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经开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

更新时间:2021-11-08 浏览次数:1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在家中,我们是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这说明(   )
    A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B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C . 社会关系是通过人的身份确定的 D . 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 2. 某校在全校师生中发起 “每周一元捐”活动,所捐爱心款全部用于资助学校贫困生。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慈善活动的行列中来,参与慈善活动(   )

    ①可以在社会和学校获得荣誉和回报        ②是一种互相传递正能量的亲社会行为

    ③有利于形成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念     ④是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表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下图漫画告诉我们(    )

    ①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④在网络上行使民主权利不受限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老师发现沉默寡言的小明同学唱歌很好听,就多次让他在班级活动中表演节目。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鼓励之下,他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小明的变化告诉我们(     )

    ①相互尊重就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②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③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④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下图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遵守规则需加强自律、自我约束

    ②维护规则需要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③遵守规则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④守规则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专家建议:父母要教育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并有礼貌地倾听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专家提出上述建议(     )

    ①是因为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文明有礼的基本要求

    ②是因为讲文明懂礼貌,可以提升我们的素质,使我们一生受益

    ③是因为文明有礼能创造亿万财富,让我们享用一生,荣华富贵

    ④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不断提高文明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诚信需要你我参与。下列属于践行诚信的有(     )

    ①小芳按照约定准时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②小亮对好友承诺考试时给他传递答案

    ③小林在成长档案中如实填写自我评定 

    ④某企业撤回质量不合格产品重新包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小王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被两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在这种情况下,小王应该(     )

    ①机智灵活,寻找机会脱险

    ②留意和观察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③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顾一切地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④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拨打110报警电话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9. “这个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以下对“转折”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②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器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0.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A . 开埠通商,便利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 B . 协定关税,破坏海关和关税主权 C . 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 D .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 11.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一

    漫画二

    漫画三

    1. (1) 漫画一、二分别反映了网络生活中的哪些不良现象?
    2. (2) 根据漫画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3. (3) 结合三则漫画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该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回放】2021年5月,王某将其新冠肺炎检测结果报告单,委托他人使用修图软件将结果由“阴性”修改为“阳性”后,发布到网络平台。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王某被当地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1. (1) 王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型的违法行为?请联系材料写出判断依据。
    2. (2) 结合材料说说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
    3. (3) 王某案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