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12-11 浏览次数:8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上·澄城期末)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 . 机器人弹钢琴 B .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 .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 . 馒头上长出“白毛”
  • 2. (2021七上·寻乌期末) 牵牛花在清晨开放,在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 . 能进行呼吸 C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能生长和繁殖
  • 3. 某学校每年冬天都会举办越野赛,比赛中,运动员个个大汗淋漓。这体现生物的哪种特征(  )
    A .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B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的(  )
    A . 生殖 B . 发育 C . 遗传 D . 变异
  • 5. (2015七上·临沧月考) 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 都能运动 B . 都能呼吸 C . 都有细胞结构 D . 都生活在水中
  • 6. 下列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是(  )
    A . 海带 B . 天鹅 C . H7N9病毒 D . 大肠杆菌
  • 7. (2016·盐城)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是(  )

    A . 需要营养 B . 能生长 C . 能呼吸 D . 能排泄废物
  • 8. (2016七上·汕头期末) 有些昆虫的身体颜色与它生活的环境颜色极为相近,这属于 (    )

    A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 9.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 . 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 C . 观察是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 .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 10. 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为一组的是(  )
    A . 猫头鹰和鼠 B . 鱼和河水 C . 空气和阳光 D . 狗和水草
  • 11. (2015七上·江口期中) 下列有关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 . 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 . 对调查的对象要逐个进行 D .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12. (2020七上·小店月考) 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
    A .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 . 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C .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D .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 13.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几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就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 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 . 小伟的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
  • 14. 下列生物归类方法正确的是(  )
    A . 青蛙、玉米、海带是陆生动物 B . 狗、鸡、鸭是家禽 C . 松树、蘑菇、小草是植物 D . 玉米、小麦是作物
  • 15. 下面几种生物中,按照形态结构划分,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   )
    A . 狗尾草 B . 山茶花 C . 苹果树 D . 东北虎
  • 16. 如果让你调查巢湖市青少年的近视率,最佳的调查方法是(   )
    A . 一个个调查 B . 采用邻近地市数据参考 C . 抽样调查 D . 大体估算
  • 17. (2015七上·沙市期中) 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  )


    A . 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B . 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C . 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D . 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
  • 18. 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虽处同一维度带,但东北是森林植物群落,内蒙古是草原植物群落,而新疆是荒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降水量的不同 B . 光照的不同 C . 气温的不同 D . 土壤条件的不同
  • 19.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 . 合作 B . 竞争 C . 寄生 D . 捕食
  • 20. (2015七上·隆回期中) 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 合作 B . 寄生 C . 捕食 D . 竞争
  • 2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 22. 下列哪组是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 )
    A . 阳光、空气、水和土壤 B . 阳光、空气、水和营养物质 C . 营养物质、空气、水和土壤 D . 阳光、营养物质、水和土壤
  • 23.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严谨,下列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泥土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15℃

    湿土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湿土

    A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 . 左右两侧的黄粉虫数量可以不同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 . 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 24. (2019·巴中) 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 温度和水分 B . 光和温度 C . 水分和光 D . 土壤和温度
  • 25. (2018七上·沙洋期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 . 合作 B . 食物网 C . 捕食 D . 竞争
  • 26.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指(  )
    A . 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其他种类的动物 B . 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 . A与B的总和 D . 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他蝗虫
  • 27. (2017七上·吉首期中) 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 所有变量都不同 B . 所有变量都相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 28. 如果进行探究实验时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最恰当的是(  )
    A . 修改假设 B . 重做实验 C . 修改实验数据 D . 进一步查阅相关材料
  • 29. (2017八下·三台期中) 在同学们熟悉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B . C . 空气 D . 温度
  • 30. (2020七上·揭阳期末) 我们当地中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   )
    A . 环境影响生物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 31. 对于植物和动物营养物质的获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B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供自身生长 C .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以植物或其它动物为食 D . 动物能在生活中自己制造有机物。
  • 32. (2015七上·郑州月考) 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 . 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 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 . 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 . 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 33. (2018·镇江模拟)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湘江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
    A . 有细胞结构 B . 呈球形 C . 呈绿色 D . 体积微小
  • 34. 下列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 . 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B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 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
  • 35.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在夏季的雨后,蚯蚓会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 . 蚯蚓的生活需要阳光 B . 蚯蚓的生活需要温度 C . 蚯蚓的生活需要氧气 D . 蚯蚓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 36. 下列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A . 人口普查 B . 森林资源普查 C . 水污染抽样检测 D . 仔细观察某种生物,以得到关于该生物的资料
  • 37. 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4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40℃

    不适宜

    A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 . 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40℃ D . 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 38. (2019七上·昆明期末) 许多蚂蚁一起把一个大型的昆虫搬运到巢穴中,体现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 . 合作 B . 竞争 C . 捕食 D . 寄生
  • 39. (2017·海南)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草盛豆苗稀” C .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40. 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实验中,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是(   )
    A . 适宜的温度 B . 潮湿的环境 C . 充足的空气 D . 只有光这一个变量
二、实验探究题
  • 41.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的探究活动过程写完整。
    1. (1) 作出假设:
    2. (2) 制定实施探究的方案:设计对照实验,按照单一变量原则,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不透光纸板,一侧盖透明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方放5只鼠妇,这样就形成了两种环境。光是影响鼠妇生活的哪种生态因素?。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行吗?为什么?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4. (4) 如果继续探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根据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你认为该探究实验的变量应该是,铁盒两侧应该形成两种不同的环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