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西北狼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

更新时间:2021-09-25 浏览次数:14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即(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 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
    A . B . C . D .
  • 2.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 的惊雷。”由此可见中共的诞生( )
    A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3. 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二次革命 C . 国民革命 D . 土地革命
  • 4. “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这句话强 调的是(   )
    A . 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 . 遵义会议做出了正确决策 C . 长征锻炼了红军基干力量 D . 长征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 5. 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九一八事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一二•九运动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东北的阴谋

    D

    七七事变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A . A B . B C . C D . D
  • 6. 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
    A .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 . 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 . 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 7.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人民币”、乃至每 天走过的“人民路” “人民广场”等,“人民” 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己确立 D . 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8.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

    史实

    结论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A . 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 . 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 . 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 . 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 9.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 全面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调整国民经济
  • 10. (2021·莘县二模) 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 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
  • 11. 从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到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 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 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B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C .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D . 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 12. 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一国两制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3. 下列图片分别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 .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 .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 . 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 14. 下表是某同学所作的专题知识整理。该知识专题是(   )

    时间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2012年

    事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建立

    中国成功方制歼-5型歼击机

    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A . 中国陆军发展成就 B . 中国海军发展成就 C . 中国国防发展成就 D .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 15. 某市历史博物馆准备举办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展,下列备选方案中最恰当的是(   )
    A . “两弹一星”“东方魔稻”“神舟六号” B . 《教师法》、“863计划”、“希望工程” C . “东方魔稻”“三峡工程” “211工程” D . “两弹一星”、《青春之歌》、“985工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5分,第18题8分,第19题9分,第20题8分,共35分。请按答题卡要求作答。
  • 16.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高度关注农民问题,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农村建立根据地,通过推动土地革命,发动并组织贫困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农民的翻身解放。新中国成立,党中央把解决吃饭问题作为“第一件大事”。1956年起带领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推动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变贫困群众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改革开放后, 党从农村到城市实施一系列改革,解放思想,解放社会生产力,通过经济增长解决温饱消除贫困。党 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今后我们要把反贫困重点推向更高目标的贫困治理,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要以中国行动支持全球反贫事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决战脱贫攻坚关忙在党的领导——写在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 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发动贫困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农民的翻身解放。
    2.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3)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不渝的为人民谋幸福。
    4. (4) 我国扶贫减贫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5.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脱贫道路。
  • 17. 观察《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图》,回答问题。

    1. (1) 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全国抗战时期全国的政治中心

      B.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 (2) 仔细观察该图,据图分别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内外因素。
    3. (3) 根据地图,你能得出结论?
  •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部分重要会议

    时间

    会议

    历史地位

    时间

    会议

    科学理论

    1921年

    中共一大

    开天辟地

    1945年

    毛泽东思想

    1935年

    遵义会议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远转折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二:中国革命中的“农村中心”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复杂环境中,严格遵循从实际 出发的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成果,……最终开创了 “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

    ——张弛、黄少群《共产国际与毛泽东“农村中心"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材料三: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莱舟(恒源祥创始人)定息5万元人民币。他每个月的工资有人民币1000多元……

    ——吴基民《绒线大王恒源祥在公私合营前后》

    材料四:有些专家学者觉得中国经济要栽大跟头,可中国没有栽,……它跑的速度比其他国家都快。……中国这40多年来,更多的是实践的成功,是创业的成功.

    ——金一南《为什么是中国》

    材料五: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历史贡献,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于《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
    2. (2) 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形成的特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造恒源祥这类企业过程中的创举.
    3. (3)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这40多年来”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哪一项伟大决策?据材料五,指出中国脱贫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坚守?
  •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却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 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银行、丝路基金、G 20杭州峰会、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这条外交就道,编织遍布全球的 “朋友图”,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携手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中国积极引导国际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大国外交》

    1. (1) 材料一图中的情景发生在哪一运动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生示威游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由此体现出中国近代外交的什么特点?
    2. (2) 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这些原则”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和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发展的影响。
    4. (4) 综上,中国外交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20. 某中学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展续红色基因”专题研学活动,以下为其部分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誓词里的革命初心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入党誓词并不是建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右图是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宣誓人:贺页朵,时间:1931年1月 25日。

    ——据央视频道《红色档案》

    主题二:照片中的民族担当

    上图是1938年拍摄于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墙壁上画着一个中国人紧攥右拳,击飞了一名日本鬼子,上书一条醒目的标语:老百姓起来,把日强盗赶出中国 去!

    ——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照片》

    主题三:年画中的幸福生活

    上侧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创作于1955年。画面中:一群农民围在一台拖拉机前,脸上洋溢着祥和欢乐。

    主题四:心声中的家国情怀

    上图为《光明日报》公众号推送的部分科学家的心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无数先进的中国 人或朴素、或豪迈、或深情的语言,映照着一颗颗赤子之心,赢 得了人民的尊重。

    ——摘编自学习强国

    1.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贺页朵在什么“斗争环境”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反映了共 产党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2. (2)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是如何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3. (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年画所反映现象出现的主要原 因.
    4. (4)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些科学家怎样的家国情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