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 广州 B . 香港岛 C . 台湾 D . 辽东半岛
  • 2. (2016·南充)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 . 英国、法国 B . 英国、美国 C . 俄国、日本 D . 英国、俄国
  • 3. 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 . 拜上帝教教义 B . 《劝世良言》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资政新篇》
  • 4. (2020八上·长沙期末)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 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5.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在天津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

    A . 《国闻报》 B . 《时务报》 C . 《知新报》 D . 《直报》
  • 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明定国是”诏书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 7. (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 中国近代经历了从“夷物”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历程。下列主张体现了由“臣民”到“国民”转变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 “民族、民权、民生”
  • 8. (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
    A . 自由 B . 爱国 C . 平等 D . 和平
  • 9. (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中宣告: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改组国民党。此次会议是( )
    A . 中共二大 B . 中共三大 C . 国民党一大 D .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10. (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 192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 )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②八七会议召开

    ③南昌起义爆发

    ④秋收起义爆发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毛泽东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下面这首气势磅礴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描写的事件不包括(    )

    A . 巧渡金沙江 B . 飞夺泸定桥 C . 过雪山草地 D . 井冈山会师
  • 12. (2015八上·南昌期末)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13. (2016·潍坊)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 . 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 . 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D .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4. 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风云》 C . 《七七事奎》 D . 《重庆谈判》
  • 15. (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 . 《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 . 《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D . 《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二、综合题
  • 16.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入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寻找救国出路,一直到7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艰苦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是我们民族不变的情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

    材料二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
    2. (2) 材料二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它标志着什么?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3. (3) 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4. (4)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材料三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祈愿?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 17. 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材料三  对于张謇而言,办企业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央以谁为代表?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2. (2) 据材料二,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创办的最著名的企业的名称及其性质,指出他创办企业的主要动力。
    4. (4)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 18.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进一步重大指示。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满艰辛。探寻历史人物追求梦想的历程可以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一定的借鉴。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首先须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实现中国梦,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实现中国梦,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材料四 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为什么说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 (5)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