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舒城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 1. (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这说明当时(   )
    A . 受禅让制的影响 B . 开始实行察举制 C . 禹仍然维护禅让制 D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2. (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 有学者指出,周代的中央行政体制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因此周代的国家政体,准确地说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可称为君主分封制。据此可推知,周代( )
    A . 实行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 B . 实现了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 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国家 D . 协调了中央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
  • 3. 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 . 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 . 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 . 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 D . 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 4.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
    A .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 . 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 . 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 .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 5. (2020·新高考I)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 .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 . 强化了经济控制 C . 开通了丝路贸易 D .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 6. (2018高二下·陆川期中) 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 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 . 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 . 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 .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 7.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
    A . 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 .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 .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 .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 8. (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项改革最重大的意义是(   )
    A . 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B .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 . 简化税制便于赋税征收 D . 改变了赋税征收标准
  • 9. (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 北宋文人王说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北宋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设枢密院和三司 B . 增设参知政事 C . 派文官出任知州 D . 杯酒释兵权
  • 10. 王阳明在给他儿子的家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反映出王阳明强调(   )
    A . 修养本心 B . 勤奋好学 C . 格物致知 D . 学以致用
  • 11. 晚清思想家王韬说:“机器固有局矣,方言固有馆矣,遣发子弟固往美洲攻西学矣,行阵用兵固熟练洋枪矣,而何以萎靡不振者仍如故也。……是非西法之不善,效之者未至也,所谓变之之道未得焉。”这一认识(   )
    A . 质疑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B . 反思了洋务运动的不足 C . 强调了中西融合的重要性 D . 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 12. 京师大学堂筹办于1898年,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政治派别是(   )
    A . 地主阶级改良派 B .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13.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政策改为“招抚”政策 B . 义和团对清朝封建政权的本质缺乏明确认识 C . 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D . 义和团内部被地主阶级篡夺了领导权
  • 14. 有学者指出: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这种“矛盾”的存在说明当时(   )
    A . 汉族官僚极力维护清廷权威 B . 传统儒家忠君观念影响深远 C . 清政府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D . 科举制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 15. 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族主义具有局限性。主要是因为(   )
    A .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B .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 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性质 D . 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 16.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
    A . 注意建立与工人阶级的密切联系 B . 确定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C . 重视发动工人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D . 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 17. 《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中指出:“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一些东西的人们……”。上述现象可能出现于(   )
    A . 解放战争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土地革命时期 D . 抗日战争时期
  • 18.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   )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 .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 . 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C .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
  • 19.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   )
    A . 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 . 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 C . 全面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 . 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
  •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涉港国安法”。这反映中国政府(   )
    A . 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B . 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 C . 提升港澳的主体地位 D . 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 21. 依据时间顺序与历史发展的逻辑,下列社会现象排列正确的是(   )
    A . 私有制—剩余产品—早期国家—奴隶制 B . 剩余产品—私有制—奴隶制—早期国家 C . 剩余产品—奴隶制—私有制—早期国家 D . 早期国家—奴隶制—剩余产品—私有制
  • 22.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冶铁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非洲最早出现冶铁技术 B . 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 C . 古代文明交流尚未实现 D . 标志非洲进入文明时代
  • 23. 有学者认为:“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雅典民主制具有必然性 B . 雅典民主制有其内在弊端 C . 雅典民主制具有独特性 D . 雅典民主制没有推广价值
  • 24. 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
    A . 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 . 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 C . 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D . 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
  • 25. 地理大发现后,中国的丝绸与瓷器工艺品和制作技术在欧洲迅速传播,其他艺术(如中国装潢与建筑等)也陆续传到欧洲。与此同时,原产美洲的作物近三十种引种到中国,欧洲传教士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天文、历法的知识。这反映新航路开辟(   )
    A . 实现了物种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B . 推动了中西方之间物质文化的交流 C . 推动了中国人近代海洋意识的形成 D . 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 26. 有人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
    A . 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 .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 . 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 .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 27. 卢梭认为,作为主权承担者的共同体即“集体的生命”,只能由它自己来代表自己,否则就出卖了自由,从而使自己受专制权力的任意支配;而出卖自由就等于出卖自己的生命,无论以任何代价抛弃生命和自由,都是既违反自然又违反理性的。此论(   )
    A . 较准确地描述了英国政治模式 B . 旨在说明人民理应掌握国家权力 C . 反映出卢梭高度重视个人自由 D . 成为“天赋人权”学说的逻辑起点
  • 28. 19世纪末,欧洲主要列强都制定了侵略非洲的计划: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从西非的佛得角向东非的索马里扩张;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些计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加剧 B . 三国达成了瓜分非洲的协议 C .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 D . 形成了针对非洲的殖民体系
  • 29. 列宁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为“亚洲的觉醒”,主要是因为(   )
    A . 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B . 运动的时间长、规模大 C . 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D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 30.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甚至还主张暴力革命……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根本缺陷”在于他们(   )
    A . 完全没有参加当时的社会实践 B . 对未来理想社会设想不够完美 C . 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D . 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二、非选择题(40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并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力图挖掘儒学经书中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通过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其中,被称为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灏、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这一学派被称为“程朱理学”。从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长江水系“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是连接内陆腹地和国际市场的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国际化程度高,在市场化为主导的企业合作、港口联盟、创新协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长江文化异彩纷呈,自古以来开放进取,主动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辐射内陆,走向海洋;改革开放后又率先实现从封闭型农业社会向开放型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至今日,长江流域仍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

    ——摘编自郁鸿胜《贯通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长三角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长江流域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