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李白的《行路难》中间两句工整地默写下来(字体要规范、工整、美观)。

  • 2. 根据课文,在下面句子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词语。
    1. (1) (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圆规。
    2. (2)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的局面。
    3. (3)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造出来的。
    4. (4)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的博物馆。
  • 3. 古诗文填空。
    1.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2. (2) ,月有阴晴圆缺。
    3. (3) 有弟皆分散,
    4. (4) 好收吾骨瘴江边。
    5. (5) 仁者爱人,
    6. (6) ,请事斯语矣。
    7. (7)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8. (8) 《湖心亭看雪》中“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二、字词书写
  • 4. 阅读下面的语句,给加点的字注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 (1) 白花的冠)你戴着。
    2. (2)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揉造作。
    3. (3) 不要轻)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4. (4) 他站在船上,向后tiào()望。
  • 5. 把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 (1) 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啯不舍。
    2. (2) 鸠占鹊巢,李代桃疆,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3. (3) 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坎。
    4. (4) 暴风雨就歇撕底里地开始了。
三、填空题
四、情景默写
五、诗歌鉴赏
  • 8. 比较赏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 (1) 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2. (2) (甲)诗的颈联运用修辞手法(典故除外);(乙)诗的颈联运用修辞手法。
    3. (3) (甲)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乙)诗中“左迁”的意思是;请概括(乙)诗首联的意思:
    4. (4) 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 9. 赏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沁园春·雪》(节选)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 (1) 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 . 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 . 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 . 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2. (2) “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句中指
    3. (3)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这首词的主旨句;其中“风流人物”指,全句表达的感情是
六、对比阅读
  • 10. 比较研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对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居/庙堂之高 B . 然则何时而/乐耶 C . 树林/阴翳 D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2.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词。

      求古仁人之心()   

      天下之忧而忧(

      太守谁()            

      树林阴翳

    3.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 . 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 .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 .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5. (5)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七、课外阅读
  • 11. 研读下面的传统文化《仁爱和平(一)》,完成后面的问题。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 (1) 这一选段出自 , 儒家把为政之道分为两种:一为“”,二为霸道;儒家崇尚“”,贬抑霸道。王道则是久长之计,“”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2. (2) 简要说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的意思。
    3. (3) 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政治主张。
八、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妤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胡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 (1) 对“乐业”一词中“乐”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快乐 B . 高兴 C . 喜欢 D . 快活
    2. (2) 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3. (3) 选段从表达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采用对话的方式谈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好处?
    4. (4) 请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谈一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 13. 赏读下面的美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求和得和

    毕淑敏

    ①小时候,我作文很好。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②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咸味和涩味涌上心头。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掏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刚学过一篇掏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跳皮筋时,两边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拨。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他们一块儿边说边看着我。

    ③我开始懂得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被嫉妒。

    ④这样的日子一般持续两三天就会过去。大伙毕竟小,容易健忘。我那时又是大队长,人缘挺好,大伙有事都爱找我。

    ⑤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⑥我开始随意写作文,随大流,平平淡淡。“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骄傲了?”老师问我。我沉默。不是不愿意告诉老师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说。假如我说了,老师会在班上把同学们数落一顿,我的处境就更糟。

    ⑦老师苦口婆心开导,我又开始认认真真写作文。老师满意了,同学们敌视的恶性循环又开始,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吗?

    ⑧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老师念作文时,大伙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同学们只是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提我一个人的名字。

    ⑨我小心翼翼问老师:“我最近的作文有进步吗?”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老师注视着我。“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鼓足勇气说完蘊藏在心中许久的话。“为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

    ⑩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你说的有点道理。好吧,让我们下午试一试;”老师答应了。

    ⑪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下课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嗨,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有人问我。“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有人这样说。我一概只笑不答,问得急了,就说:“我看像是你写的。”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越写越好,和同学们也能友好相处。

    ⑫我至今不知道这算是机智还是一种早熟的狡猾。长大以后,看到一则名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我想那是一种更积极、更勇敢的生活态度。只是我小时候,就是听到这勺教导,也未必敢照着去做。我太珍视同小朋友们无忧无虑跳皮筋的机会。

    (选自第8期《视野》)

    1. (1) 文章标题为“求和得和”,你该如何理解这两个“和”?
    2. (2) 仔细揣摩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

      “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中“故意”一词表现了同学们怎样的态度?

    3. (3)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我”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的看法。
九、作文
  • 14. 我们在第四单元读了三篇小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从中选一篇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篇小说,以“读有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读后感。

    要求:①读后的感受要真实,感受要积极向上;②文章要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