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 1. 请在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
    1. (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毛泽东《沁园春·雪》)
    2. (2)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 (3)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4. (4)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感叹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如隔世的诗句是“”。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终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咯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 )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                ;阅读,为你点亮一益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ǔ
    2. (2) 画横线的句子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 (3) 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组排比。
    4. (4)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明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是“阅读关乎文明素养”,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专家演讲,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 B . 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C . 通过《我和我的祖图》这部电影,使小明同学深受感动, D . 十一月开学后二周,我们学校九年级开展了理化生实验抽翻活动。
  • 4. 中秋佳节是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古往今来文人照客喜欢用对联的方式抒怀。请你依据下联,将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中秋节和对联的特点。

    上联: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二、阅读(44分)
  •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簞食,一豆葵,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 《鱼我所欲也》的作者孟子是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故有所不辟也②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身死而不受 ④此之谓失其

    3. (3) 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善用比喻手法,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含生取义”,把道理说得深入找出。 B . 孟子善用排比手法,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分成三句排列起来,增强了语势。 C . 孟子善用对比手法,如把生与义对比,把贪生怕死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 孟子的文章节奏感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普辩的才华。
    4. (4) 文中所说的“所欲”“所恶" 可以指哪些事情,结合生活实际各举一例。
    5. (5) 选文的论点是什么?请举例说说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结合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即可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树木立信

    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乃逐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已。

    令既具 , 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日“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其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 , 泰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软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中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泰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公孙鞅:战国时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姬妾所生的公子,故文称卫鞅、公孙鞅,后获商邑封地,又称商软。②具:准备就绪。③期(jī)年:满一年。④黥(qíng) :印圣刑。用刀在面额上树字,再涂以墨。⑤趋令:遵照新法执行。⑥乱化:犹乱教化。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

    2.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3. (3) 商鞅树木立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请吃饭

    海亮文

    这个周末,周小五请了三个人吃饭。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上司,还有一位是相处多年的朋友,对他都很重要。周小五提前一天就跟他们打 了电话,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周小五在酒店订好包厢,早早地赶到了。

    服务生介绍说,酒店有一种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周小五不假思索,挑了680元这一档。请这几个人吃饭,最重要的是面子。

    周小五在新城区上班,父母还住在老城区,尽管离家并不远,但他很少回家,因为有做不完的事。就是到了周末,也得学习韩语、电脑和国际贸易,还要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别人吃饭或者被别人请。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请的人一个也没到,周小五就给其中一位上司打电话,问他现在走到哪里了,上司在电话里先是一愣,接着一种忧然大悟的口气,说:真不巧,刚才一个重要客户要我去一趟,事关重大,不能来了。

    周小五说:没关系,您忙您的。他说完,把服务生喊过来,说:请把套餐换成380元钱那一档的,有一位朋友不能来。

    这时,电话来了,是另一位上司打来的,说突然出了点事,得留在家里处理,不能来了,周小五忍不住自己的失望,问:必须您处理吗?

    上司说:是的,这样吧,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请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小五也只好认了。他又一次喊来服务生,尴尬地问:能不能换成180元钱那一档的?

    服务生有些不乐意了,周小五连忙赔着笑脸,解释说,又有朋友不能来了,不想浪费。只剩那位相处多年的好朋友了,周小五想,这么要好的哥们几,到门口吃个大排档,60块钱就能让两个人吃得乐呵呵的,这顿饭请得有些多余了,但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朋友肯定快到了,于是他就让服务生赶紧上菜。

    菜很快上齐。桌子上的煮锅开始沸腾。服务生指着几盘生肉和生菜,同:现在下锅吗? 周小五点点头,服务生就将几盘菜倒进了煮锅。

    想不到的是,这时候朋友也打来电话。说他身体很不舒服,得去医院挂盐水,实在对不起,改日一定摆酒谢罪。

    周小五好一阵沮丧,沮丧过后又为难了:这满满一桌菜,他一个人怎么吃呢?打包?他宿舍里连个热饭的炉子都没有,再说,好多菜已经下锅根本不能打包。

    这时,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是父亲打来的,简周小五:今天是周末,你回家吗?

    周小五说:忙,不回了。

    父亲说:你有空了就回来看看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你妈老是念叨你。

    周小五嘿嘿筻了几声,说,真的有点忙。

    父亲又问:你现在在哪里。

    周小五说:在酒店哦,对了,你和妈吃过饭没有?要是没吃,你们就过来一起和我吃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父亲在电话那头愣怔了一会儿,然后问周小五:你刚才说让我们和你一起吃饭?

    是啊,是呀,我请你和妈来酒店吃饭。

    放下电话,周小五想起,自己请过无数人吃了数不清的饭,却唯独没有请父母吃过一顿饭!

    父母一会儿就赶了过来,看来是叫了出租车。他们脸上全是笑容,丝毫没多想儿子为什么突然请他们出来吃饭,一家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饭,吃一份最低档次的套餐。

    周小五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他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心里突然涌出想哭的冲动。

    吃完饭,周小五和父母一起回了家,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星期一,上班,一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就跑过来告诉周小五:昨天你爸妈在小区里逄人便讲,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饭,还说你给他们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

    周小五一下子泪流满面。

    (有删改)

    1. (1) 初读全文,从周小五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知道朋友不舒服来不了

      听说父母逢人便说儿子请吃饭

      周小五的心情

      失望

      自责、惭愧

    2. (2) 作为获奖微型小说,<请吃饭》 这篇作品发人深省,震撼心灵,其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一大亮点。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运用对比的实例,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文章结尾处,周小五为什么会一下子 “泪流满面”?请联系全文内容回答。(至少答三点)
    4. (4) 这算小说的线索和表达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人是幸福的

    谢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或良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采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人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 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丛《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身上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身上学得批判精神,丛托尔斯泰身上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激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②段画横线句中的加点词“诸多”可否删去,为什么?
    3. (3) 第③段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 9. 阅读艾青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的向往和追求。

  • 10.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甲)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乙)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捏起奉头,写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 ”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教人。

    1. (1) 甲段中“他”的绰号是
    2. (2) 甲段中的“鲁提辖”与亿段中的“鲁智深”都是指鲁达,为什么前后情节中他的称谓发生了变化?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11. 综合性学习
    1. (1) 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请你参与解决。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高血压。

      [规格] 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跟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或以连续用药。

    2. (2) 如果写一篇赞颂坚守在疫情前线的医护工作者的作文,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同心战“疫”,同“屏”共振 B .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C .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D . 逆行者可贵,顺行者可赞
    3. (3) 疫情期间流传许多有感染力量的语句,其中有一句话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下来。
  • 12.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我相信自己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一一马克思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校名。

    ⑤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