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南岸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古代亚非文明代表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环境是(   )
    A . 海洋 B . 沙漠 C . 高山 D . 大河
  • 2.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 . 对外交流频繁 B .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 . 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 . 农耕文明发达
  • 3. 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
    A . 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B . 促使东方文明走向毁灭 C .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 . 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
  • 4. “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皮斯特,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船,度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 . 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 . 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 . 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 . 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 5.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   )
    A . 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 罗马法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 罗马法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 罗马法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6.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B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C . 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D . 希腊早期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 7. (2017九上·东台月考) 下列属于古代西方文明成就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一个拥有九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 . 大化改新 B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 . 罗马教廷的统治 D .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 9. 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②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③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④①③
  • 10. 中世纪时,大学逐步获得了自治地位。大学的自治体现为(   )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信仰自由权   ④教育自主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
    A . 奥斯曼帝国的武力进攻 B . 长期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C .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D .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
  • 12.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
    A . 基督教的传播 B . 集中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工厂制度的确立
  • 13. 一位学者在评论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他评论的这场运动的先驱是(   )
    A . B . C . D .
  • 14. 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
    A . 古代埃及人 B . 古代希腊人 C . 古代罗马人 D . 古代阿拉伯人
  • 15. (2018·无锡)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战后社会改革 B . 实行幕府统治 C . 建立法西斯专政 D . 大化改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 16. 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

    三大宗教

    产生时间

    产生地点

    创立者

    经典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代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三藏”

    基督教

    公元1世纪前后

    巴勒斯坦

    说中的耶稣(“救世主”)

    《圣经》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先知)

    《古兰经》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 (1) 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     )
    2. (2) 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地区。(     )
    3. (3)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
    4. (4)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     )
    5. (5)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 (     )
三、填图识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
  • 17. 观察图一《新航路的开辟图》,请将下列航线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图一

    A.第一条从西欧出发直达东方印度的新航线

    B.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

  • 18. 观察图二《罗马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完成下列问题:

    图二

    1. (1) 请将东罗马帝国首都的中文名称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 (2) 据图回答,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四、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 19.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 (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任答两种即可)
    2. (2) 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
    3. (3) 根据所学知识, 以指南针为例,说明它是如何推动欧洲社会变化的?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二  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运往英国。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和商品在全世界的急速扩张,世界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主导和控制下的一个整体,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 (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说出英国商船活动的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5. (5)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6分,第26题6分,共12分.
  • 21. 中古时期是人类文明史的承前启后时期。当笼罩着它的神秘纱幕逐渐从欧洲飘散,一个新的世界即将来临。
    1. (1) 11世纪开始,西欧农民逐渐涌入城市。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任答两点即可)
    2. (2) 14—17世纪,发现“人”,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神权至上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列举这场运动的一位文学艺术家代表人物。
    3. (3) 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人是谁?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哪里转移?
  • 2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1. (1) 下面文物的出土有什么作用?

       

    2. (2)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作用?
    3. (3) 请举例说明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4. (4) 作为一位中学生,你在学习了这些内容后有什么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