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1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1. 若分式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2. 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4. 如图, ,点D在边 上, ,则 °.

  • 15. 已知小腾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腾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然后回家.下面的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腾离家的距离y(单位:m)与时间x(单位: )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可知,小腾从食堂到图书馆所用时间为 ;请你根据图象再写出一个结论:

  • 16. 如图1,先将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纸片 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然后沿直线 将纸片剪开,再将所得的两个长方形按如图2所示的方式拼接(无缝隙,无重叠),得到一个大的长方形 .根据图1和图2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等式:.(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17. 如图, 是等边三角形, 于点D, 于点E.若 ,则 的面积关系是:

  • 18. 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P.下列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② ;③当 时, ;④ ;⑤

  • 19. 我们可以将一些只含有一个字母且分子、分母的次数都为一次的分式变形,转化为整数与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其中新的分式的分子中不含字母,如: .参考上面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 (1) 将 变形为满足以上结果要求的形式:
    2. (2) ①将 变形为满足以上结果要求的形式: ;②若 为正整数,且a也为正整数,则a的值为
三、解答题
  • 20. 分解因式:
    1. (1)
    2. (2)
  • 22. 小红发现,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已知:在 中,

    求作:直线 ,使得直线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下面是小红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作法:如图,①作直角边 的垂直平分线 ,与斜边 相交于点D;②作直线 .所以直线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红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 (1) 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 (2) 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直线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点D在直线 上,

      .()(填推理的依据)

      .()(填推理的依据)

      都是等腰三角形.

  • 24. 如图, ,点E在 的延长线上,

    1. (1) 求证:
    2. (2) 连接 ,求证:
  • 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与x轴交于点A,直线 与x轴交于点B,且与直线 交于点

    1. (1) 求m和b的值;
    2. (2) 求 的面积;
    3. (3) 若将直线 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直线与直线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 26. 给出如下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 ,这三个点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 的“最佳间距”.例如:如图,点 的“最佳间距”是1.

    1. (1) 点 的“最佳间距”是
    2. (2) 已知点

      ①若点O,A,B的“最佳间距”是1,则y的值为

      ②点O,A,B的“最佳间距”的最大值为

    3. (3) 已知直线l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 ,点 是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的“最佳间距”取到最大值时,求此时点P的坐标.
  • 27.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 中, 平分 于点D,且 .求证: .小明的方法是:如图2,在 上截取 ,使 ,连接 ,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结论.

         

    1. (1) 小天提出,如果把小明的方法叫做“截长法”,那么还可以用“补短法”通过延长线段 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辅助线的画法是:延长 至F,使 ,连接 .请补全小天提出的辅助线的画法,并在图1中画出相应的辅助线;
    2. (2) 小芸通过探究,将老师所给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给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如图3,点D在 的内部, 分别平分 ,且 .求证: .请你解答小芸提出的这个问题;
    3. (3) 小东将老师所给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得到的命题如下:如果在 中, ,点D在边 上, ,那么 平分 .小东判断这个命题也是真命题,老师说小东的判断是正确的.请你利用图4对这个命题进行证明.

           

  • 2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 , 与y轴交于点B.点C在第四象限, ,且

    1. (1) 点B的坐标为,点C的横坐标为
    2. (2) 设 x轴交于点D , 连接 ,过点C 轴于点E . 若射线 平分 ,用等式表示线段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对于任意两点 ,定义如下:点M与点N的“直角距离”为 ,记作 .例如:点 的“直角距离”
    1. (1) 已知点 ,则在这四个点中,与原点O的“直角距离”等于1的点是
    2. (2) 如图,已知点 ,根据定义可知线段 上的任意一点与原点O的“直角距离”都等于1.若点P与原点O的“直角距离” ,请在图中将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组成的图形补全;

    3. (3) 已知直线 ,点 x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当 时,若直线 上存在点D , 满足 ,求k的取值范围;

      ②当 时,直线 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 . 若线段 上任意一点H都满足 ,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