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

更新时间:2021-10-11 浏览次数:8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空气的成分中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B . 破釜沉舟 C . 滴水成冰 D . 火上浇油
  • 3.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可燃性 B . 溶解性 C . 熔点 D . 硬度
  • 4.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山更绿,水更清”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下列做法与这种愿望不符的是(    )
    A .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B . 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 . 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 . 积极开发太阳能
  • 5. 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 将滴管横放在桌面上 C . 用自来水冲洗过的滴管放回滴瓶 D . 用滴管滴加液体
  •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冰水共存物 C . 清澈的海水 D . 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后得到的固体
  • 7. 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硫+氧气 二氧化硫 B .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C .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 8.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放热 B . 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D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 9. 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10 g食盐时,若将10g砝码放在左盘,会导致称取的食盐偏少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若先手握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会导致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 C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会导致制得的氧气偏少
  • 10.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且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B . 在实验室中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蒸馏水 C . 在生活中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 D .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11.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回答下列问题。
    1. (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2. (2) 空气中能支持小木条燃烧的气体是
    3. (3) 空气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4. (4) 冬日的清晨,窗户上凝结出美丽的霜花,说明空气中含有
  • 12. 明矾又名白矾,化学名为十二水硫酸铝铆,根据下列对明矾的叙述,用序号回答问题。

    ①明矾是一种无色晶体;②味微甜中略带酸涩;③易溶于水;①在水中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⑤因此常用于水的初级净化。

    1. (1) 上述描述中,属于明矾物理性质的有
    2. (2) 上述描述中,属于明矾用途的有
  •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2. (2)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3. (3) 取用药品时,瓶塞应(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 (4) 用量筒量取30mL蒸馏水时,如果俯视读数,则所量取的水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mL。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5分)
  • 14.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故可用作
    2. (2) 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故可用作保护气;
    3. (3) 因为稀有气体 ,故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15. 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 (1)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2. (2) 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3. (3) 把试管抵在桌面上,手握导管压入带导管的橡胶塞:
  • 16. 根据下图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图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填序号);
    2. (2) 仪器G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3. (3) 用过的仪器C或K要立即,以备下次再用。
  • 17.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跟一只干冷烧杯。通过的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2. (2) 实验二: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白烟,用火柴去点燃会看到
    3. (3) 实验三:证明呼出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
  • 18. 下图是探究氧气的性质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将木炭由上至下(选填“迅速”或“级慢")伸入集气瓶,以充分利用氧气;
    2. (2) 实验二: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
    3. (3) 实验三: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 1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选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3. (3)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时开始收集;
    4. (4) 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气体的性质。
  • 20. 如图所示,任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盛有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中的一种集气瓶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 (1) [初步判断]
      小刚和小强由放置方法判断,A瓶中的气体是
    2. (2) [继续探究]
      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瓶中.观察现象。按小刚的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
    3. (3) 小强的方案:将一种溶液倒入B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小强所选的溶液是
  •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Ⅰ)进行了改进,设计了装置Ⅱ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知识回顾]用装置Ⅰ进行实验。

      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2. (2) 若实验操作正确,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
    3. (3) 用红磷进行上述实验,是因为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且
    4. (4) [查阅资料]灼热的铜在空气中只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

      [实验改进]用装置Ⅰ进行实验时,发现多次实验后,总是失败,该小组的同学分析了原因,认为足量的红磷燃烧也很难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而且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会导致部分瓶内气体逸出,这两点都会导致测定的结果不准确。于是他们用装置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测定具支试管容积为70 mL;②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③将少量铜粉平装入试管中,将50 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30 mL刻度处,并按装置Ⅱ的连接方式固定好;④熄灭酒精灯,等装置冷却后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ⅱ.按正确操作和有关数据计算,最终得到预期的结果,则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mL处;

      ⅲ.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5. (5) [交流评价]比较两个装置,装置Ⅱ的一个优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