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19 浏览次数:8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 B . 根据功率的定义式,当时间间隔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这一间隔内的平均功率表示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 .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合外力关系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D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2.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木模质量均为m,靠三根竖直细线连接,在水平面上按一个“互”字型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Tensegrity)结构原理。图中短线a上的张力 和水平面所受压力 满足(   )

    A . B . C . D .
  • 3. (2020高一上·丽水月考)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时发生位移x1 , 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时发生位移x2 ,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 B . C . D .
  • 4. (2021·贵阳模拟)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速度 随时间 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若两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相同,则在 时间内甲、乙两车牵引力的冲量 ,牵引力的功率 ,通过的位移 ,以及在 时间内任意时刻的加速度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某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赤道半径为R.研究发现,当该行星的自转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会导致该行星赤道上的物体恰好对行星表面没有压力,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   )
    A . 该行星的质量为 B . 该行星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 C . 质量为m的物体对行星赤道地面的压力为 D . 环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线速度为7.9km/s
  • 6. 如图所示,光滑半圆形凹槽底部有一小球,现对小球施加一向右上方的作用力F,将小球缓慢地移出凹槽,已知移动小球过程中,作用力F的方向始终与竖直方向成 夹角,则小球在被移出凹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作用力F先变大后变小 B . 作用力F一直变小 C . 作用力F与重力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 D . 作用力F与支持力的合力一直变大
  • 7. (2020高三上·湖北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套在固定的光滑水平杆上。轻绳跨过光滑的滑轮O和O′,一端与物体P相连,另一端与质量为2m的物体Q相连。用手托住物体Q使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绳刚好拉直,且AO=L,OB=h,AB<BO′,重力加速度为g。现释放物体Q,让二者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物体P从A滑到B的过程中,P的速度增加,Q的速度减小 B . 物体P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C . 在物体P从A滑到B的过程中,P的机械能减少、Q的机械能增加 D . 开始运动后,当物体P速度最大时,物体Q速度也达到最大
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曲面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Q自P的上端静止释放。Q与P的接触面光滑,Q在P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对Q做功为零 B . P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为零 C . 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D . 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 9. 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点和B点,如图所示,绳a与水平方向成θ角,绳b在水平方向且长为l,当轻杆绕轴AB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 B . a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 . 当角速度 ,b绳将出现弹力 D . 若b绳突然被剪断,则a绳的弹力一定发生变化
  • 10. 如图甲所示,长木板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某时刻一质量与长木板相等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水平向左以某一初速度从右端滑上木板,滑块始终在木板上且滑块的动能一位移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   )

    A . 小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 B . 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6 C . 小滑块滑上木板瞬间,木板的初速度大小为 D . 木板长度至少要 ,小滑块才不会冲出木板
三、实验题
  • 11. 图甲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

    1. (1)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B . 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 . 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完全相同,但用电火花计时器能减小实验误差 D . 保持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不变,不断改变小车质量,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 (2) 小明根据实验测量结果作出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这是因为他实验中遗漏了一个重要步骤,即;调整正确后,他作出的 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末端明显偏离直线,且渐进于平行F轴的直线 ,如果已知小车质量为M,某次对应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中 的表达式为 表达式应为(用M、m和g表示)。
  • 1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除图示器材外,下列器材中,必需的一组是__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填选项前的符号)
      A . 直流电源及导线、天平及砝码 B . 直流电源及导线、刻度尺 C . 交流电源(220V,50Hz)及导线、天平及砝码 D . 交流电源(220V,50Hz)及导线、刻度尺
    2. (2) 下图中的纸带是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打下O点(图中未标出)时,重锤开始下落,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刻度尺的0刻线与O点对齐,a、b、c三个点所对刻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在打出b点时锤下落的高度hb = cm,下落的速度为vb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效数字)。

    3. (3) 某同学用上述方法测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算出对应的速度平方v2 , 并作出v2-h图像,设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能证实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 . v2-h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B . v2-h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略大于g C . v2-h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略小于2g D . v2-h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略大于2g
四、解答题
  • 13.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与一半径为L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相接于B点,轨道上的C点位置处于圈心O的正下方。距离地面高度也为L的水平平台边缘上的A点,质量为m的小球以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圆弧轨道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滑入轨道。小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B点与抛出点A正下方的水平距离x;
    2. (2) 圆弧BC段所对的圆心角
    3. (3) 小球经B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 14. (2021高二上·厦门开学考) 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已知的电动机功率恒为 ,小船的质量为 ,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 ,经过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此时拖船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小船从 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 点时速度大小为 两点间距离为 ,缆绳质量忽略不计。

    1. (1) 小船在 点时,电动机牵引绳的速度 和电动机对绳的拉力 为多少;
    2. (2) 小船在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3. (3) 小船从 点运动到 点经过多少时间
  • 15. 如图所示,传送带PQ倾角 =37°,以v=12m/s的恒定速度顺时针旋转,而距传送带底端S0=12.8m处相对地面静止一质量 =0.5kg的物块B。物体A轻放在传送带的最下端时,恰好被一颗质量为m=50g的弹丸以平行于传送带的速度 =400m/s击中并立即留在其中,已知A物体质量 =0.95kg,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一段时间后A与静止的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为弹性碰撞,碰后A恰好可以到达传送带顶端。A、B和弹丸均可看成质点,取sin37°=0.6,cos37°=0.8,g=10m/s2 ,求∶

    1. (1) 物块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A、B碰后瞬间的速度
    3. (3) A与B发生碰撞后,B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