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2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周天子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王位,成为天下的大宗;他的诸弟则被封为诸侯,相对于周王来说是小宗。下列诸侯国中由“诸弟”或其子孙受封的有(   )

    ①燕国            ②齐国              ③宋国              ④鲁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秦代郡级地方机构十分完备,其主要任务是执行中央的律令、监督所属各县。由此,中央管理地方“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县”隶属于郡                     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③郡县长官不得世袭                   ④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盛行于(   )

    A . 秦汉时期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 唐宋时期 D . 明清时期
  • 4.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这一条款(   )
    A . 便利了美国对华资本输出 B .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 使美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D . 宣告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破产
  • 5. 革命文物是党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破损的党史资料可以印证(   )

    A . 中共制定了最低纲领 B .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国民革命 C . 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D . 解放区土地革命的成功实践
  • 6. 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国军事当局对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败绩之讯确为事实。”与“日军败绩”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
    A . 太原会战 B . 淞沪会战 C . 徐州会战 D . 枣宜会战
  • 7.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际,中国共产党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除了工人、农民阶级以外,还存在其他阶层和社会集团。据此,在中共八大上,中国共产党(   )
    A . 主张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C .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D . 重申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8. 邓小平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既要符合大陆的利益,也要符合台湾的利益。我们经过较长时间的考虑,从解决台湾问题着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这说明“一国两制”(   )
    A . 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B . 旨在维持两岸关系现状 C . 只适用于台湾问题 D . 前提是两岸关系的对等
  • 9. “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使国际形势进一步缓和,结束了法国在这一地区的长期殖民战争,这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艰苦斗争的结果”。对“这次会议”解读正确的是(   )
    A .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 .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 D . 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 10. 上海合作组织地跨大半个欧亚大陆,东起太平洋,西到芬兰湾,南达兴都库什山,北到北冰洋,占欧亚大陆面积的2/3,占世界总人口的1/4以上,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地区合作组织。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
    A . 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B . 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军事集团 C . 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 D . 构建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方式
  • 11. 梭伦改革以前,公民收入是以农产品-谷物、葡萄酒和橄榄油来计算的,梭伦改革把各种收入折合成货币来计算,并据此划分为四个等级。这一计算方式的调整(   )
    A . 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 B . 否定了部落在城邦中的作用 C . 化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 . 提高了工商业者阶层的地位
  • 12. 早期罗马法规定,凡移转物所有权必须采用“要式买卖”和“拟诉弃权”的方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仅有当事人的合意和物件的交付,不能发生法律效力。而这两种方式必须按照固定格式做出相应行为,说出相应语言,才可发生权利移转的结果。由此可知,罗马法(   )
    A . 强调维护平民利益 B .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 尊重个人自由意志 D . 适应商业发展需要
  • 13. 有学者认为,1688年以后,英国开始从君主专制国家向贵族寡头制国家转变,君主必须依照议会通过的法律来统治国家。在这一过程中(   )

    ①内阁逐步取代枢密院                    ②选举权不断扩大

    ③新贵族阶层逐步形成                    ④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 14.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宪代表杰弗逊曾主张总统任期四年,届满之后不得连选连任。杰弗逊意在(   )
    A . 维护平等原则 B . 限制中央权力 C . 保卫国家主权 D . 防止个人专权
  • 15.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
    A . 具有实践性 B .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C . 具有时效性 D . 全面否定了空想社会主义
  • 16. 十月革命时期,俄国的一份文件指出:“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这份文件应是(   )
    A . 《四月提纲》 B . 《告俄国公民书》 C .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 《和平法令》
  • 17. 英国于1960年联合瑞典、挪威、丹麦、瑞士、奥地利、葡萄牙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后来的发展不很理想,美国希望英国加入欧共体。然而,英国两次提出加入申请都遭到法国的否决。这反映出(   )
    A . 西欧国家反对冷战政策 B . 多极化趋势严重受挫 C .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 D . 全球化进程遭到压制
  • 18. 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政府一贯赞赏和支持不结盟运动的立场。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国于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成为观察员国 B .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积极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 .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D . 不结盟运动坚决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资本主义
  • 19. 阅读下表,该表中的举措反映出当时(   )

