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1-10-25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小题,共28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婷 (pīng)    妖(ráo)    偻(góu)    亵(dú) B . (hài) 游(yì) 宽(yǒu) 下(huī) C . 雎(zì) 笑(chī) 桥(zhàn) 言(zhēn) D . (chì) 养(huàn) 发(wǎn) 食(dān)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逞能    撮弄    盘缠    三顾茅芦 B . 恪守    尴尬   盲从    附庸风雅 C . 拮据    应酬    戮破    前仆后继 D . 秘决    尴尬    困厄    李代桃僵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特朗普的傲慢自大妇孺皆知 , 他在访英期间,多次违反英国王室礼仪且毫不尊重年过90的英国女王,舆论一片哗然。 B . 平武虎牙是一处静静地散发着魅力的秘境,其悬挂于陡崖峭石之间,形状各异、晶莹剔透的冬日冰瀑令人叹为观止 C . 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信手拈来的诈骗手段已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 D . 为重启CBA赛事,从制定疫情防控计划,到修订赛制规则,再到疏导球员心理,姚明均亲力亲为,真可谓殚精竭虑
  • 4.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是一位追梦人,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 B . 引起全球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极快,不想办法找到它的病毒根源,病情极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 . 一所学校能否形成独特、健康的校园文化,学生能否真正接受并融入其中,这对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 . 特殊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使得四川成为我国兰花种类最多的省份,海南、广西、西藏和昆明的部分地区,兰花分布也较多。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D .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 6.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打鼓报初更时间是晚八时左右。 B .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朋友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等。 C .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固定词语表示:擢指官职提升;迁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调转三种情况;谪指免去官职。 D .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 7. 古诗文默写。(10分)
    1. (1) 溪云初起日沉阁,
    2. (2) 欲说还休,
    3. (3) 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
    4. (4)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句子是“ ”。
    5. (5) 品味古诗,会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正能量”!彷徨时我们就高诵“。“接受一份热情的鼓励。(李白《行路难》(其一))
    6. (6)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天下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8. 名著阅读。

    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

    1. (1) 选段出自哪部名著中的哪个故事情节?
    2. (2) 选文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
    3. (3) 结合这部作品,说说选段中“他”的性格特征?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共7分)
  • 9.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 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 (1) [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 (2) [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 (3) [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5分)
  • 10.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勾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已: 自得。

    1.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暮冥冥 

      ②吾子游 

    2. (2)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    穷则独善 B . 予尝求古仁人心    人知 , 亦嚣嚣 C . 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达兼善天下 D . 其喜洋洋者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②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 (4)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之情。
    5. (5) “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 曰:“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 11. 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 ……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 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 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決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 ”“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 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氳(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⑫李东看着我,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 我出彩了吗?”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 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原文有改动)

    1. (1) 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感动

      我” 从没让李东 上台分享

      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2. (2) 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3. (3) 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

    4. (4) 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5. (5) 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 12. 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攻坚克难见精神

    ①“最美奋斗者”——中国天眼的奠基人南仁东,22年扎根深山铸造大国重器,带领团队经历近百次失败,终获成功,建造出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让中国的天文科研水平领先世界20年。由此可见,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攻坚克难的精神。

    ②那么,如何做到攻坚克难呢?

    ③首先,攻坚克难要敢字当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攻坚克难的常胜法宝。在这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很多困难起初看起来很大,但是你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豁出去干一场,最后任务都完成了。回头一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④飞天梦就寄托着中国人敢想敢干、矢志赶超的壮志。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升空时,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刚刚竣工;阿波罗登月之际,我们的第一颗卫星还在艰苦制造当中……如果要寻找一条证明自身实力的跑道,大空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新加坡《民报》报道称:“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全世界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2000年6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正是为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冲动,中国航天人才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在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九天之上,中国卫星为我们生机勃勃的美丽星球闪耀,为全人类造福。

    ⑤其次,攻坚克难要干字当先。天下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易者难。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很多时候,所谓的坚和难,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为我们所夸大。很多事情,不能因其艰难我们就不去做,恰恰是因为我们不去做才变得更艰难。面对困难,我们要力戒拖延症,马上就办,说干就干,并且在干中逐步完善提高。很多人总想等条件完全具备了或者在更好的条件下再开始,总想以更完美的姿态迈出第一步,其结果是永远没有迈出第一步,使得梦想最后只成了梦和想。

    ⑥最后,攻坚克难,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既然是攻坚克难,就必然需要时间,需要毅力,需要艰苦的努力和持续的付出;既然是攻坚克难,就要做好攻克过程中会出现曲折和反复的心理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暂时的失利、局部的失败。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当你遇到困境、逆境乃至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绝境时怎么办?回答只有两个字: 坚持,一直坚持到柳暗花明,坚持到日出云开。

    ⑦毛主席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所谓“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在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向前冲。人生的价值和乐趣不正体现在这攻坚克难的征途中吗?

    (原文有改动)

    1. (1) 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 (2)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4. (4) 下面事例可以放在选文第⑤段还是第⑥段中?请阐明理由。

      时代铁人王启民,栉风沐雨36年,以顽强栟搏的精神投身油田开发科研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他曾带领试验组先打了3口探井,结果全告失败。接着打下19口探井,结果还是失败,面对挫折,王启民没有怨无尤人,经过52次封窜、堵水,终于使19口井都达到了正常产量,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 13. 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流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 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1. (1) 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 (2) 品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3. (3) 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四、写作表达(共50分)
  • 14. 请以“这里也有舞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除诗歌、戏剧外,体材不限。(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套写、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