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1-10-23 浏览次数:1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 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我们看待自然和社会的观点也会有所改变。所有这一切,都是(   )
    A . 成功的前提 B . 时代的产物 C . 人生的收获 D . 成长的机遇
  • 2. 青春是笑脸,是心境;青春是风笛,是快乐;青春是流星,是绚烂;青春也是新月,也有缺憾……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出现这些现象是正常的,但要健康成长,我们必须(   )
    A . 接纳现状、保持克制 B . 享受快乐、忽略困惑   C . 积极面对、正确处理 D . 接纳自己、随遇而安
  • 3. 异性相吸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有时会被误认为是爱情。其实,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感情。除了欣赏和尊重外,它更需要(   )
    A . 责任和能力 B . 理智和情感 C . 理解和慎重 D . 界限和警惕
  • 4. “憋气20秒测肺部健康”“喝茶能清除新冠病毒”“放烟花能消毒防感染”新冠病毒疫情开始以来,社会上不少谣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谣言止于智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我们要甄别信息的真假就要(   )

    ①有质疑的勇气

    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听大人判断

    ④勇于对不合理的消息说“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观看电影《你好,李焕英》后,七年级学生小花一时间沉浸在对自己母亲的思念中而不能自拔。此时她的情绪特点是(   )
    A . 激情和热情 B . 反应强烈 C . 细腻而重情 D . 封闭逆反
  • 6. 一条鱼不小心撞到了桥墩,它不怪自己不小心,反而认为是桥墩撞了自己,非常生气,于是张开嘴,鼓起肚子,漂在水面上“撒气”,结果成了老鹰的美食。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A . 人们不该有愤怒的负面情绪   B . 要积极发挥情绪的正面作用   C . 老鹰吃鱼是自然现象,要顺其自然   D . 管理愤怒的情绪,正确对待情绪
  • 7.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见到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张荣桥说,为了任务,他三天只睡了10个小时,但依然精力充沛,“我为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张荣桥总设计师自豪的情感反映了他的(   )
    A . 素质和热情 B . 情感复杂而高级,指引着他一直向前 C . 乐观向上的个性 D . 态度观念,影响着他的判断和选择
  • 8. 100年前,一群风华正茂、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人历经万难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走过曲折小道,历经栉风沐雨,开启了新纪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辉煌。忆往昔,持初心;看今朝,使命在肩。今天我们青少年的使命感来自于先辈们传递的(   )
    A . 革命意志 B . 雄心壮志 C . 情感正能量 D . 红色好基因
  • 9. 这是一篇中学生的日记摘抄。“今天早上,我们来到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当庄严的国歌声响起的时候,静静的人群也跟着唱了起来!猛回头,我惊呆了!从我身后一直延伸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广场上站满了注视国旗唱国歌的人!此时,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恰同学少年’为国努力为国争光的情感不由地充满了我心。”请问,该同学的情感升华来自(   )
    A . 飘扬的旗帜 B . 集体的力量   C . 嘹亮的歌声 D . 宏伟的天安门
  • 10. 习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引用《礼记•中庸》里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借此表达了中国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在人类利益共同体基础之上的,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紧密相联、存亡攸关。换句话说,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同一条船上,因此大家应该(   )
    A . 加强合作,拒绝竞争 B . 兼收并蓄,消除差异   C . 优势互补,善于合作 D . 和睦相处,和气生财
  • 11. 自5月31日﹣6月2日龙岗区学校“应检尽检”,63万师生完成核酸检测,筑牢了校园的疫情防线,确保了师生的健康和安全。而近日深圳高温+阵雨加持,医务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夜以继日地工作,非常辛苦。支撑着他们不辞劳苦为我区全体师生健康保驾护航的是他们的(   )
    A . 荣誉感 B . 责任感 C . 自豪感 D . 方向感
  • 12.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并成立了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黑恶势力是法治的破坏者。这一专项斗争表明了国家的法治意志和观念,是中国法治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可见法治是(   )
    A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B .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奋斗目标   C .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要求   D . 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物质基础
  • 13. 请判断如图体现的是(   )

    A . 司法保护 B . 家庭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社会保护
  • 14.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和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说,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因此敬畏法律,尊崇遵守法律才能(   )
    A . 管理好领导干部   B . 在法治之外办事情、作决策   C . 管理好公务员队伍   D . 实现法律保障功能
  • 15. 新冠肺炎是全人类正面临的一场重大传染性疾病,在疫情应对中,不同的国家和个人表现出不同的应对方式和不等的应对效果。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精神较强的国家和国民表现出了惊人的集体行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防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内在驱动力,对全人类具有重大意义。你认为上述材料最适合放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三单元(   )
    A . “我”和“我们” B . 共奏和谐乐章 C . 青春时光 D . 美好集体有我在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 16. 【国之脊梁】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一生的时间都在奉献自己,用一生的时间造福国民,乃至整个人类。

    袁隆平获得这么高的成就,和他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袁隆平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语重心长地说:“书本知识很重要。我是搞水稻研究的,但是书本里面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长得出水稻,要实践!”

    袁隆平说:“我讲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阅读上述材料,请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什么袁隆平那么重视实践?给你什么启示?
    2. (2) 袁隆平院士鞠躬尽瘁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他为了“大我”,舍弃了“小我”。你认为是“小我”成就了“大我”?还是“大我”成就了“小我”?为什么?
    3. (3) 袁隆平为梦想奋斗成为了国之脊梁。我们也“渴望在天上飞”,将来,我们也可以成为国之脊梁。你认为怎么做将来才能成为国家脊梁?
  • 17. 【依法治国】

    法治•香港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下称《决定》)。这是继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后,国家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该《决定》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关键是把“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到实处。只有始终坚持实行“爱国者治港”,香港的民主进程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健康发展,香港同胞广泛、均衡的政治参与才能得到保障。

    法治•民生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也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因为这部法律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都能从中找到依据。比如遭遇“霸座”、被“垃圾信息轰炸”……如今,这些生活中看似微小的“闹心”事,都将被民法典以明文规定一一“校正”。

    法治•未来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为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阅读上述材料,请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港独分子叫嚣“‘港人治港’,香港法律都必须全部由香港人自己制定”。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2. (2) 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体现了谁的意志?生活中看似微小的“闹心”事,都将被《民法典》以明文规定“校正”。请问这里的“校正”指的是什么?
    3. (3) 请问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4. (4)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因此,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树立法治意识。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法治意识”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