    1914年8月

    德国成立战时工业委员会和战时原料管理处

    1915年7月

    德国颁布强制“卡特尔法”,当局有权强迫各企业加入垄断组织

    1916年12月

    发布“兴登堡纲领”,规定留在工厂的劳动者不准随便流动;所有工厂必须服从战争需要,生产军需品

    A . 同盟国集团在军事上已处于劣势 B . 德国强力压制国内反战情绪 C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高度发达 D . 德国强化社会动员的力度
  • 20.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参战部队共一百五十二万人。法军经过此役不仅粉碎了德军原定的计划,而且守住了凡尔登、南锡等重要战略据点。战争从此转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这场战役发生于(   )
    A . 1914年 B . 1915年 C . 1916年 D . 1917年
  • 21. 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称赞威尔逊“光明正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结合所学推知,上述评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B . 美国支持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C . 美国协助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 D . 巴黎和会上美国反对肢解德国
  • 22. 下图漫画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漫画中代表着英国、日本、美国的三位伐木工在森林完成伐木后站在一起。与此相关的会议(   )

    A . 鼓励了日本海军的对外扩张 B . 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C . 宣布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D . 建立了英日同盟
  • 23. 英国的一则广播新闻稿写道:“丘吉尔应约在纽芬兰阿根堤亚湾的贫瘠海岸与罗斯福总统会晤。……他搭乘英国最新战舰皇家海军威尔士王子号舰艇穿越大西洋。战舰全速行驶,显然是为了躲避德国潜水艇的追踪。8月12日,首相先生和总统先生签下共同宣言”。这一“共同宣言”(   )
    A . 签署于苏德战争爆发之后 B . 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C .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D . 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 24.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军队的某次作战示意图,这次作战(   )

    A . 遵循了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B . 由英国将领蒙哥马利指挥 C . 代号为“霸王行动” D . 为盟军反攻欧洲大陆保存了实力
  • 25. “在这次海战中,日本海军4艘航空母舰和1艘重巡洋舰、322架飞机葬身鱼腹。而美国用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的代价,保全了这一重要基地”。这一重要基地位于(   )
    A . 珍珠港 B . 中途岛 C . 冲绳岛 D . 瓜达尔卡纳尔岛
  • 26. 中国东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多个民族世居东北上千年。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且可供我们研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有(   )

    ①丽江古城                               ②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庙宇   

    ③盛京三陵                              ④高句丽王城和王陵及贵族墓葬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③④
  • 27. 帕特农神庙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每个角落都存在4比9这个比数,从而使它的构图有条不紊、繁而不乱。结合所学,关于帕特农神庙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矗立着女像柱廊                      ②始建于希波战争之后

    ③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                  ④展现了希腊人的理性精神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8. “它曾是意大利显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办公的地点,其中的美术馆以收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画派代表人物的作品为主,有‘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设计“它”的建筑师是(   )
    A . 乔治·瓦萨里 B . 乔托 C . 布拉曼特 D . 米开朗琪罗
  • 29. 《周易》有“九五至尊”之说,因而古代宫殿常将“九”“五”之数用于建筑,也就喻示了皇权的尊贵和威严。下列故宫中的建筑能体现这一学说的是(   )
    A . 太和殿金漆宝座 B . 保和殿云龙石雕 C . 紫禁城午门 D . 太和殿檐角的琉璃小兽
  • 30. 魏良辅改良昆山腔的过程中得到了善弦索、擅长洞箫的张梅谷、擅长笛子的谢林泉、擅长歌曲的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和南曲专家过云适、北曲戏剧家张野堂的帮助,吸收了浙江海盐和余姚腔及江南民歌小调的特点而最终形成了“水磨腔”。这说明(   )
    A . 昆曲吸收了京剧艺术的精华 B . 艺术交流为昆曲发展注入活力 C . 昆曲形成了完整的表演系统 D . 文人集体将昆腔推上戏剧舞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1题10分,32题15分,33题15分,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民主派的活动进入新的阶段。它效法西方国家的政党,组织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原则,设立了评议、司法、执行三部,总理则由会员每四年公举一次。秘密会社的封建陋习彻底消除。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在他周围团聚了黄兴、宋教仁等一批较有威信和经验的领导人。除本部外,同盟会在国内设置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以及属于各支部的各省分会。

