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信息技术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训练1

更新时间:2021-10-28 浏览次数:48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一上·诸暨期中) 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是(  ),是经过研究、总结归纳出来的科学方法。
    A . 数据 B . 知识 C . 信息 D . 智慧
  • 2. 以下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数据就是知识。 B . 知识等价于信息。 C . 知识就是智慧。 D . 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 3. 下列不属于思维导图制作工具的是(  )。
    A . Xmind B . Mindmanager C . FreeMind D . Mind+(编程软件)
  • 4. (2020高一上·腾冲期中) 关于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位变三位,不足位补0 B . 一位变四位,不足位补0 C . 一位变二位,不足位补0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5. (2020高二上·杭州期末) 某大型超市推出了扫描二维码下载超市APP得大奖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顾客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获取APP,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 B . 商家将超市APP的链接地址制作成二维码过程属于信息的发布 C . 扫描二维码过程属于信息的采集 D . 随意扫描二维码有可能使手机中毒
  • 6. 下图中,字符“术”所对应的编码是(    )。

    A . CA F5 B . A1 C . A3 A1 D . F5 A3
  • 7. (2021高二下·济阳会考) 使用Word 进行文字处理时,伴随“输入-存储-打印”的过程,所设计的汉字编码分别是(   )。
    A . 输入码、机内码、字型码 B . 输入码、机内码、打印码 C . 拼音码、ASCII 码、字型码 D . 拼音码、机内码、交换码
  • 8. (20119高一下·浦东月考) 11101101B除以20H的余数用十进制表示是(    )。
    A . 7 B . 0 C . 13 D . 1101
  • 9. 有一种利用打孔透光原理设计的简易身份识别卡:每张卡在规定位置上有一排预打孔位,读卡器根据透光检测判断哪些孔位已打孔,哪些未打孔,从而识别出卡的编码。如果要设计一种供1000人使用的身份卡,则书上的预打孔位至少需要(  )
    A . 5个 B . 7个 C . 9个 D . 10个
  • 10. (2020高一上·腾冲期中) 一个十进制的奇数转换为二进制之后,其最后一位(最右边的位)必然是(    )。
    A . 0 B . 1 C . 2 D . 无法确定
  • 11. 下图是一个字母编码表,如果a的二进制编码为0001 ,g的二进制编码为0111,则二进制编码1011表示是的(   )

    A . d B . k C . h D . f
  • 12. 用某软件查看“jyx@cab. com”这几个字符的ASCII码,如下表所示。请推断“xcbjya”这几个字符对应的ASCII码是(   )

    字符

    j

    j

    x

    @

    c

    a

    b

    .

    c

    o

    m

    对应ASCII码

    6A

    79

    78

    40

    63

    61

    62

    2E

    63

    6F

    6D

    A . 78  63  62  6A  79  61 B . 78  40  68  69  6C  61 C . 78  40  59  60  6E  63 D . 78  63  59  60  6E  63
  • 13. 数据存储的主要方式有(   )。
    A . 本地存储 B . 云端存储 C . 本地存储和云端存储 D . 以上都不对
  • 14. (2020高一上·太原期末) 数据“38”可以解释为一个人的年龄大小,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人的口腔温度,还可以解释为某人微信余额……这体现了数据具有(   )
    A . 分散性特征 B . 语义性特征 C . 感知性特征 D . 多样性特征
  • 15. 十进制非负整数转换成R进制数方法:             , 把R进制非负整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方法:            。(     )
    A . 按R的权展开求和法,除R倒取余法 B . 短除法(除二取余),除R倒取余法 C . 除R倒取余法,短除法(除二取余) D . 除R倒取余法,按R的权展开求和法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