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10-28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 (lì)   书 (shú)     捻(cuō)      疲倦不 (kān) B . 宿 (rú)      蝉(tùi)   如 ( pì)       油然而 (shēng) C . 赏(jiàn)   瑚 (sān )  斜(qī)          人声沸 (dǐng) D . (kǎi)     薄 ( bǐ)    谷 (bǐ)        然不同 (jié)
  • 2.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B . 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能甘于人后,要一马当先 C . 辩论会上,他能抓住要点,随机应变 , 击败对手。 D . 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____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____的假酒案。

    A . 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 . 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 . 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 . 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 . 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 C . 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 . 为实施“天蓝”“地绿”“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娄底市积极推进涟水河、孙水河综合治理工作。
  •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句中的“母亲”是名词。 B . 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如:“人声鼎沸”的“沸”是“水开”的意思;“美不胜收”的“胜”是“胜利”的意思。 C . 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如: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②“父亲一直到老都守着他的田地。”句①“田地”是“地步,境地”的意思;句②“田地”是“土地”的意思。 D . 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基本相同,常常可以换用,我们称之为同义词。如:“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句中的“造访”与“拜访”就是同义词。
  • 6.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 . 《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C . 《再塑生命》的作者是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 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我的生活》等。 D . “令尊、赐教、久仰、高见、敝人”都是古代常见的敬辞。
二、填空题
  • 7.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老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是()。鲁迅回忆少年读了《二十四孝图》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其中的《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里的无奈与厌烦,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被父亲叫住要求背(《》)一文 。

三、语言表达
  • 8.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微信是一款手机通讯软件,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及群聊,还能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作为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 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材料二:微信成“危信”,引起很多人的担忧。一些网友认为,微信比QQ等网络聊天工具更可怕,因为微信交友更迅速,见面也更容易,一些警惕性不高尤其是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骗。除此之外,微信海量信息中错讹多,读来让人有种碎片化之感。

    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四、句子默写
  • 9.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一夜征人尽望乡。
    2. (2) ,崔九堂前几度闻。
    3. (3) ,应傍战场开。
    4. (4) 夜发清溪向三峡,
    5. (5) 我寄愁心与明月,
    6. (6) 水何澹澹,   
    7. (7) 饭疏食,饮水,
    8. (8) ,小桥流水人家。
    9. (9)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0. (10) 军队的首领可以改变,但是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中话说就是:
五、对比阅读
  • 10. 阅读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人不知而不 

      学而不思则

      不能          

      当时则荣,没则焉。

    2.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3. (3) 划出朗读节奏。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4. (4)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丙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你写出三个。
    5. (5) 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六、诗歌鉴赏
  • 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注释)①濑:沙石上流过的水。②浅浅:同“溅溅”。

    1. (1) 品析“泻”字的妙处。
    2. (2) 全诗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我与父亲的夏日联考

    ①少了臭氧层防护罩,太阳窃笑,夏暑发威,火烤台北盆地,行人如蝼蚁,纷纷走避,就怕烫脚。

    ②想起父亲,特别怕热,夏天赤膊,仍汗如雨下。但联考这天,(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路远迢迢,搭公交车给我送午饭。

    ③那是个高中需要联考的年代,而更早的年代,父亲在军旅生涯中患了中风,身体右侧无力,走路一瘸一拐,这才提前退役。我时父亲的记忆,多半从那时候开始。

    ④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⑤我在考场,中午急忙交了卷,就往校门口跑,只为寻找中风的父亲。但我其实没怎么寻,就已经看见他在走廊的尽头,翘首等待我的出现。

    ⑥父亲一等我跑到身边,马上说:“我找到了一个凉快的位子。”我加快脚步,他拖着无力的右脚在后面赶,就怕好不容易找好的位子给人占了。

    ⑦一到位子,他马上摊开报纸铺好,让我坐下,免得裙子沾尘。然后打开饭盒,放好水果,又从水壶中倒了一杯水,再拿起扇子帮我扇凉。父亲一向不多话。等我差不多吃完了,他才说:“刚刚进校门,遇见邻居,他说要带儿子去吹冷气的餐厅吃饭。你看……唉……”

