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14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安徽)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裂矿石 B . 粉碎矿石 C . 淘洗矿粉 D . 取泥制坯
  • 2. (2020·吉林)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都属于(   )
    A . 混合物 B . 纯净物 C . 单质 D . 化合物
  • 3. 如下图所示,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0·重庆) 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着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NO2    B . CO    C . 粉尘    D . H2O
  • 5. (2020·金昌) 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氢能 B . 核能 C . 石油 D . 风能
  • 6. (2020九上·肥西月考)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白糖”。“可能是白糖”是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作出结论
  • 7. (2019九上·龙湖期中) 下列图示中的“不符合题意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喷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并生成白色固体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并产生有刺激性气的气体
  • 9.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C .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 .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 10. (2020·新疆) 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
    A . H2O    B . 2Zn    C . 2CO    D . SO42
  • 11. (2019·顺德模拟)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草原火灾可以用吹风机灭火,则牲畜草料库失火也可以用吹风机灭火 B . 燃烧和缓慢氧化都会放出热量,所以粮食发酵过程中一定会放出热量 C . 铁是金属,熔点较高,所以金属都是熔点较高的物质 D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就是催化剂
  •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8·铁岭) 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 .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 .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 .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 14.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属很难被压缩

    原子间间隔较小

    B

    炒菜时闻到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0九上·霍林郭勒期中) 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6. 请填空。
    1. (1)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 (3) 若用“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的化学符号是:
    4. (4) 表示的微粒符号是Na,则 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 17.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
    1. (1) 取少量西江水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泡沫很少且有大量浮渣。说明西江水是(填“硬水”或“软水”)。
    2. (2) 下图表示自来水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近几年,常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xOy相对分子质量67.5)进行消毒。该物质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则该消毒剂的化学式为
    4. (4) 以水为原料可以生产氢气。管(填“a”或“b”)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综合题
  • 18. 现有以下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填编号),收集装置可选择(填编号)。
    3. (3)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应选(填编号),若用装置D收集气体,应等到导管口时,才将导管移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气体。
    4. (4) 若用100g含杂质5%的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CO2g。实验时,发生装置最好选(填编号);若用装置E来收集CO2 , 验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观察。
    5. (5) 常温常压下,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等领域。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填编号);若用如图装置来收集NH3 , 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

  • 19. 如图甲所示是用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其中细玻璃管的底端刚好与红磷接触。

     

    实验步骤

    现象

    将装置a放在(填仪器名称)上称量。

    示数为158.4g。

    取下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细玻璃管下端至红热,迅速塞紧锥形瓶并引燃红磷。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并放出热量,气球膨胀。

    冷却至室温如图乙所示,再次称量装置。

    气球变瘪,质量为158.4g。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由上述实验知,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用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
    3. (3) 另一名同学在其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

      Ⅰ.红磷的量不足 Ⅱ.红磷过量 Ⅲ.反应中气球膨胀了 Ⅳ.装置密闭性不好

    4. (4) 反应结束时(如图乙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
  • 20. 实验室有100g废液,其中含有CuSO4、FeSO4、ZnSO4。现对废液进行处理得到铜和硫酸锌溶液,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 (1) 步骤Ⅰ、Ⅱ、Ⅲ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是。滤液B除水外,还含有的物质是
    2. (2) 步骤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当观察到时,说明滤渣A中铁已经完全反应;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步骤Ⅲ中加入的X是。(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
  • 21. 现将8.0g镁和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烧杯中,再将100.0g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0

    25.0

    25.0

    2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

    a

    4.4

    4

    1. (1) 上表中a=g。
    2. (2) 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 (3) 求产生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