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01-14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24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其一)》)
    2.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 (3) 越明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岳阳楼记》)
    4. (4)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5. (5) 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fēng sāo
    2. (2)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yīn huì了。
    3. (3)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bù èr fǎ mén
    4. (4) 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g dé yì zhāng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 B .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C . 你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 , 将来一定取得更大的成就。 D .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广州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在句末加“的负担”) B . 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使贺州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删去“使”) C . 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删去“两个重要岗位”) D . 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察过。(删去“上”或改为“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 5. 下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句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 6. 下列诗句中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⑤ D . ③⑥
二、阅读(46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范文正公轻财施,尤厚族人。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 , 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缣: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予作文以记之()       ②前人之述矣(

      ③南潇湘 ()            ④去怀乡 (

    2. (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3. (3) 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 范文正公轻财施/知之者不如之者 B . 尤厚族人/相与步中庭 C . 贵/ D . 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其善者而从之
    4. (4) 用“/”给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于 姑 苏 近 郊 买 良 田 数 千 亩 为 义 庄 以 养 群 从 之 贫 者

    5. (5)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体现了【甲】文中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作答)

      ②《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心理的理解和看法。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词修养是高层次的文化修养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能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电视节目。诗词大会虽然是个知识类的竞赛节目,考量的是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和背诵能力,但在客观上掀起了一个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提高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诗词的审美情趣。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有一位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问我:“学诗有什么用?”我当时笑着回答说:“学诗没有什么用,诗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确实无用。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但是,学诗之人与不学之人的言谈举止给人的印象毕竟不同。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对于一个人的品位有多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诗词的普及应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毋庸讳言,学习诗词不能发财致富,但一个只知道发财的民族绝不是一个高雅的民族。

    诗言志也。原以兴、观、群、怨抒发感情、考量得失、交流思想、抨击时弊,从而体现其教育意义、认识作用和美学价值。当今社会,人们大多重视美容,而忽略提高文化修养。著名电影演员方舒说过:“漂亮的面孔,仅仅是生理结构的组合,而美则是内涵气质的外露。这种气质,不是具体能看到的现象,而是通过一个人的文化、道德和修养使你感觉到的。”诗词修养是最高层次的文化修养,诗词修养会使你气质高雅、谈吐不俗。

    有人说:“多一个诗人,就少一个腐败分子。”此说虽略显极端,但是,毫无疑问,多一个爱诗的人,社会就会减少一个庸俗的人。有人说,很多人写诗词是附庸风雅。其实附庸风雅也是好事。附庸风雅的人多了,会让不懂诗词的人、轻视诗词的人和对诗词有偏见的人受到影响,从而对诗词刮目相看,对诗词的弘扬、发展不无好处。

    诗词作为一门艺术,是要讲究艺术质量的。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取胜。粗制滥造的作品,必然会被历史冲刷得干干净净。只有那些精品,才能经受历史浪潮的冲洗积淀下来,成为传之后世的优秀文化遗产。

    平心而论,学习写诗并不困难,只要知道每个字的平仄(阴平、阳平:平声;上声、去声、仄声),按照格律的要求组合,就可以写诗。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学会写诗并不困难,但是要想写出好诗,真的很不容易。

    现在有很多人想学习写诗,但又有畏难情绪,其实大可不必。清代诗人和诗论大家潘德舆说:“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学诗之三境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诗有三种境界,学诗也有三种境界。先是清澄通畅,再是警策简练,最后乃自然天成,这是诗的三种境界。最初一味求快,其次感觉作诗艰苦,终至于灵活自如,这是学诗的三种境界。”

    初学诗词者的作品往往类似白描,白描式的写法犹如照相,有物境而无意境。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头脑中涌现的意象或境界有三种,即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偏于自然景色,情境偏于作者情感,意境是融合了物境和情境之长而形成的主客观交融的境界。物境得其形,情境得其情,意境得其真。王国维说:“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

    文化修养的提高除了多读书,别无捷径,有深厚文化底蕴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如果我们不断加强诗词修养,就能写出情景交融的好诗,就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

    (摘自《新疆日报》,有删改)

    链接1:《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中国诗词大会》大胆创新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9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每场比赛,105位挑战者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飞花令”和擂主争霸赛三部分。(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链接2: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16岁的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网友纷纷为她的才情所折服,称其“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武亦姝自我介绍里曾说过,她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武亦姝令周围师生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才华,更是其淡定的心态。“电视里在播放她的节目,家人在看,她也不看,只管自己写作业,不是一般的淡定”,她的邻居说。武亦姝上一学期里读的书有《浮生六记》、《人间词话》、《红楼梦》、《庄子》等古代经典,每星期还会交错着读《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摘自百度百科)

    1. (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知识类的竞赛节目,受到热捧是因为它考量了选手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和背诵能力。 B . 当今社会,人们都重视美容,而忽略了提高文化修养,过分重视外在美,而忽视了内在美的提升。 C . 有人说,很多人写诗词是附庸风雅。作者认为附庸风雅的人多了,对诗词的弘扬、发展有好处。 D . 诗词是一门讲究质量的艺术,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不仅是以数量取胜的,而且是以质量取胜的。
    2. (2) 下列关于学习写诗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学习写诗并不难,只要知道了每个字的平仄,就能进行诗歌创作。 B . 潘德舆认为诗歌创作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 C .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头脑中涌现的意象或境界有三种,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初学诗词者往往得其情而不得其真。 D . 多读书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唯一途径,不断加强诗词修养,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好作品。
    3. (3) 品味“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一句的妙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铁锤

    张中杰

    “砰!”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了下来。

    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一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贼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

    “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

    “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

    “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能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你听得汗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

    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

    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高大了,脸上泛着红润的光;明显黑了瘦了,但浑身肌肉更结实了。你抚摸着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

    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着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磅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呦,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

    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了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里。

    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拥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

    “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

    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

    “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

    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

    (选文有删改)

    1. (1) 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

    2. (2) “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 (3) “你”和“儿子”都在书信中引用了诗句,请说说他们各自的用意。
    4. (4) 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
    5. (5)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 作文(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①力量,可将绝望变希望,可将绝境变顺境。

    ②坚守,意思是坚决守卫、坚定遵守,如岗位、承诺等,坚守就是守住那些你生命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力量”或“坚守”;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 1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 (1) 请具体说出诗中情、景、色、音响的具体内容。
    2. (2) 诗中“北国人民的悲哀”主要指什么?
    3. (3) 简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及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