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第一次阶段...

更新时间:2021-11-04 浏览次数:1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如图所示的高压输电线路,在铁塔的顶端还有两条导线(图中箭头所指),它们与大地相连,这两条导线的主要功能是(  )

    A . 输送电能 B . 各变电站之间通讯 C . 连接各铁塔,使铁塔更稳固 D . 预防雷电击中下方的输电线
  • 2. 如图所示是某次军事演习中红方鱼雷打击蓝方潜艇的位移时间( )图像,则(   )

    A . 在t2时刻鱼雷击中潜艇 B . 潜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潜艇 C . 鱼雷一定做曲线运动 D . 在0 ~ t2时间内鱼雷的平均速度等于潜艇的平均速度
  •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B . 场强的定义式 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 C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D . 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 4. 空间固定有两个完全相同带等量电荷的小球A、B(均可看成点电荷)间的相互斥力为F,现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小球C先后与A、B接触一下后拿走,则此时A、B两小球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四边的中点分别为a,b、c、d,在a,d位置分别放置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为使O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可以(   )

    A . 在A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 B . 在B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 C . 在C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 D . 在D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
  • 6. 如图所示,a、b、c为等量导种电荷连线上的三点,c为连线的中点。a、b两点关于c点对称,取无穷远处电势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三点电势相等 B . 将一点电荷从c点移至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0 C . 把一负点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 把一正点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 7.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进行对接,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如图所示,已知空间站在距地球表面高约400km的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 空间站里所有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零 C . 对接时飞船要与空间站保持在同一轨道并进行加速 D . 若已知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及地球半径,则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 8.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不同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e为两轨迹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 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 C . N在d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c点的电势能 D . 分别从a、c运动到e的过程,电场力对两带电粒子所做的功一定相等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的一直角梯形,其平而与场强方向平行,已知 ,a、b、d三点的电势分别为0V、4V、4V,则(   )

    A . 匀强电场的场强为100V/m B . e点的电势为8V C . c点的电势为12V D . 若将电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10eV
  • 10. (2020高一下·临沂期末) 如图所示, 为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 带负电, 带正电且与大地相接,两板间 点处固定一负电荷,设此时两极间的电势差为 点场强大小为 ,电势为 ,负电荷的电势能为 ,现将 两板水平错开一段距离(两板间距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大, 变大 B . 变小, 变小 C . 变小, 变大 D . 变大, 变小
  • 11. 如图所示,虚线圆环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三条在竖直面内的等势线,光滑绝缘细直杆MN和等势线在同一竖直面内,MN杆开始竖直,a、b是直杆与等势线的交点,一个带正电小球套在杆上,从b点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a点时速度大小为v1。然后让杆绕a点在竖直面内沿逆时针方向转到虚线所示位置,再让带电小球从c点(c点位置的高度比b点低)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 B . 可能有 C . 若小球从b到a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场源电荷一定带正电 D . 不论场源电荷带正电还是带负电,小球从c到a可能一直做加速运动
  • 12. 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质量分别为2m、3m、4m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v0从半径均为 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轨道形状如图乙、丙、丁所示,小球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只有质量为4m的小球能到达最大高度h B . 质量为2m、3m、4m的小球都能到达最大高度h C . 质量为2m的小球到达与圆心等高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mg D . 质量为3m的小球到达轨道最高处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
三、实验题
  • 13.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

    a、小桶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绕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合理调整木板倾角,轻推小车,让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

    b、取下轻绳和小桶,测出小桶和细沙的质量 及小车质量

    c、取下细绳和小桶后,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 为打下的第一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 ,重力加速度为 ,纸带上 两点和 两点的测量值分别为

    1. (1) 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该实验需要满足 B . 该实验需要调整连接小车的轻绳与木板平行 C . 步骤a中,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2. (2) 步骤c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
    3. (3) 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14. 高中物理的实验方法主要有等效替代法、微小量放大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和逐差法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B球,B与A处于静止状态;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细丝扭转,通过细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保持电荷量不变,改变A和C的距离,得到相互作用力F和A、C间距离r的关系,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根据该实验方法,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a、b、c、d四个带正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被固定同一光滑绝缘水平面内半径为R的圆周上,O为圆心,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d位于距O点正上方R处,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三小球的电荷量均为q,d球的电荷量为6q,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求d球的质量m。

  • 16.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一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弧ABC是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竖直圆弧,BC是圆弧的竖直直径,OA是圆弧的水平半径,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的正上方,距离A点的高度为r。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圆弧AB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

    1. (1) 求释放时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
    2. (2) 求A、B两点的电势差UAB
    3. (3) 在A点给小球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 , 已知小球能运动到C点求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vC
  • 17.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y轴右侧两个区域内有匀强电场。其中 的区域I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 的区域II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电场强度大小为 (大小未知),现从坐标原点O处静止释放一电量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该粒子经过两电场恰好到达点(2L,L)处,不计粒子重力,求:

    1. (1) 粒子刚进入区域II时的瞬时速度v0
    2. (2) 电场强度 与E的比值;
    3. (3) 当该粒子刚进入区域I时,直线x=2L上的某点同时水平向左发射另一负粒子,负粒子与正粒子质量、电量大小均相同,负粒子的发射速率为此刻正粒子速率v0的3倍,若保证两粒子能够在区域II中相遇,求负粒子发射时的纵坐标(不计粒子的相互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