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

更新时间:2021-11-08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 1. 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于与人交谈,丧失了交际能力。这说明了(   )
    A .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B . 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 2. 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 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A . 我们会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完全依靠国家生活学习 B .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C . 我们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D .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积极投入社区建设与管理
  • 3. (2020八上·南丹月考) 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参加旅游(    )
    A . 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B . 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 C . 能从社会获得精神滋养 D . 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干扰
  • 4. 走在马路上,我们看到清洁工在清扫垃圾;走进学校,有辛勤的老师为我们讲授知识;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令我们眼花缭乱…… 这说明   (   )
    A .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 . 社会的发展靠清洁工、老师、售货员的工作就可以实现 C . 老师、清洁工、售货员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 D .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 5. 人的成长是不断      的过程。(   )
    A . 职业化 B . 社会化 C . 生活化 D . 信息化
  • 6. 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 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适合补充在其中的一句是(   )
    A . 网络消息多发布 B . 网上朋友多交往 C . 个人信息不透露 D . 他人关心不理睬
  • 7. 禁止手机带入校园能够(   )

    A . 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B . 让学生摆脱不良诱惑 C . 改善学生受制于手机的现象 D . 根治学生的网瘾
  • 8. 下列各项利用网络媒介进行的活动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营销员变网络主播,通过直播间进行童装网络直销,商场童装销量大增 B . 停课不停学,老师在直播间进行线上授课,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 C . 美食博主李子柒拍摄蜀绣、活字印刷等视频,上传到海外社交媒体,圈“外粉”700 万 D . 网友将拍摄给已逝亲人送冥币和元宝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并给冥币起名“祖先钱”
  • 9. 某超市摄像头记录到,12 岁的小男孩选了一瓶饮料,结账时发现老板不在,就把钱放在柜台,然后赶紧拉住 2岁的弟弟,不让他乱拿东西。小男孩的行为最值得我们称道的是(   )
    A . 讲诚信 B . 会分享 C . 能谦让 D . 有自信
  • 10. 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   )
    A . 纪律 B . 规章 C . 法律 D . 道德
  • 11. 全国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黑恶势力,这些黑恶势力犯 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 应承担            法律责任。(   )
    A .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 B . 触犯了刑法     刑事 C . 严重社会危害性     行政 D . 触犯了刑法     民事
  • 12. 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      (   )
    A . 民法 B . 刑法 C . 未成年人保护法 D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13. 下列不属于法律服务和帮助机构的是   (   )
    A . 公证处 B . 法律援助中心 C . 律师事务所 D . 人民政府
  • 14. 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A . 诉讼 B . 法律 C . 仲裁 D . 投诉
二、简要说明题(26 题 6 分,27 题 9 分,28 题 8 分,29 题 7 分,共 30 分)
  • 15. 【理关系    明身份】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1. (1) 请结合你的生活,介绍一下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你所具有的身份。
    2. (2) 将下列社会关系进行对应连线。
      血缘关系       同学、同事

      地缘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业缘关系       同乡、邻里

  • 16. 【亲社会    促成长】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心手标”。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 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

    1. (1) 说说你所知道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
    2. (2) 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重要意义?
    3. (3) 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17. 【老传统 新风尚】

    2021年全国“两会”确定新风尚,即行“作揖礼”(又称“拱手礼”)。 在疫情背景下,拱手礼取代握手礼可以增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是 一种行之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1. (1)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体现礼的良好品质有哪些?
    2. (2) 请你从不同角度说说文明有礼的作用?
    3. (3) 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 18. 【不违法 守底线】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1. (1) 请填写下列案例所对应的违法行为性质。

      案例  

      违法行为

      ①小张骑摩托车不带头盔被交警罚款

       

      ②王某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③李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2. (2) 上述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是。(填写序号即可)
    3. (3) 面对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探究实践题(10 分)
  • 19. 【弘扬诚信文化 庚续中华美德】

    2021年7月15日至16日,2021 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长沙举行,500余位专家学者、行业嘉宾围绕“诚聚力量 信赢发展——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主题群策群力。某中学以“诚信的时代生活 ”为主题进行了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 (1) 学校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
    2. (2) 你认为什么是诚信?
    3. (3) 诚信有哪些重要性?
    4. (4) 我们应该怎样践行诚信?
四、分析说明题(10 分)
  • 20. 【网络无限 自由有界】

    网络诽谤”、“网络传谣”入刑:新修订的《刑法》规定,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测览次数达到 5000 次以上,或者被转发达到 500 次以上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1. (1) 上述材料说明了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另一个基本准则是
    2. (2)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说说你打算怎样对网络言论负责?
    3. (3) 网络生活丰富多彩,但过度沉迷网络则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请你说说沉迷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4. (4) 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