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检...

更新时间:2021-09-23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12小题18分)
  • 1.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2.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 . 君主制度 B . 共和制度 C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 邦联制度
  • 3.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
    A . 仍由欧洲封建主把持 B . 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 . 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 .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 4. 以下法律文献中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法学汇纂》 C . 《法理概要》 D . 《罗马民法大全》
  • 5. (2017·句容模拟)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文艺复兴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 6. (2018·成都) “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权利法案》 D . 《1787年宪法》
  • 7. (2019·北部湾模拟) 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此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   )
    A .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 . 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C .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 . 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 8. 恩格斯在《致威•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中对马克思的评价: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下列关于马克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B . 他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C . 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D . 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领袖和继续前进的领路人
  • 9. 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我们更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由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因素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②同盟国和协约国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③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张    ④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4年多

      参与国家

      30多个

      死伤人教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是元

      上表内容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 . 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 . 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 .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 10. 《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
    A .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 . 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崩溃
  • 11. (2016九上·康巴什月考) 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  )

    ①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②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③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④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11分,第14题11分,共计22分。)
  • 12.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四: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我认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

    1. (1) 依据材料一内容写出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和性质。指出材料中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条件的内容。
    2. (2) 大久保利通有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政治家的称号。写出为开展明治维新运动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材料中“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说的是明治维新哪方面的内容?
    3. (3) 写出材料三中“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的政策名称及作用。
    4. (4) 材料四提及的美国“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指的是什么事件?“建立计划经济”是指此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13. 18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三次科技革命。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着巨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于是人们的节奏也就加快……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至1914年,汽车、出租车以及卡车塞满了欧洲和美国的城市街道,造成了对石油、橡胶以及混凝土的新需求。正如这些新的交通工具把千万人在地理距离上连接起来一样,电报电话把他们联系在巨大的通讯网络中。

    ﹣﹣(美)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下表是部编本《世界历史》九下教材第六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的子母和基本内容摘编:

    子目

    主要内容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美国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人口已超过1亿……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城市化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变和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1. (1) 请用一句话对发生于18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进行历史解释。
    2. (2) 写出材料一中“火车”的发明人。根据材料一,指出火车改变人类生活的表现。
    3. (3) 说出材料二中汽车使用的动力机械。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 (4) 结合材料三中人们的欢欣和痛苦,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