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东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1-10-20 浏览次数:7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物质中,含水量最少的是(     )
    A . 人体 B . 晒干的种子 C . 碘酒 D . 黄瓜
  • 2.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不常用的溶剂

    A . ① ② B . ② ③ C . ② ③ ④ D . ① ② ③ ④
  • 3. 假若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硝酸钾溶液,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接近瓶口的溶液浓度较小 B . 瓶底附近的溶液浓度较大 C . 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 . 瓶底会析出少量硝酸钾
  • 4. (2019八上·江山期中) 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能提高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②森林能降低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③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④森林能减小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⑤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⑥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 . ②③ B . ④⑥ C . ②⑤ D . ②④⑥
  • 5. 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 . 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 . 因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D . 在水中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 6. 如图所示,A、B两实心球静止在水中,则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球都静止在水中,所以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B . 两球受到的浮力不等,A球受到的浮力大 C . B球的重力一定大于A球 D . 两球的密度不等,B球的密度大
  • 7. 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碘酒、蔗糖溶液。下列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
    A . 血液 B . 泥水 C . 汽水 D . 冰水
  • 8. 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 .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 . 汤内盐的质量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 C . 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 . 随着水的不断蒸发,盐水的浓度增大了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潜水艇在水中,下潜越深受到浮力越大 B . 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C . 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浮力一定等于重力 D . 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等于空气密度
  • 10. 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乐是一种溶液,其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 ,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B . 可乐喝到肚子里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C . 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尽管还有其他溶质,但是,可乐是饱和溶液 D . 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 11. 如图,重为7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4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 5 N,竖直向下 B . 3N,竖直向上 C . 4N,竖直向上 D . 11N,竖直向上
  • 12. 在常温下,向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8g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13. 如图,将均匀细木杆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铜丝端浸没入液体中后,木杆就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1;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 密度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小一些 B . L1>L2 C . 密度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一些 D . L1<L2
  • 14.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3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 .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 15. 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0克。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5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克。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小球A的质量为30克 B . ρ1与ρ之比为5∶4 C . ρ2与ρ之比为4∶5 D . ρ1与ρ2之比为3∶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
  • 16. 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 (1) 写出下列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 (2) 驱动上图水循环的动力是
  • 17. 如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下面的两根导线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上,其中“+”的接电源正极,“-”的接电源的负极,现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B管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是
    2. (2) 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3. (3)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18. 在水面上的木块,木块的3/5体积露出水面,若将木块全部压入水中,至少施加0.588牛的压力,此木块的体积是3 , 木块的密度是千克/米3
  • 19. 一个李子的体积约为50cm3 , 质量约为55g,若把李子放入水中静止时将(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一个西瓜的体积为6×103cm3 , 所受重力为55N,若把西瓜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当西瓜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
  • 20.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 (1) 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而不用水洗,是因为油污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水中要。(填“强”或“弱”)
    2. (2) 人们将买回的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清洗,用科学原理解释浸泡的目的是.

    3. (3) 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加入一些饱和溶液   ④升高温度    ⑤降低温度

  • 21. (2014·杭州) 小胡同学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小”、“不变”),水槽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 2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请你回答:

    1. (1) 该溶液的溶质是
    2. (2) 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不变”)
  • 23. 硝酸钾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 (1)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硝酸钾和氯化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2. (2) 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 . 氢氧化钠固体 B . 硝酸铵固体 C . 冰块 D . 石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40分)
  • 24. 如图是小强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2.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1) 配制上述溶液,指出小强一处操作错误: 。如果这样操作,则配好的溶液质量分数会.
    2. (2) 质量分数12.5%的含义指的是,上图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 25. 为了探究“酒精能否溶在水中”的问题,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在盛有2毫升水的试管中滴入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毫升酒精,不要振荡,发现酒精与水分层。

    问题探究:

    1. (1) 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
    2. (2) 在上述操作中,为了确保酒精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时应注意
  • 26. 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
    2. (2) 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
    3. (3) 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

  • 27. 在一定温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2. (2) 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出来)。
    3. (3) 保持温度不变,将实验②的溶液露置空气一段时间后,会有少量固体析出,在这一过程中变小的量是    。(填字母)
      A . 溶剂的质量 B . 溶质的溶解度 C . 溶液的质量分数
  • 28.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 (2) 密度计是利用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填“越小”或“越大”)。
    3. (3) 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29. 利用图中的器材(水任意取),研究“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即物体漂浮的条件.围绕主要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①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②在质量约为几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螺丝钉,使它能浮在水面上;

    问题: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而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螺丝钉呢?请说明“放入适量螺丝钉”的好处               ;③测出放有螺丝钉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④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小塑料瓶放到量筒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则小塑料瓶所受浮力的表达式是:;⑤比较小塑料瓶所受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6+5+6+6+6+6每题7分,共35分)<u></u>
  • 30.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离开水面到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

    1. (1) 长方体金属块的重力
    2. (2) 长方体金属块受到的最大浮力
    3. (3) 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
  • 31. 社会服务是我校一直来坚持进行的课程,在全省声名远扬.小明在假期里给福利院的李奶奶洗时想到如何能洗衣更干净的问题进行探究。如果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现用20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溶液),
    1. (1) 方法一:用2000g清水一次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多少克?
    2. (2) 方法二:将2000g清水分成质量相等的2份(每份1000g)分2次漂洗.则2次清水漂洗后,“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多少克?(以上计算结果都用分数表示)

      通过计算,小明终于明白了如何洗衣才能更干净.

  • 32. 小强因感冒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输液时,要用到生理盐水。如右图所示是医生给他用的一瓶生理盐水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生理盐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500毫升内含氯化钠4.5克

    【注意】如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等均不可用

    【贮存】密封保存

    1. (1) 生理盐水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若以每分钟100滴(20滴约为1亳升)的速率给小强静脉输液,则输完这瓶生理盐水约需多少分钟。
    3. (3) 输液过程中,小强想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 33. 小明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 (1) 这5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克?,其中含溶质硫酸克?
    2. (2) 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克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4.   2018年9月16 日,受“山竹”台风影响,广东地区出现强降雨。致使很多市民被洪水围困,武警官兵利用冲锋舟为市民开辟了水上生命线,该冲锋舟自重为0.6×104 N,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5 m3 , 吃水深度为0.5 m。求:
    1. (1) 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 (2) 假设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 kg,为保证安全,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g取10 N/kg)
  • 35.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方法,如图我们来分享小曹冲所运用的智慧: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前后两次水面正对记号“称象”的原理及理论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