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1-11-03 浏览次数:9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改革开放 40多年来,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我们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   )
    A . 对外开放 B . 精准扶贫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 扩大就业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 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全国将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这说明(   )

    ①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③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发展
    ④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小杰在作文中写道∶环顾周围,人们的通信方式不断与时俱进,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已逐渐被QQ、微信所取代,信息沟通越来越方便快捷。古人所畅想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早已变为现实。这从侧面说明(    )
    A . 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我国已成为通信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C .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D . 我国已经实现了"强国富民"的目标
  • 4.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②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民主④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 . 选举民主 B . 协商民主 C . 自由民主 D . 多元民主
  • 6. 根据《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9月18日召开了淮北市城市客运出租车运价结构性调整听证会。举行听证会的意义在于( )
    A . 民主选举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 B . 民主决策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公民落实决策的自觉性 C . 民主决策必须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D . 民主决策是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相互联系的
  • 7.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典自2015年3月启动编纂,经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 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历时5 年完成。这说明( )

    ①民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法律具有随意性、多变性、平等性的特点

    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已经实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3 D . ②③
  • 8. 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义务教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保障百姓住房…这些做法反映了政府的宗旨是( )
    A . 依法行政 B . 社会救济 C . 为人民服务 D . 保障义务教育
  • 9. 新冠疫情以来,我国各地政府迅速行动,严肃查处借疫情防控之机围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这充分体现了法治是(    )
    A .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 . 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C . 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D . 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 10. 古语蕴含着许多哲理,给我们生活以启示。下列古语及其给我们的启示阐述恰当的是(    )

    选项

    古语

    启示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坚持以德治国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科学立法,制定良法

    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

    全面依法治国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增进民生福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涵养新家风,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能,需要继承家风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之所以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因为传统美德(    )

    ①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②需要青少年身体力行

    ③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④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2. 近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市都纷纷出台政策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探索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过这次疫情大考后,中医药传承创新将不仅落在纸面,随着中央、地方相继定调并出台相关政策,中医药发展进入快车道。由此我们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

    ①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②要在创新创造中丰富传统文化

    ③中外文化不断走向统一
    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A . ①②④ B . ①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④
  • 13.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导向。下列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是(    )
    A . 青岛5 天内完成了对 1000 多万市民免费的核酸检测 B . 张定宇院长抗击非典挺身而出,迎战新冠逆向而行 C . 卜某为了宣泄情绪,谎称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 D . 武汉快递小哥汪勇,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守护逆行英雄
  • 14. 国家追授杨春“时代楷模”称号。杨春生前侦破刑事案件数千起。因长年超负荷工作,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杨春用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准则是(    )
    A . 公正 B . 法治 C . 敬业 D . 友善
  • 15. 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 亿人左右。这说明我国(   )
    A . 实行计划生育已有悖国情 B . 已无法解决养老难问题 C . 年轻人"啃老"已成大势 D . 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 16. (2020九上·渠县月考)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持续至12月10日,随后还将开展普查数据处理、汇总等工作,计划于2021年对外发布主要数据公报。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 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减轻环境污染 C . 为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D . 彻底解决我国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指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国家由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到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调整(    )
    A . 说明我国已不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 . 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增加人口数量 C . 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D . 说明我国人口问题已彻底解决
  • 18. 下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数据表明我国(    )

    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5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1/2

    <1/2

    2/5

    1/4

    1/3

    ①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小国②资源相对不足,形势严峻③环境问题不可逆④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9. 2019年12月8日,中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地正在经历一场污染天气过程。为减轻污染程度,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有46个城市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从中可以看出(    )

    ①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②我国的环境状况难以改变③面对当前的环境,我们无能为力④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0. 海峡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此,我们应当(    )

    ①坚持用武力实现统一
    ②深化两岸的经济合作

    ③消除文化差异,增强民族认同感
    ④坚持"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相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因为民族团结是(    )

    ①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②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③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④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下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②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与个人梦想无关

    ③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建成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

    ④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4. 2020年,中国人民伟大抗疫精神的能量犹如核聚变一样,激发中国人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我们作为自信的中国人,应该(    )

    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④对自己没信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努力。下面同学表态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

    ②我们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存梦想

    ③我们既要善待自己,也要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

    ④了解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和平与发展等国际同题,对全球性问题有初步的认识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④
二、问答题(共 26 分)
  • 26. 【情景探究 学以致用】

    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1. (1) 情境一 小明所居住的村里正在进行民主投票选举。小明的爸爸打算把票投给能给他个人带来好处的候选人。

      小明应该:

      理由∶

    2. (2) 情境二 市政府决定就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召开由部分学生和家长参加的座谈会,并邀请小明作为学生代表参加。

      小明应该∶

      理由∶

    3. (3) 情境三 在学习了"民主与法治"的课程后,小明认为"依法治国"只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

      小明的观点是∶

      理由∶

  • 27. 【创新成就未来】

    材料一 在2020新年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讲到∶ 一年来,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 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9 次提到"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1. (1) 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国家实施的哪些战略?
    2. (2)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 28. 【强国富民 共圆中国梦】

    材料一 尽管新冠肺炎我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新增压力困难,但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没有变,基本态势没有变,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完成,我们势在必行。

    材料二 中国梦最大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就要成真,民族复兴的梦想正在实现。

    1. (1) 根据所学知识把上图补充完整。
    2. (2) 请你运用"中国人·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实现中国梦。
  • 29. 【民族精神我传承】

    2020的春节是14亿中国人最难忘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逆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驰拨∶84岁的钟南山没有我豫前往武汉;全国各地一支支医疗队伍义无反顾奔是"战场";成千上万的劳动者齐心协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建成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编织出一张覆盖14亿人的疫情防控网。“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就是扰击疫情中最关逆行者的共同心声。

    1. (1)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抗疫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2) 学习最美逆行者身上的精神,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呢?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中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4 分)
  • 30. 【共建美丽家园】

    材料一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法律。其中涉及自然资源、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许多重要民事法律条款,为断时代助推社会主又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公民平等享有的生态权益,保障生态公正,促进公民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法治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材料二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前往马鞍山市考察调研。习近平详细了解马鞍山市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江十年禁渔等工作落实情况,并走到江边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有什么意义?
    2. (2) 请你为我国"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31. 【民族团结 共同富裕】

    材料一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 周年。下表部分反映了西藏60年间的巨大支化。

    年度

    全区生产总值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预期寿命

    1959年

    1.74亿元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35.5岁

    2018年

    1477.63亿元

    17286元

    68.2岁

    材料二 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为西藏开辟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激发了西藏人民发展生产的热情和活力,极大地提高了西藏生产力发展水平。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夹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新冠肺炎我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用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 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 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1. (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西藏发生巨变的原因。
    2. (2) 请你运用走向共同富裕的有关知识,读谈我们为什么要“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