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青桐鸣2022届物理10月大联考...

更新时间:2021-11-21 浏览次数:5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到达A点,这段位移为x,又经 时间运动到B点,此时速度为v,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 B . C . D .
  • 2. 如图甲所示,最近美团无人机送外卖已经率先在深圳启动,“天上掉馅饼”时代已经来临。如图乙所示为某一无人机送外卖时竖直降落过程的 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3s无人机处于超重状态 B . 无人机在第2s与第7s的加速度之比为 C . 无人机下落的高度为26m D . 无人机在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 3.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金属框架ABCD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组成框架的竖直杆光滑、水平杆粗糙,杆与杆之间用光滑的小圆弧相连,A点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光滑的定滑轮,一小球套在竖直的BC杆上。细线的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BC杆缓慢下移。到达CD杆后再缓慢左移。在移动过程中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大小与框架对小球的弹力 大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 下移过程中F变小、 变小 B . 下移过程中F变小、 变大 C . 左移过程中F变大、 变小 D . 左移过程中F变小、 变大
  • 4. 如图所示,密度为 的木球与轻质弹簧相连后置于充满水的密闭容器中,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水与木球的密度差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初始时整个系统静止,现将容器由静止释放,则释放瞬间木球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5. 2021年7月1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10组3颗卫星送人预定轨道,遥感三十号卫星系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该卫星系统在距地面1100km高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36000km,该卫星系统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约为( )
    A . 0.02h B . 1.78h C . 3.18h D . 4.56h
  • 6. 如图所示,AB是带有半径为R的竖直圆轨道的光滑轨道,它的质量为M,置于左右固定的水平地面上,紧挨轨道的B点有一倾角为 的斜面,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距B点4R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轨道恰好能离开地面,已知斜面倾角 ,不计小球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则轨道质量M与小球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   )

    A . m B . m C . m D . m
  • 7.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已知空气阻力 ,其中c为空气阻力系数, 为空气密度,S为物体迎风面积,v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则空气阻力系数c的国际单位是(   )
    A . 常数,没有单位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轻质细绳的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轻质动滑轮拴接一质量为m可看成质点的物块A,滑轮轴上通过细线栓接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B。现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使物块A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A上升高度为h时,其速度大小为v,摩擦力忽略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A上升高度为h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为v B . 物块A上升高度为h的过程中物块B的重力做功为 C . 物块A上升高度为h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D . 物块A上升高度为h时拉力F的功率为
二、多选题
  • 9. 沧州吴桥被称为“杂技之乡”,那里有很多让人拍手称奇的杂技表演。如图所示,某次表演中,在地面O点上方高为 m处的A点将一软球以某速度 水平向右抛出,同时杂技演员在地面上的B点借助弹射装置以初速度 m/s竖直向上弹出,OB的水平距离 m,然后杂技演员在上升的过程中将软球接住。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经过时间 s杂技演员接住软球 B . 杂技演员接住软球时,软球的速度大小为10m/s C . 杂技演员接住软球时,杂技演员的速度大小为10m/s D . 杂技演员接住软球时,杂技演员上升的高度为 m
  • 10.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已经在2021年4月29日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到地球轨道。若该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起飞重量为850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射气体的速度大小约为3km/s,刚起飞时火箭产生的推力大小约为 N,火箭带动核心舱竖直向上起飞,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刚起飞时火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12 B . 刚起飞时火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2 C . 火箭在刚起飞1s内喷射气体的质量约为 kg D . 火箭在刚起飞1s内喷射气体的质量约为 kg
  • 11. 如图所示,轻质光滑硬杆的上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下端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拴接。小球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弹簧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右端连接在墙角O,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球沿着墙面下降的高度为h时,恰好运动到C点速度为零,硬杆的下端沿地面由D点运动到E点,小球在B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值,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沿着墙面下滑的过程中,先是超重状态后是失重状态 B . 当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硬杆上、下端的速度分别为 ,则有 C . 小球运动到B点时,地面对杆下端的支持力小于mg D . 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伸长量x、劲度系数k的关系为 ,则D、E两点间的距离为
  • 1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心为O的 圆弧轨道,轨道固定不动,OM竖直,ON水平。一小滑块沿水平方向从M点以速率 冲上轨道,恰好能到达N点。之后小滑块又从N点返回,到达M点时速率为 。小滑块与圆弧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图中P、O两点的连线与OM间夹角为60°,规定小滑块在M点的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从M点到N点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 小于从N点到M点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 C . 从M点上升至P点时小滑块的动能大于其重力势能 D . 从N点下降至P点时小滑块的动能等于其重力势能
三、实验题
  • 13. 某人驾驶车辆的发动机漏油,假设每隔t时间漏一滴油,在公路上留下的油迹如图所示,点A、B、C、D、E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1. (1) 若车辆匀加速运动, 应满足的关系为
    2. (2) 若车辆匀加速运动,经过C点时车辆的速度大小为(用 和t表示)。
    3. (3) 若车辆匀加速运动,车辆的加速度为(用 和t表示)。
  • 14.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A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A上固定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其右侧s处固定光电门。开始时手托重物B使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处于伸直状态且滑块A和重物B都静止,然后释放重物B。使A、B运动,测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 。多次调节遮光条至光电门的间距s,并测出s大小及相应的挡光时间 ,重复操作得出多组数据,做出 图像如图乙所示。测得A、B质量分别为M、m,忽略空气阻力,滑轮与细线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若测得图乙中图像斜率为k,则
    2. (2) 下列操作不必要或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答案标号)
      A . 必须由静止释放A,B B . 与A相连的细线必须水平 C . 必须满足 D . 必须保证B距离地面的高度
    3. (3) 重物A、B受到的空气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若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则测量的动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四、解答题
  • 15. 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一辆小货车以16m/s的速度行驶时,司机看到前方路口绿灯开始闪烁,为快速通过路口,司机立即踩油门使小货车以3 的加速度开始加速,已知司机看到绿灯闪烁时小货车与停止线的距离为65m,绿灯闪烁3s后变为黄灯,司机的反应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小货车可视作质点。
    1. (1) 求小货车能否在黄灯亮起时通过停止线;
    2. (2) 若司机发现绿灯闪烁时,立即踩刹车使小货车以2 的加速度开始减速,求9s末小货车到停止线的距离。
  • 16.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物块A、B叠放在一起,某时刻两物块同时获得水平向右的大小为4m/s的初速度。此时在物块B上施加一斜向上的恒力F,使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s的时间运动了21m,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0.5kg、物块B的质量为1.0kg。物块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 。求:

    1. (1) 物块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至少为多大;
    2. (2) 拉力F的最小值(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 17.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直轨道AB右侧BC部分为某种粗糙材料构成,BC长度可以调节,一轻质弹簧固定在A处的竖直墙壁上,弹簧原长长度为AB。劲度系数为 N/m。现有一质量为 kg的小球压缩弹簧至D点, m,小球从D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在BC段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然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面上的P点,P、C两点间的竖直高度差为 m。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1. (1) 求小球运动至B点时速度的大小;
    2. (2) 求落点P与B点水平方向的最大距离;
    3. (3) 通过调整BC的长度,使小球恰好能运动到C点,从C点静止下落,小球落到地面后弹起,假设碰撞时间极短,小球每次碰撞后机械能损失75%,小球与地面多次碰撞后静止。求小球从C点下落后到静止所需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