    ——摘编自张磊《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最后,全体代表在船舱中,紧握右拳,庄严而轻声地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曾成贵《锤头镰刀旗下 中共建党之路与共产国际》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从纲领及组织的视角,说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民主派的活动进入新的阶段”。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一大闭幕会议所在的城市。简述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任务。
  • 32. 中国古代王朝逐步形成了稳定而内涵丰富的边疆治理方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中国古代一项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确是值得称道的。一座高大的城墙就足以将正面奔袭的骑兵挡在城墙之下而聚歼之,并且能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造出规模如此恢宏的防御工事,这种魄力和气势,放在今天恐怕也不过如此。长城的修筑还牵涉到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之间的冲撞,因此,很难用一句话来评判其是非功过。

    ——摘编自王开堂《中原王朝的“围墙”——关于长城的评说》

    材料二   此为元代所特有,置使若干人,从一品。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如大征伐,则会枢院议。其用人则自为选,不走吏部程序。其行政实独立于中书省之外。

    ——改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三   清朝的治边方针,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由于客观环境不同,在表现形式上亦有所侧重:有时恩威并施,有时偏之以恩,有时偏之以威。尽管恩威之间时有侧重,但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那是为了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摘编自马汝珩《清代西部历史论衡》

    它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的中轴线上,仿西藏桑耶寺形式而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它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占地2万平方米。

    ——杨学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西汉前期与匈奴王朝的关系为例,指出中原农业文明面对北方游牧文明的“冲撞”所采取的对策。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视角,说明其“的确是值得称道”的。
    2.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介绍的元代政府机构名称及其职掌,并概述这一机构用人的特点。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清代的治边方针及主管边疆事务的中央机构。列举顺治及康熙时期清朝治理西藏地区“偏之以恩”的史实各一例。②概述颐和园修筑的历史。“它”是指颐和园中的哪一建筑?指出“它”的建筑风格。
  • 33. 阿登纳曾说:“德国问题是欧洲问题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4月15日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了。这部宪法规定,由普鲁士国王就任德国的皇帝,由普鲁士首相担任帝国首相。帝国的皇帝手中集中了“过多的、无论整体上还是部分地都不受影响的权力”。同时,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主权实际上掌握在25个邦的代表手中,各邦在对外关系方面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利。此外,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等自治权。1871年宪法不用说是德国走向统一的重要步骤,但尚未能完全实现统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联邦议会的构成上。

    ——据(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等整理

    材料二 纳粹主义把反动的民族主义和专制主义结合起来,以反犹、反共、反对民主制度、建立专制独裁的政体,鼓吹民族扩张主义为其主要特征。德国政局动摇不定,政府更迭频繁却无力维持秩序,大资产阶级决心放弃议会制度,扶持“强有力”的政治势力上台以阻止工农运动及共产党的发展,挽救现政府之命运。在他们支持下,纳粹党在1930年国会选举中急剧发展壮大,得票率增长7倍,议员席位从12席猛增到107席。

    ——摘编自周希奋《从和平走向战争》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发布后,美国向驻德国的军政府发布指令,指出,“尽可能快地建设一种能养活自己的德意志经济为目标”。1948年,美、英、法召开会议宣布美英“双占区”同法占区合并为“三占区”。1949年9月15日,年届73岁的阿登纳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五天以后,他宣布,决心推行欧洲一体化政策,使联邦德国成为自由欧洲国家共同体中坚定的一员。1963年10月15日,阿登纳辞去总理职务。

    ——叶晓东《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所学,从联邦议会的视

      角,说明德意志帝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希特勒的“反犹”罪行直接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分析纳粹党在德国政坛的地位急速上升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马歇尔计划对德国西占区的影响。列举阿登纳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史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