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1-12-28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名句默写填空(8分)
  • 1. 名句默写填空
    1.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 (2)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3)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困境中要始终心怀信念与希望,正如李白所言:。(《行路难》)
    4. (4)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句子是:
    5.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感相近的句子是:
二、阅读(70 分)
  • 2.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问题。

    选段 A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

    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

    选段 B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选段 C

    智深对林冲道:“兄弟,此去沧州不远了,前路都有人家,别无僻静去处。洒家已打听实了。

        俺如今和你分手,异日再得相见。”林冲道:“师兄回去,泰山处可说知。防护之恩,不死当以厚报。”鲁智深又取出一二十两银子与林冲,把三二两与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两个道:“再怎敢,皆是太尉差遣。”接了银子,却待分手。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二人答道:“小人头是父母皮肉包着些骨头。”智深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似这树一般。”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

    1.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器械   燕(hán)虎须 B . 喝采      (bì)静 C . (chāi)遣           提辖 D . (xiāo)发为僧    禅杖
    2.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泼皮) B . 大踏步抢入庙来(快速进入) C . 师兄回去,泰山处可说知(泰山,岳父的别称),时间(一时间)无礼 D . 林冲不合(合不来)吃着他的请受(官俸;薪饷)
    3.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的母亲。令,意为美好。“荆妇”指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B . 旌旗,旗帜的总称,也借指军士,如王昌龄的“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中的“旌旗”就借指军士。 C .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 份,每 15°为 1 等份,每 1 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D . 聚义厅原来叫忠义堂,晁盖在曾头市中箭去世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是梁山好汉商议军情、调兵遣将、排定座次的地方。
    4. (4) 下列对名著解读有误的一项(   )
      A . 选段A,两人初次见面就结义为兄,说明古代人们崇尚勇猛武力的民族审美心理,英雄惜英雄,而且两个都是那时候的武官,骨子里都有着军人的倔强和不甘,这也是二人因武相识,随后就有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感觉。 B . 选段B,可以看出两人性格不同,林冲小心谨慎,鲁智深鲁莽,两人殊途同归,最后都亡于六合寺。 C . 选段C发生的背景是鲁智深担心林冲,一路跟随,提前在野猪林等候,并在董超薛霸要杀害林冲之际出手解救。 D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在五台山文殊院削发为僧,智真长老赐名智深。
  • 3.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①柴侍御:作者友人,侍御,官名。②两乡:作者与友人分处的两地。

    1. (1) 从体裁上,这是一首;从题材上,这是一首
    2. (2) 诗人为什么说“不觉有离伤”?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理由。
    3. (3) 后人评价王昌龄的这首诗“道是无情却有情”,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网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②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③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傣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④”。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释】①扉:门。    ②适:恰好。       ③陂:水边。       ④放鹤亭:在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宴之乐()     ②颓然乎其间者     (

      明年春       ()        ④故之曰“放鹤亭”(

    2. (2) 下列选项中和“溪深而鱼肥”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暮则傣东山而归 B . 出淤泥而不染 C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D . 言和而色夷
    3.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升 高 而 望 得 异 境 焉 作 亭 于 其 上。

    4. (4)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5. (5)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6. (6) 【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的“山人之乐”有什么不同?
  • 5. 阅读下面小阅读,完成问题

    网络文学作为当前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不只供娱乐和消遣,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特別是在读者和作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网络文学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核心举措。

    网络作家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网络创作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驭文谋篇之大端。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说:“网络文学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载体,它的素材基本源自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蒋胜男在创作《芈月传》时,特意引用了一些教科书中的内容,比如完璧归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等。

    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网络作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传统文化既是一个丰厚的思想库,深邃厚重,又是巨大的素材库,内容驳杂,良莠并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 观念和科学智慧等,也潜沉了一些落后残余;既有自强不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 有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思想糟粕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传统文化,需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 进行分辨、过滤,然后吸纳精粹,融入文学观念,成为创作素材。近年网络文学中那些备受好评之 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与 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网络文学使命担当相一致。网络作家应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 结合起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创新性发展。阿耐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描写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和自强不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互助友爱,作者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品格放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展现出历史转型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运,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明进步的足音。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影响人、塑造人。 B . 第二段先引用唐家三少的话,再以蒋胜男的《芈月传》为例来证明观点。 C . 网络小说《大江东去》受到好评,论证了网络文学可以实现创新性发展 D . 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围绕网络文学发展的社会需求展开论证
    2. (2) 文章第三段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3. (3) 网络文学要健康发展,对网络作家提出哪三个要求?请简要概括。
  • 6. 阅读下面阅读,完成问题

    路亭

    柯灵

    ①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②我不幸拙行于路,又和冯谖同病,却无由弹铗而歌。碰到这种时候,就经常不由得想起乡间的路亭。

    ③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④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天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⑤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⑥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⑦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龄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时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对联:山色湖光,四时佳兴。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⑧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勿躁”、 “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

    ⑨“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 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

    (选自《柯灵散文选》,有删改)

    1. (1) 作品对“路亭”的描述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展开?
    2. (2) 文词的排比、对偶、用典、藻饰,举凡骈俪文体的精华神髓,都在柯灵散文中运用的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②天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

    3. (3) 文章第一段并没有写关于“路亭”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去掉?理由是什么?
    4. (4) 本文看似写物,实则托物寄情,请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5) 文章写作年代离我们很久远,文章结尾也写到“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突飞猛进的今天,你认为路亭是否应该被淘汰?
三、应用(12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传承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5月9日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历史文化展在德州市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利用历史图片和多媒体影像的方式,通过开设“渤海建军,守卫家园”“战旗西指,铁血万里”“仗剑扶犁,屯垦戍边”三大板块,56块展板以及10余件珍贵革命文物,全面展示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光辉的发展历程。它集中展现了以德州宁津为中心的渤海军区教导旅的光辉事迹,体现了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德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吕宏伟表示,通过参观展览可以让广大群众更加生动的了解这段历史,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党史、悟思想。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学习“大义大爱、无私奉献、听党指挥、永葆信念”的教导旅精神,近日,××中学组织本校学生走进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了一次红色基地研学活动。

    1. (1) 【文章我来改】

      研学活动结束后,学校将举办一次观后感征文活动,下面是征稿内容,其中从格式到内容,有多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征稿启示

      为丰富校刊《中学时代》“我是小小宣讲员”红色专栏,根据研学感受,特征求下列主题稿件:英雄故事、守卫家园、我与祖国共命运等。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感受深刻,篇幅不超千字。祝大家学习进步!

      《中学时代》编辑部

      2021年8月23日

    2. (2) 【板报我来做】

      为了让同学们对红色历史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三个栏目。

      示例:红色人物知多少

      栏目一:栏目二:

    3. (3) 【专家我来请】 学校要开展一次“学党史,跟党走,强信念”的主题研讨活动,假如你是学生会主席王华,将前往德 城区委党校邀请高级讲师李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 写在横线上。
四、写作(60分)
  • 8. 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实现了多项突破。首次进入奥运会的三人篮球项目,中国女队勇夺铜牌;首度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打进了八强;孙一文为中国赢得奥运历史上首个女子重剑个人冠军;更有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 100 米比赛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突破的背后 离不开运动员们的汗水和泪水,离不开他们拼搏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 请你以“突破自我”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写作要求:①自拟标题;②不少于 600 字;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