    ⑧他指的是住在巷子底的邻居,邻居也是当兵退役的,之后不久就考取医师执照,进入中产阶级行列。邻居是看了父亲手拎便当,汗涔涔地赶路,才得意扬扬地抛下这句话的。我知道父亲对我有说不出口的抱歉,但我脑海里绕不开的是父亲拐着腿被挤缩在公交车的角落,仍紧紧握着便当的身影。公交车没有冷气,父亲要塞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考场,衬衫旱已被汗水浸透。

    ⑨我继续安静地吃着父亲切好的水果,感觉这顿饭是他亲手做出的最丰盛的午餐,在有冷气的餐厅吃饭根本比它不上。在那个紧挨教室的墙角,我们席地而坐。前方的几株花树上,蔷薇开得正好,阳光把枝叶的影子拖移到墙边,散落在我身上,香甜甜的味道荡在空中。我从心底泛起一片清凉。

    ⑩高中三年过去,又到了大学联考。这次要赶赴陌生的台北应试,父亲决定全天陪我应考。天微微亮,我们赶早挤进客运巴士,走到最里边。虽然他右侧手脚不便,但会用唯一有力的左手抓住车顶垂下的手环,再用身体护着我,让我稍稍紧倚座椅,得以换脚休息,因为从桃园到台北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⑪一路塞塞停停,七点钟才抵达台北车站。我们随着鱼贯的人群下车,父亲让我先行,他殿后。当时忠孝东路挤满上班上学的人,而我刚刚下车,司机还没等父亲中风的脚站稳,就开足马力急驰离开。瞬间父亲应声倒地,待我回身看时,他正困难地挣扎着爬起,那时年少的我因害怕别人射来的异样的目光而并未上前搀扶,甚至像个陌生人一样,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⑫父亲起身后,蹒跚步向我,我们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往考场前进。

    ⑬有些事,当下错过,便永远也弥补不回来。他无助地倒在人来人往的街头,(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成了我多年来心底最深的痛。

    ⑭考上了大学后,晚上也会有课每天夜里十一点多回到桃园车站,无论刮风下雨,下车一定看见父亲在等我。从车站走到家要经过小山坡,步行十多分钟,他不放心,昏黄的路灯,将他穿汗衫的斑驳的身影拉长又缩短,缩短再拉长……

    ⑮后来父亲病重,无法行走,全身瘫痪卧床。我一边忙于工作,一边照顾父亲,常常苦于被现实羁绊,无法随侍在侧。十年后,父亲离世。

    ⑯之后有好多年,我常梦到他,(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 , 在一个个的夏日,陪我赴一场又一场的联考。梦中的他,笑容安静,神情祥和。我会小声地对他说:“怕热就别再穿那件正式的衬衫了。慢慢走,有我在,跌倒了也不用害怕……”

    ⑰至今,舍不得父亲的梦还在,我知道父亲也一直舍不得我。他始终用一颗很温柔的心待我,就像高中和大学联考的陪伴。

    ⑱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2. (2) 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第⑨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4. (4) 赏析选文第⑪段中加点的词语。

      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5. (5) 对父亲衣着的描写在选文中多次出现:结合上下文,分析(A)(B)(c)三处划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

      (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

      (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

  • 1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温暖的小刀》

    ①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②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③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握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东西。

    ④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⑤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⑥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疚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⑦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⑧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⑨“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⑩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⑪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①

    ⑫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⑬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⑭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②

    1. (1)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并说说题目的含义。
    2. (2) 从女老师留意女孩、裁剪纸片等细节,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女教师?
    3. (3) 划线句①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4. (4) 请从内容或形式方面欣赏划线句子②。
    5. (5) 假若你是那个女生,考试结束后,你会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八、作文
  • 14. 题目(一)请以“同学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目(二)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篇文章,感动你的——那眼神、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那时,那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横线处填上一个词,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