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1-11-03 浏览次数:17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6月,习总书记说“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由此可见( )
    A .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了共同富裕 B . 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 各族之间团结互助没有任何问题 D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贫困问题同小康间的矛盾
  • 2. 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 . 我国抗击疫情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B .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 . 农村居民期盼更安全、环保的农房 D . 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举行
  • 3.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下列举措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是( )
    A .   坚持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异 B . 大力发展生产力 C . 坚定政府帮助人民解决一切问题 D . 平均分配社会财富
  • 4. 我国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以下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③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④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中学生小宇乘坐京张高铁,感受到它十足的科技范:刷脸就能进站,车内温度、灯光、车窗颜色自动调节,原来3小时的车程现在只要47分钟……这体现了( )
    A . 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B . 高铁成为人们首选出行方式 C . 我国交通技术跃居世界第一 D . 生活因科技创新变得便捷、舒适
  • 6. 2020年桂林市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进一步缓解“上学难”等问题。这有利于( )

    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②通过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③保障教育资源的绝对公平   ④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桂林市某社区居委会设立“小院议事厅”,由居民们共同商议解决社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这种做法( )
    A . 是我国公民进行民主选举的创新形式 B .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C . 保障了全体公民的合法权利 D .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
  • 8. 中学生是国家小主人,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可以通过以下实际行动( )

    ①亲自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    ②积极参与学校时事政治学习

    ③直接参与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关心国家发展、城市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9. 根据下图判断,老师讲授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 实行法治的作用 B . 新型的民族关系 C . 生活在民主国家 D . 良法与善治的关系
  •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基本经济制度

    ③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以下对法治理解不正解的是( )
    A . 有了法律就有了法治 B .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C .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D .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 12. 厉行法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下有关法治与德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重视法律的教化作用 B .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C . 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D . 以法治滋养道德精神
  • 13. 2020年12月4日,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桂林市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这有利于( )
    A .   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坚决守护社会正义 B . 增强公民法治意识,营造法治文化环境 C . 大力加强法治宣传,发动群众严格执法 D . 公安机关公正司法,彻底杜绝违法行为
  • 14.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本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出台( )

    ①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    ②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

    ③进一步规范我国疫苗的生产和使用    ④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个人将生活垃圾混合投放、拒不改正的,可处200元以下罚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条例》规定说明( )
      A . 实现垃圾分类只能靠政府 B . 公民积极行使了决策权 C . 法治利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D . 垃圾分类工作只能依靠法治
    2. (2) 把垃圾分类意识变成自觉行动要求我们( )
      A . 倡导节约生活,杜绝丢弃垃圾 B .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居民素养 C . 完善基础设施,科学处理垃圾 D . 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
  • 16. 2020年6月13日,桂林市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通过展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展演传统戏曲等方式,让市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这有利于( )

    ①保护优秀文化,阻止外来文化的融入    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下列语句能体现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的是( )
    A . 行已有耻,止于至善 B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D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18. 桂林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湘江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研学活动。下列是几位同学的感悟,观点正确的是( )

    ①爱国主义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②爱国就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爱国就只要接受学习红色文化教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近年来,经典国学、书画、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纷纷现身中小学校园。这有利于增强我们的( )
    A . 道路自信 B . 理论自信 C . 文化自信 D . 制度自信
  • 20.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桂林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
    A .   增强民族凝聚力,唤醒民族忧患意识 B . 悼念死难同胞,延续仇恨 C . 纪念抗战胜利,昭示抗战的历史贡献 D .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 21. 据报道:生产1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发达国家需要211克,中国需要800克。该报道反映的问题是( )
    A . 我国资源总量大,是资源大国 B . 我国资源枯竭,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C .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D . 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 2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积极行动,作为中学生应该( )
    A . 严格执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 B .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 C . 加大科技投入,走绿色发展道路 D . 加强立法,严守生态红线
  • 23.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我国生育政策从“只生一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包容性生育政策”的演变说明( )
    A .   我国人口基数在不断的变小 B . 我国生育政策可随时改变 C .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过时 D . 生育政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 24.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接近尾声,人们特别关注下列几个数据:全国人口预估达到14.04亿;00后男女比例达到了1.2:1;老龄化从2015年的11%一路涨到了17.3%。这些数据表明( )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男女比例失衡    ④城乡分布不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5. 澳门回归祖国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回归21年来的澳门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这表明( )
    A . “一国两制”彰显了强大生命力 B . “和平统一”是我国的基本方针 C . “区域自治”适合澳门的发展 D . 祖国统一大业即将完成
  • 26.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成统一而奋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包括( )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台湾问题已得到了根本解决

    ③中华文化是两岸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7.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这侧面反映了( )
    A .   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B . 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C . 科技的贡献率不高 D . 创新仅限科技领域
  • 2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这要求我们应( )
    A . 对发展有信心 B . 对文化有底气 C . 对国家有认同 D . 对世界有贡献
  • 29. 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央视推出《“中国梦·祖国颂”——2020国庆特别节目》,创意诠释幸福新中国。要把中国梦变为现实就必须(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走中国道路    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弘扬中国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 30. 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共筑·复兴梦想”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蓝图绘梦)党的十九大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进程以“两个十五年”分为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

    (青山逐梦)71年播绿不辍,国土渐成丹青。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到9%,到如今的2.96%。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和积蓄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1. (1) 请完成①②中的时间和目标。
    2. (2) 材料体现我国坚持怎样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国策?
  • 31.     2020年疫情爆发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24小时,最早援鄂医疗队从集结到抵达武汉投入救治工作;10天,七千多名建设者不间断作业,建成建造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火神山医院;医护工作者、军人、公安、社会工作者等逆行而上,众志成城。今天的中国,用行动书写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答卷”。
    1. (1) 逆行而上的中国人用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追求?
    2. (2) 说说我国为什么能够书写一份世界瞩目的“中国答卷”?
  • 32.     材料一 近年来,桂林市坚持“创城为民、创城靠民、创城惠民”,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违法建筑整治等系列行动,2020年11月,桂林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

    材料二 创城以来,老百姓赞不绝口地细数着身边的美好变化:小区里安装了照明路灯,夜间出行更有“安全感”了;大街上闯红灯的现象少了,交通秩序明显改善;菜市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买菜变成了一种享受……

    材料三 近日,九年级学生小明发现学校门前的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现象又开始有增多的趋势,这不仅会影响生命安全,也影响文明城市的形象。于是,小明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但被好友调侃:你太多管闲事了吧!

    1. (1) 桂林市积极创全国文明城市有何意义?
    2. (2) 请再列举两例“创城”带来的美好变化。
    3. (3)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小明的“多管闲事”行为?
  • 33.     桂林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实现乡村振兴。初中生小林回到农村老家,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见闻一 老家公共场所、乡间小道上,一条条的标语吸引了小林的注意:“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见闻二 某村民在自家小院子搞起农家乐,生意红火;但因无照经营,镇政府速令其餐饮店关停。但政府并未一“关”了之,而是协助他办理营业执照等必备证件……农家乐很快重新开张。附近村民们对政府的做法夸赞不绝。

    见闻三 小林在参观和走访中发现村里存在一些问题:村里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较差;村里老井、古墙、花檐等传统建筑即将消失,乡土文化气息不浓;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和缺乏技能,粗放种植,农产品产量较低、质量不高……

    1. (1) 上述标语体现了“乡村振兴”中哪些方面的建设?
    2. (2) 请运用“法治”和“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村民对政府夸赞不绝的原因有哪些?
    3. (3) 针对发现的问题,请你提两条建议,帮助小林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