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8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下列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 .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 . 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 . 用硫黄燃烧法熏蒸粉丝 D .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 2. (2018·青岛)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 处理废弃物    B . 治理污染源    C . 深埋有毒物    D . 杜绝污染源
  • 3. 如图所示中的“错误操作”与“可能导致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试管炸裂 B . 读数偏小 C . 沾污滴管,污染试剂 D . 引起中毒
  •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5. 一般来说,冬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冬天天气干燥是空气中哪种成分含量较少导致的(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 6.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列化学仪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 烧杯 B . 锥形瓶 C . 试管 D . 集气瓶
  • 8. (2020九上·新疆月考)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H原子,白球代表Cl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9. 第118号元素名为oganesson,元素符号为Og,源于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里 奥加涅相,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核电荷数为118,其核外电子数为(   )
    A . 411 B . 293 C . 175 D . 118
  • 10. 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选择填充题
  • 11. (2020九上·东湖月考)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铜具有导电性—做炊具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C.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12. 如图是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无色气体,由此能够确定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

    B不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

  • 13.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是(

    A.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 

    B.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带火星的小木条

    C.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向空气中洒水   

    D.区分酒精和水——

三、填空题
  • 14. (2020九上·永吉期末)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填序号)

      A NO2    B SO2    C 可吸入颗粒物    D CO2

    3. (3) 下列做法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填序号)。

      A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使燃煤脱硫,减少SO2 排放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大量植树造林

  • 15.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 (1)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
    2. (2) 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乙中生成物的名称是;丙中铁丝盘成螺旋状目的是是
    3. (3) 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四、综合题
  • 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利用空气制取氮肥,其简要流程如下:

    1. (1) 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是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成态,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写出生成氨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3. (3) 写出氮气的另外一种用途
  • 17. 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 C、E为气体,C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为淡黄色粉末,F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如图表示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C.、E.、F.
    2. (2) 请写出C的用途:
    3. (3) 请写出A生成C和B的文字表达式:
  •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

    1. (1) 写出图1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①;④
    2. (2) 小娟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 (填序号)。其文字表达式为:,①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的目的是,还需在①装置口增加才可以连接胶塞。
    3.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2装置(填编号)来收集并测量氧气体积,在实验过程中小玉俯视读数,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填“偏大”、“偏小”、“不变”)。
  •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探究:

    实验前注射器中有20 mL氮气,100 mL集气瓶中加入10 mL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20.0

    34.0

    40.0

    30.0

    25.6

    18.0

    12.5

    8.6

    4.8

    2.0

    2.0

    1. (1)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是mL;开始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2. (2) 列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 (3) 若测量结果偏小,原因可能是

  • 20.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1. (1)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 小,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外焰处的铁沙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焰心处有可燃物

      澄清石灰水,硫酸铜粉末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 (2)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