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2 浏览次数:1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图片是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雕刻精美,内涵丰富、工艺成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   )

    A . 均由技艺精湛的私人工匠制作 B . 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 . 表明人工冶铜方法已相当普及 D .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 2. 下边文本框内是某同学整理的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根据内容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①“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被打破

    ②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

    ③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A . 西周的手工业 B . 春秋战国的商业 C . 西汉的商业 D . 东汉的手工业
  • 3.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盐铁官营制度开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B . 官营手工业压制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 . 盐铁官营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D . 盐铁官营维护富商大贾的经济利益
  • 4. 据《哈佛中国史》载:“唐后期,中国南方的地主们将水稻种子浸泡在煮沸的动物骨头的溶液里,有时还混入蚕沙或羊粪,以保护其不受虫子和疫病的侵害,然后将谷粒种人特殊的苗床,苗床经过反复的深耕以使土地松散。”这一做法反映了唐朝(   )
    A .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 南方普遍种植水稻 C . 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D . 开始使用除虫技术
  • 5. 从以下统计表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北宋到元朝南北方人口数量变化统计表

    年代

    全国人口(万人)

    南方人口占比

    北方人口占比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3541.2

    56.7%

    43. 1%

    元丰元年(1078年)

    9087.2

    62. 6%

    37.4%

    崇宁元年(1102年)

    9892.7

    64. 1%

    35. 9%

    13世纪初(南宋中期)

    12440.0

    64.8%

    35. 2%

    元至元廿八年(1291年)

    6715.2

    85. 1%

    14. 9%

    A .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最终完成 B . 北方丧失了政治中心地位 C . 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矛盾尖锐 D . 北民南迁的趋势愈演愈烈
  • 6. 据统计,明朝中后期,江南苏州、杭州.南京三个城市的民营织机在.50000~55000张之间,加上镇江、嘉兴、湖州等地市镇,江南的民营织机总数约在80000张以上,江南因此成为国家的赋税重地。这反映了(   )
    A . 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B . 重农抑商政策形同虚设 C . 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D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7. 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宜昌被列为通商口岸,开启了川渝地区大量进口洋布的时代。洋布的大量输入,不但未能促进川渝地区织布业的发展,反而使基础较好的本地织布业备受打击。这一现象说明川渝地区(   )
    A . 开始遭受列强侵略 B . 沦为西方原料产地 C .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 8. 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正式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奏折中写到“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候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其意在(   )
    A . 创建海军收回利权 B . 官督商办创立民用企业 C . 创办学堂培养人才 D . 师夷长技兴办军工企业
  • 9. 下表是1895年—189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1895年是100)

    棉纺织业(枚)

    14653

    69564

    475

    机制面粉业(万包)

    2047

    6766

    331

    水泥业(吨)

    68

    190

    279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初步改变了结构不合理现象 B . 遏制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C . 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D . 民族资产阶级重视轻工业
  • 10. 从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   )
    A . 社会生活文明化趋势明显 B . 城市基础设施已完备 C . 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D . 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11. 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民法典》,其中“亲属篇”将婚约视为契约,且不再认定收授聘财是婚约成立的核心条件。此外,还废除了诸多繁琐的礼仪。这些变化本质上反映出(   )
    A . 近代中国法制建设臻于完善 B . 儒学传统伦理被完全抛弃 C . 西式风俗礼仪深受国人喜爱 D . 社会习俗具有近代化特征
  • 12. 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由此可知该计划(   )
    A . 注重利用政权力量发展经济 B . 反映政府正在全力筹备民族抗战 C . 是为了遏制官僚资本的扩张 D . 积极应对西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 13. 抗战期间,卢作孚等民族企业家利用川江航线运送了大批军队及作战物资到前线,并将武汉地区的大批工业装备和人员转移到四川;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大后方创办化工企业,支援抗战。这表明(   )
    A . 民众支持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B . 抗战实现了工业布局的均衡化 C . 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D . 民族工业获得了政府大力支持
  • 14. 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这一政策(   )
    A . 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B .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C . 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D . 加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
  • 15. 某位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时间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

    1953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3个五年计划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

