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2-10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海天酱油、高明濑粉、合水粉葛远近闻名。下列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粉葛削皮 B . 粘米磨粉 C . 搅拌粉浆 D . 酿造酱油
  • 2. 将下列四种调味品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陈醋 B . 味精 C . 芝麻油 D . 食盐
  • 3.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标志不代表危险化学品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CO和灼热CuO反应 B . Zn与稀H2SO4反应 C . 高温下C与Fe2O3反应 D . Cu与AgNO3溶液反应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液读数 B . 倾倒液体    C . 过滤悬浊液 D . 稀释浓硫酸
  • 6.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金属熔点:汞>铜>钨 B . 金属活动性顺序:Mg>Al>Fe>Zn>Cu C . 地壳中元素含量:O>Si>Al>Fe D . 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CO2>O2>N2
  • 7. 医用口罩中熔喷布的成分是聚丙烯(结构如图),石油是其生产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C、H原子个数比为2∶1 B . 聚丙烯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 石油属于化合物 D . 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 8.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没有影响    B .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9.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壶里面的水垢,可以加食盐水浸泡除去 B . 纯铁制作的刀具比不锈钢制作的刀具硬度大 C . 如果实现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无需开发新能源 D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 10. 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加氢气的质量 B . 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该实验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不变 D . 甲、乙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 11. 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 氧元素和氯元素的种类不同,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D . Al和Al3+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 12. 研究发现,氯喹(C18H26ClN3)对新冠病毒有杀灭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个氯喹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 B . 氯喹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9∶13 C . 氯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0.5 g D . 氯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3.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① 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② 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防止白磷自燃

    B 化学与安全:

    ① 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 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C 化学与工农业

    ① 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②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化学与生活

    ① 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乳化后洗去

    ② 冰箱中的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除杂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O粉(Cu粉)

    在空气中加热

    B

    NH3(H2O)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C

    CO2(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

    Ag粉(Zn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转化关系

    A

    H2O2

    H2O

    O2

    B

    KMnO4

    K2MnO4

    O2

    C

    C2H5OH

    CO2

    H2O

    D

    C

    CO2

    CO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高明区秀丽河公园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场所。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秀丽河公园内花香四溢,主要原因是
    2. (2) 秀丽河公园内空气质量优,基本不含、CO、NO等有害气体。
    3. (3) 秀丽河河水清澈,表示4个水分子的化学用语是
    4. (4) 鉴别秀丽河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通常滴加。如果是硬水,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 (5)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6. (6)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Ca(ClO)2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三、综合题
  • 17. 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1. (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用的84消毒液的制备离不开烧碱,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烧碱能制备次氯酸钠是因为烧碱能与氯气反应:2 NaOH + Cl2 = NaClO + X + 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用途广泛的烧碱还有很多性质,下图表示烧碱与相关物质的关系(“→”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

      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 图中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2. (2) 价类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价类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小花同学绘制的碳元素化合物的价类图。

       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3. (3) 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如图是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微观示意图。

      请在图示方框丁中补画完全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使反应成立;反应过程中,乙对应的物质具有(填“氧化”或“还原”)性。

  • 18.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②
    2. (2) 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 (3)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用端口字母表示).
    4. (4) 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填“>”、“<”或“=”)7.
  • 19. 我国可燃冰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的世界纪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甲烷燃烧产物的成分。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 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③ 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缺氧中毒。

    1. (1)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
    2. (2)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F 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略)进行验证:

      实验时,装置A中现象为,装置B、E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D中现象为,由此推断猜想成立。

    3. (3) 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F的作用是
    4. (4) (反思与交流)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防止中毒。
  • 20. 铁红(Fe2O3)是一种红棕色难溶于水的粉末,广泛应用于制造油漆、油墨、橡胶等。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等)制备铁红的一种工艺如下:

    1. (1) “焙烧”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气体a的主要成分能够燃烧,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酸溶”过程中加入酸的溶质是(填化学式),气体b的化学式为
    3. (3) “操作A”的名称是,需要用到的铁制仪器为
    4. (4) “沉铁”过程中除生成(NH4)2SO4外,还生成气体(填化学式)。
    5. (5) 补充完整“煅烧”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4 FeCO3 + + 4 CO2
    6. (6) 组成铁红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四、计算题
  • 21. 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取10.0 g样品加热至CaCO3完全分解,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假设杂质不反应):

    加热时间/ min

    t0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 g

    10.0

    10.0

    8.9

    7.8

    a

    6.7

    1. (1) 上表中“a”的数值为
    2. (2)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3. (3) 请在坐标图中,画出t0~t5时生成CO2的质量变化图像。

    4. (4) t0~t1 , 样品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