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10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单位全部为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 牛顿 千克 秒 B . 米 千克 秒 C . 厘米 千克 焦耳 D . 牛顿 焦耳 瓦特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就越大 B . 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C .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 .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其速度就变化得越快
  • 3.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大雄段(大兴机场站至雄安站)开通运营,这也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上午10时18分,复兴号C2702次列车从雄安站准时发车驶向终点站北京西站,全程共运行106公里,用时42分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题目中10时18分是指时间间隔 B . 研究该列车由雄安站到北京西站的运行速度,将该列车看作质点 C . 该列车由雄安站至北京西站的位移为106公里 D .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求出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
  • 4.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如图所示在返回器接近地面过程中减速伞分离时会拉出主伞,以保证返回器落地时的速度不大于13m/s,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这个速度相当于从多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地面(   )

    A . 1.69m B . 6.25m C . 8.45m D . 12.5m
  • 5. 如图所示,将四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小物块A、B、C、D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其中A、C的质量为m,B、D的质量为2m,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C与地面间的最大摩擦力为f,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各小物块间相互连接着四根完全相同的轻质橡皮绳,现将其组成一正方形,增大它们的间距,松手后仍使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则橡皮绳上的最大张力为(   )

    A . B . C . D .
  • 6. 如图,小明学完超重与失重的相关知识以后决定做一个实验来深刻体验一下超失重的规律,并计算他们所住家属楼电梯的加速度,于是约上小刚带上家用体重计到电梯进行实地测量,小刚站在体重计上,他先读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在运行中的某个时刻,体重计的示数为57kg重力加速度g=10m/s2 , 对于该时刻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此时电梯可能是减速下落阶段,处于超重状态 B . 此时电梯可能是加速下落阶段,处于失重状态 C . 此时电梯一定是加速上升阶段,处于超重状态 D . 此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1.4m/s2 , 方向竖直向下
  • 7.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x后,其速度为v,如果要使物体从静止开始,速度增加到2v,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其它条件不变 B . 将水平恒力增为2F,其它条件不变 C . 将水平恒力和位移均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条件不变 D . 将物体质量、水平恒力和位移都同时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二、多选题
  • 8.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前后有甲、乙两辆汽车,某段时间内甲、乙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5s时两车相遇,且两车可视为质点,在0~20s内,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面37.5m处 B . 乙车在甲车前面的最大距离为10m C .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D . 在t=15s时两车一定再次相遇
  • 9. 如图所示,某一段河流的两岸相互平行,宽度为d,各处的水流速度相同且平稳,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当船头与上游河岸成 角方向时,小船恰好能垂直到达对岸,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流速度的大小为vcos B . 调整船头,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C . 垂直到达河对岸的过程用时为 D .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小船的位移大小为d
  • 10. 如图所示,三块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以速度v0击中木块A,并且恰好能穿过全部木块,假设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依次穿过三块木块的时间之比为1: B . 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C . 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时间相等,则三块木块的长度之比为5:3:1 D . 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时间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 11. 如图所示,木块A和木板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的质量为3kg,木板B的质量为2kg且上下表面水平.已知木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F随时间由0逐渐增大,重力加速度g=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F增大到5N时,B与地面之间开始产生滑动 B . 当F增大到9N时,A与B之间开始产生相对滑动 C . B的最大加速度为2m/s2 D . 当F大小为13N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9N
三、实验题
  • 12.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让弹簧自然悬挂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不断增加钩码个数,待稳定时,分别记下钩码重力F与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

    1. (1) 该同学利用测得的数据画出了图甲所示的F-x图像,请你分析该图像与x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
    2. (2) 改变不同的弹簧继续实验得到两条不同弹簧的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对图像表述正确的是___。
      A . 挂相同重物时弹簧a的长度大 B . 弹簧b的劲度系数较大 C . 挂起相同重物时a的形变较小
  • 13. 某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桌面上,力传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轻绳的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拉力的大小可由力传感器直接读出.挂上砂桶后,小车沿长木板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小车左侧相连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点迹,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计算出加速度,不计轻绳与各滑轮之间的摩擦,试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A . 实验时必须要平衡摩擦力 B . 必须保持定滑轮与小车间的轻绳与长木板平行 C . 应当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 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 (2) 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根据实验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传感器示数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小车与轨道间存在阻力,由图可得其大小为F1=N(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车的质量为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4. 如图所示,一倾角 =37°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底端静止放置着一质量m=2kg的物块,现对物块施加F=22.5N的水平推力作用,物块开始沿斜面向上滑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块继续向上滑动1s运动到最高点,斜面足够长,sin37°=0.6,cos37°=0.8,g=10m/s2 , 求:

    1. (1) 撤去推力F时物块的速度;
    2. (2) 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高点时总位移的大小。
  • 15. 擦黑板是同学们的日常活动,某学校教室内黑板面为竖直平面,所用板擦的质量为m,板擦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若使板擦能静止贴在黑板面上,则需对板擦施加垂直板面的压力至少为多大?
    2. (2) 如图所示,现某同学对板擦施加斜向上且与竖直方向成37°角的推力F′,使板擦静止在黑板面上,求力F′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已知in37°=0.6,cos37°=0.8)
  • 16. 信息化和智能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无人驾驶也正在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为保证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之间要不断的通过超声波或无线电波进行“会话”和“交流”如果在某实验公路上有前后两辆实验车,前车以v1=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后车以v2=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后车每秒向前车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当两车相距L0=320m时后车恰好发出信号,并将此记为第一个,前车接收到信号后以a=2m/s2的加速度开始匀加速行驶,当速度与后车速度相等时开始匀速运动,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s=340m/s,求:

    1. (1) 当前车接收到第一个超声波信号时两车间的距离;
    2. (2) 试判断后车能否追上前车,若能,求追上时前车加速的时间,若不能,求两车间的最小距离;
    3. (3) 前车从接收到第一个超声波脉冲到接收到第七个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