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吉林五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10-25 浏览次数:7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主火炬第一次采用了氢气作为燃料。采用这种零排放燃料是对氢气的致敬,氢气是日本未来脱碳的核心之一、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无色、无气味 B . 密度比空气小 C . 难溶于水 D . 可以燃烧
  •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践操作是“双减”政策下的一大良好教育举措,下图所示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加热高锰酸钾 D . 熄灭酒精灯
  • 3. 近日,东北多省开始采取限电限水的措施,以下对保护自然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
    A . 焚烧秸秆 B . 植树造林 C . 污水入河 D . 掩埋垃圾
  • 4. (2020九上·盐都月考)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 ①③⑤⑥ B . ②④ C . ②③⑥ D . ③④⑤⑥
  • 5. (2019九上·太原月考)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先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8mL B . 大于8mL C . 小于8mL D . 无法判断
  • 6. 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取氧气,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为时间(   )
    A . B . C . D .
  • 7. 下列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 .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生成氢化钾的质量 C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 过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
  • 8. (2020九上·济南期中)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一卉能熏一室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B .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 . 水和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 . 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 9. (2020九上·济南期中)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0. 春节期间妈妈给长辈拜年时买的中老年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元素 C . 原子 D . 离子
二、填空题
  • 11.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氧气的化学符号
    2. (2) 氦气的化学符号
    3. (3) 汞的化学符号
  •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图仪器:

    1. (1) 用仪器名称回答(用以上仪器名称填空):

      ①实验室常用于收集纯净氧气并能做硫磺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②盛装少量液体并且可以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③用量筒取一定量液体,快接近刻度时需要使用

      ④用于配制较多溶液的仪器是

    2. (2) 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会遇到各种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量筒准确量取50mL液体时,若俯视读数,则所取液体体积(选填“大于”或“小于”)50mL;

      ②准确称取10g食盐固体,称量时天平指针偏左时(选填“增加食盐”、“减少食盐”或“减少砝码或调节游码”);

      ③在给某些固体加热时会产生水蒸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 13. 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 (1) 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

      ①首先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 将集气瓶充满水;

      b 把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c 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

      d 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

      e 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空气中木条

      呼出气体中木条

      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

      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

      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

      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

      水蒸气含量多

    2. (2) 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由图表可知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填气体的化学符号)。

  • 14. 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

    1. (1) 用于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洗涤试管应使用。(填仪器名称)
    2. (2) 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3. (3) 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

      ①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mL。

      ②该同学若要量取44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③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填“大于”或“小于”)44mL。

  • 15. 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g。
    2. (2) B图中倾倒液体时,手握该试剂瓶时的注意事项是
    3. (3) 图C中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4. (4) 欲量取40mL水,某同学如D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4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6.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颜色     c、氧化性    d、溶解性    e、挥发性    f、稳定性    g、导电性   h、导热性      i、助燃性     j、还原性

三、综合题
  • 17. 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从节约成本,适合大量生产的角度看,分离液态空气比较适合工业上获得氧气,其简单流程如下:

    1. (1)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从变化本质区别角度分析,该变化属于(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 18. 为完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的探究内容,设计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做出猜想)猜想一:可能起催化作用;猜想二: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

    1. (1) (查阅资料)

      催化剂定义: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2. (2) (进行实验)

      实验I: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木条不复燃;

      实验II:在实验I的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

      实验III:待实验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后,再加入5mL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小木条复燃;重复试验多次,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实验IV:对实验的试管中物质进行过滤,对得到的黑色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干燥,再进行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克;

    3. (3) (总结反思)

      ①依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是正确的;

      ②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