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1-12-06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表述不符合物理学史实或科学方法的是(   )
    A . 伽利略利用逻辑推理说明了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并巧妙运用“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结果合理外推得出了此结论 B .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一个地方 C . 力学中引入了质点的概念,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只有物体体积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将物体视为质点 D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槽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 2. 根据新闻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自从国家加大调控力度以及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类大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以来,猪肉价格上涨出现减缓趋势。若将猪肉价格的“上涨”类比为运动中的“加速”,“下降”类比为运动中的“减速”,则“猪肉价格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下列哪种运动(   )
    A .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 . 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C . 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 . 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 3. 文明是现代城市的象征,道路交通文明有序,其中“礼让行人,文明驾车”已深入人心。某司机发现前方有行人正通过人行横道时,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在停车线处停止运动。汽车经4s停止,若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2m,则汽车的初速度是(   )
    A . 8m/s B . 16m/s C . 20m/s D . 32m/s
  • 4. 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项目。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平台上,一端系在运动员身上。将运动员从高处静止释放,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到达水面时速度减为零。已知弹性绳的自然长度为20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则(   )
    A . 弹性绳刚好伸直时运动员的速度为 B . 当弹性绳被拉直后,运动员做减速运动 C . 弹性绳伸直前运动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 . 弹性绳被拉直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 5. 新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从同一位置开始出发,兔子一鼓作气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它们的位置 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 乌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兔子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 . 时刻乌龟和兔子的速度相同 D . 时间内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
  • 6.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度为 、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将质量为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画框上两个挂钉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则画框静止时绳子拉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 7.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小球用轻弹簧拴接放置于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突然将斜面体撤离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半圆柱体A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左端和竖直墙壁之间放着一个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把A向右缓慢移动少许距离后(B未落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球B对墙的压力减小 B . 球B对半圆柱体A的压力减小 C . 地面对半圆柱体A的摩擦力不变 D . 地面对半圆柱体A的支持力不变
  • 9. 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始终以恒定速率 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初速度为 的小物体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则(   )

    A . 经过1s小物块与传送带达到共速 B . 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始终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 小物块在传送带上滑行距A点的最远距离为9m D . 小物块从A处出发再回到A处所用的时间为5s
二、多选题
  • 10.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下蹲,会看到自己的重力变小了 B .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一定有弹力产生 C . 滑动摩擦力一定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D . 两接触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则此接触面间就一定有弹力
  • 11. 如图所示,粗糙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倾角为30°的斜面体,轻质挡板垂直斜面固定,斜面体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 B .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C .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D . 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 12. 如图甲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从 时刻起受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作用, 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物体的 图像如图丙所示。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质量为1kg B .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 物体与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 D . 3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13. 在户外山地行车时经常会看到路边有注意落石的警示标志。在长为 的斜坡底端停着一辆小轿车,某时刻,车内司机发现后方斜坡顶端滚落一个巨石的同时,司机立即启动车辆沿平直路面由静止开始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巨石沿斜坡顶端滚落可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水平面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轿车和巨石的 图像如图所示,小轿车的运动轨迹和巨石的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斜坡长为 B . 当巨石滚落至斜坡底端时小轿车行驶的位移为10m C . 时巨石撞上小轿车 D . 巨石和小轿车在平直路面上的最近距离为5m
三、实验题
  • 14.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如图所示,结点O与三个细绳套相连,用三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同时拉动三个细绳套,根据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 . 等效替代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微元法 D . 理想实验法
    2. (2) 关于本实验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 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应平行于木板所在平面 B . 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时,每次都必须把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 C . 每次实验时需记录三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三个细绳套的方向 D . 每次实验时,三个弹簧测力计在量程范围内示数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
    3. (3) 某次实验时一学习小组按如图甲拉三个弹簧,得到 三个弹簧的弹力分别为 ,请根据图乙中表示的单位长度做出 的合力 ,通过比较 ,看它们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同。
  • 15.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前端通过力传感器与细绳相连(力传感器可读出细绳拉力的大小),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 交流电源。已知小车的质量为 ,所挂钩码总质量为 。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拖动的纸带上的点计算得出。

    1. (1) 为了实验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首先要
    2. (2) 本实验(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所挂钩总质量 远小于小车质量
    3. (3) 图甲为某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A与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纸带的加速度可计算得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 (4)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 图线如图乙所示,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四、解答题
  • 16. 2020年初,由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我国的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均设有防疫检查点。某轿车司机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防疫检查点的停车检查标志,经0.5s反应后轻踩刹车开始以加速度 匀减速运动,经5s后速度为 ,发现速度仍过快,司机继续踩刹车,以加速度 匀减速运动,再经过5s,恰好停在检查点。求:
    1. (1) 加速度 的大小;
    2. (2) 司机发现停车检查标志时距防疫检查点的距离
  • 17.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倾角为 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顶端,某时刻起受到垂直斜面向上的恒力 作用开始运动,5s后撤去外力 ,从力 作用开始计时,滑块运动的速度-时间( )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求:

    1. (1) 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恒力 的大小。
  • 18. 如图所示,质量 、长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 的滑块 静止在木板正中间,左端与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且与木板平行的细绳相连,质量 的滑块 静止在木板右端。滑块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滑块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用水平向右大小 的恒力拉木板,重力加速度 ,(滑块 可视为质点,假设各接触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

    1. (1) 滑块 脱离木板 之前,滑块 和木板 各自加速度的大小;
    2. (2) 从水平力 作用在木板 上开始,经过多长时间滑块 脱离木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