    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200万人

    1956年1月

    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

    1956年2月

    143个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

    1956年6月

    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

    1956年12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 . 公私合营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 B . 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 .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 . 展现了手工业所有制改造过程
  •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
    A . 对非公经济的作用始终不够重视 B . 逐渐放弃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 . 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发展 D .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
  • 17. 诞生于15世纪中叶巴塞罗那的《康梭拉多海商法典》规定“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即被斩首,对他不需要有任何怜悯和仁慈。”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殖民活动伴随暴力冲突 B . 航海立法有利于新航路开辟 C . 地理知识获得较大突破 D . 法典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 18. 16世纪中后期开始,荷兰人发明出一一种“飞船”,这种飞船载货容量大,但是速度慢难以防卫。在炮舰横行的野蛮海洋世界里,荷兰组建海军护卫队保障商船安全。对荷兰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 . 造船技术落后增加运输成本 B . 重商主义引发了海军思想变革 C . 受益于英荷战争失败的启发 D . 航海分工有助于获取海上霸权
  • 19. 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垄断法》(世界第一部专利法)规定,凡新发明创造,在保护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允许,任何人不得生产、制造、销售、使用这种方法.....以及相类似的产品。违者将受到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该法的颁布(   )
    A . 维护了当时政权的稳定发展 B . 适应了国家建立新工业的需要 C . 标志着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D . 反映了工业革命引发制度变革
  • 20.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1860 年英法还签署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出现以上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B . 重商主义阻碍经济发展 C .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 . 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 21. 罗斯福新政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危机。下表是对罗斯福新政的一些评价,据此能够说明(   )

    刘绪贻《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一一对“新政”的评价》

    到1938年,美国工业生产比1932年增加了30倍,1939年增加了60倍。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1415亿美元,到1939年增为2094亿美元。

    阿朗索·汉比《“新政”的分析与解释》

    新政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它成功地使如此多的美国人、欧洲人相信民主改革是能够代替集权主义制度的。

    ·哈里斯等《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

    垄断资本家和商业领袖刻薄地攻击:“住在白宫里的那个人叛变了他的阶级”,“宁愿地球炸裂也不愿罗斯福第三次当选”。

    霍华德·津恩《新政思想》

    社会主义政党批判断政没有解决如何使巨大自然财富和令人吃惊的生产潜力为所有美国人造福的问题。

    A . 价值倾向影响历史事件评价 B . 通过文献记录能够得出真实结论 C . 历史叙述无法客观再现真相 D .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就能正确评价
  • 22. 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的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   )
    A . “自由放任”政策的推行 B . “新经济”的增长模式 C . “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 D .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 23. 20世纪80年代初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后,不顾当时西欧已经形成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导致宏观经济全面恶化。密特朗不得不大幅调整改革措施,转而实行货币紧缩和国家间接调控。此次“大转变”使法国(   )
    A . 经济危机程度加剧 B . 重新恢复传统自由主义政策 C .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D . 经济逐渐走出“滞胀”困境
  • 24. 克林顿政府纠正了里根时期片面发展军事技术的偏向,注重开发民用技术同时加强了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指导。比如,1993年政府制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对传统产业,则通过把以电脑为主要手段的管理科学引入企业管理中。克林顿政府的政策(   )
    A . 是重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表现 B . 推动美国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C . 彻底的拋弃了里根政府的政策 D . 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了必要改革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5. 16、17世纪的世界充满了变革、发展和分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常熟地主谭晓,低价购买大片空闲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乌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类似断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中外历史纲要(上)》

        明代成化、弘治(1465-1505)以后,“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形成“机户出贵,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比如绫绸集散中心盛泽镇,受雇于机坊的就达数千人之多。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16-17世纪,中国凭借制造业和出口的竞争优势与任何国家

    进行贸易都是顺差……中国占有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1/4到1/3。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和英国几乎同时产生,但在发展中却出现了分野。

    ——武志《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的新气象。
    2. (2) 指出材料二中的“分野”具体是什么,各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分野”的出现?你从中可以

      得到怎样的启示?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7 年底,我国有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

    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达到92. 9%;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占

    全国农户总数的98%;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手工业者已占全国手工业者总数的90%左

    右;私营工业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

    ——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数据统计(部分)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元) .

    1952

    679.0

    119

    1954

    859.0

    144

    1958

    1307.0

    200

    1961

    1220.0

    185

    1962

    1149.3

    173

    1978

    3678.7

    385

    1992

    27194. 5

    2334

    2002

    121717.4

    9506

    2018

    900309. 5

    64644

    ——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5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经济建

      设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任意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史实说明原因。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际上自从中世纪以来,开采煤炭就是英格兰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到了1700年,此时

    距离工业革命开启还有相当长的时间,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一半以上。

    英格兰能够在很早的时候就如此规模使用煤,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大不列颠岛上煤炭

    资源丰富,有煤可用。近代英格兰国内制造业就非常发达,对煤炭原料有着旺盛的消费需

    求。同时,英格兰国内的投资资本和科学技术也让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变得有利可

    图。 英格兰从很 早就能够高效率的使用畜力、风力和水力,进而 可以高效率地开采和利用

    煤炭资源了。所以,并不是英国有大量的煤,才激发了日后的工业革命。而是工业革命之

    前,英格兰就经历了对煤炭使用技术的长期积累过程。英国工业革命看似一个横空出世的

    新玩意,其实以前已经有了一个“长长的加速跑道”。

    ——摘编自波音《航海、财富与帝国从经济学角度看世界历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前英国大量使用煤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一个“长长的加速跑道’’进行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