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

更新时间:2021-11-15 浏览次数:9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
  • 1. “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祖。这些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他”是指(    )
    A . 尼罗河 B . 埃及法老 C . 金字塔 D . 狮身人面像
  • 2. 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察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
    A . 神化等级制度 B . 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 C . 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D . 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3.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罗马法》 C . 《新法典》 D . 《十二铜表法》
  • 4. (2018·泰安)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 . 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 . 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 . 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 5. (2019·攀枝花)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亚历山大的东征

    客观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B

    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的封建制走到了尽头

    C

    克洛维统治时期

    封赐制度在日本已普遍存在

    D

    查理曼大帝去世

    标志查理曼帝国走向最强盛

    A . A B . B C . C D . D
  • 6. (2017九上·西宁月考)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 .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 . 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 .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7. 论及雅典城邦制度,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这说明雅典城邦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这一认识的是(    )
    A . 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 B . 建立津贴制保证贫穷公民参政 C . 公民权是所有雅典人享有的 D . “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的权力
  • 8. 蔚蓝色的爱琴海,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希腊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1·成都模拟)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 .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 10. 记载历史的年代,一般都说公元多少年或公元前多少年,“公元元年”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第一年。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纪年方法。这种通行的公元纪年与哪宗教有关(    )
    A . 佛教 B . 道教 C . 伊斯兰教 D . 基督教
  • 11. 799年,罗马贵族反对教皇利奥三世,砍伤了他的眼睛,查理就率军亲赴罗马镇压。800年,教皇为了报答查理,在罗马为他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两件事意味着:(    )

    ①教皇与国王之间友谊深厚

    ②教皇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需要国王和军队的支持

    ③查理为了巩固王权,需要利用基督教对人们进行精神统治

    ①国王和教皇相互勾结、相互利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③
  • 12. 齐世荣主编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描述:问一位中世纪学者是哪里人,他的回答不是“法国”“英国”或“意大利”等国人,相反,他总以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作为答词,“我是坎特伯雷人”“我是加泰罗尼亚人”等。这种现象表明(    )
    A . 庄园的分散性和封建等级制的特殊性使西欧社会处于王权衰微、分裂割据的局面 B . 封建等级制下封臣只向封主宣誓,忠诚于自己的领主而非国王及其所代表的国家 C . 在当时情况下,西欧中世纪的人们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清晰的国家观念 D . 学者们处于对自己领主的忠诚、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王权的鄙视有意回避国家概念
  • 13. (2019·定西) 《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
    A . 公民陪审法庭 B . 庄园法庭 C . 元老院 D . 公民大会
  • 14.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 农民阶级 B . 封建贵族阶层 C . 市民阶层 D . 工业无产阶级
  • 15. “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 .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 . 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 . 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 . 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 16. “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枝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 17. 在1338年的佛罗伦萨9万人口中,约有8000- 1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这些儿童在识字教育后,大部分男孩开始学习商业算术,少部分学生进入“拉丁学校”学习。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出佛罗伦萨的教育(    )
    A . 摆脱了宗教束缚 B . 由学生经济条件决定 C . 办学模式非常成熟 D . 具有人文主义理念
  • 18. (2019·黄冈) 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 . 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 . 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 . 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 . 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 19. ……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史料中马克思评价的是(    )
    A . 庄园领主 B . 租地农场主 C . 手工工场主 D . 封建贵族
  • 20. 杰出的艺术作品反映时代发展面貌,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达·芬奇:《蒙娜丽莎》 B . 但丁:《神曲》 C .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D . 拉斐尔:《最后的晚餐》
  • 21. 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三个月零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及其船队航行(    )
    A . 发现了“风暴角”,后命名为“好望角” B . 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 C . 打开了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D . 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
  • 22. (2018·泸州)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下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    )

    A . 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 . 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C . 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 D . 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
  • 23. 对比图1、图2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 . 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 C . 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 D . 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共24分。)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中的手工业有可能向工场手工业发展,最早在意大利,出现了分散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劳动。意大利是资产阶级文化道德发源地,那里的资本主义势力最为集中,所以文艺复兴先从意大利开始。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为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意大利文学史》

    材料三:发现新大陆是地理大发现的标志性成果,……世界也成为一个整体,不再分割成各个文明区域,即文化圈了,各文明圈开始明显的互动,而这最初的动力,来自西欧。……它还意味着西方国家世界性扩张的开始。

    ——《世界现代化历程》

    1. (1) 材料一中“有可能向工场手工业发展”是指哪里的手工业?从材料中概括“文艺复兴先从意大利开始”的原因。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运动的主张?依据材料概述“他”有哪些能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该材料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地理大发现的标志性成果"指的是什么?并归纳地理大发现后世界的变化。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欧洲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和十二世纪初,西欧城市重新形成,城市中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构成了市民阶层,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新兴市民阶层出于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产生了教育需求,从而促使诞生了与教会学校和宫廷学校不同的新型的城市学校。城市学校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里面包含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学校。例如,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学校被称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为基尔特学校。

    ——倪世光,许桂敏,论骑士行为准则的基 督教特征

    材料二:欧洲的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便诞生于十一世纪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自治市。自治市借助先进的教育,向国王输送了大量税务、法律和行政人才,为国王削弱封建主的势力提供了帮助,进而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姚统祎《中世纪的重要性——使欧洲成为欧洲》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城市学校兴起的原因?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被誉为什么?
    2. (2) 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论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