . 2+ D . 2+
三、实验题
  • 11.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1. (1) 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 . 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2. (2) 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出现曲线的因为是

    3. (3) 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 12.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 (1)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 (2) 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 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 (3)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依打点先后顺序编号为0,1,2,3,4,5,6……。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部分缺失,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纸带回答:

      A. B. C. D.

      ①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填字母代号)

      ②打纸带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m/s2;打0点时物体速度的大小为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3. 咱们东北地区冬季温度很低,水面结冰会很厚,如图a所示的“冰爬犁”是北方儿童在冬天的一种游戏用具:“上坐一人,双手握铁篙,向后下方用力点冰,则冰床前进如飞。”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有一小孩从静止开始,连续三次“点冰”后,爬犁沿直线继续滑行最后停下。某同学用v-t图像描述了上述运动过程,如图b所示,图中OA∥BC∥DE,AB∥CD∥EF。求:

    1. (1) 爬犁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2. (2) 从O到A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3. (3) 爬犁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 14.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并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
    1. (1) 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 (2) 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 15. 车辆通过高速公路ETC自动收费出口时,车速要在20km/h以内,与前车的距离最好在10m以上。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识别区起点(图中没画出)到自动栏杆的距离,也就是识别区的长度为7m。当车辆进入识别区起点时,ETC天线对车载电子标签识别时会发出“滴”的一声。某轿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驶入高速公路ETC收费通道时,司机听到“滴”的一声,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1s后轿车刚好没有撞杆。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9s,反应时间内车做匀速运动。(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1. (1) 求轿车刹车的加速度;
    2. (2) 轿车停在自动栏杆处3s后,故障解除自动栏杆抬起,轿车立即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2s加速后速度恢复到18km/h,求轿车从识别区起点到恢复原来速度过程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