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科...

更新时间:2021-09-16 浏览次数:1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倾倒 B . 液体的量取 C . 点燃酒精灯 D . 滴加液体
  • 2. (2017七上·杭州期末) 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小明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最合适的实验条件是( )

    选项

    烧杯

    水/毫升

    孑孓大小

    光线

    温度/℃

    A

    400

    20大

    光照下

    28

    300

    20小

    黑暗中

    20

    B

    400

    20大

    光照下

    28

    400

    20大

    黑暗中

    28

    C

    3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0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8

    D

    300

    20小

    光照下

    28

    400

    20小

    黑暗中

    28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17七上·杭州期末) PM2.5是城市灰霾的“元凶”,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面关于微米的单位转化,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 . 1微米=0.1毫米 B . 1微米=0.01分米 C . 1微米=1×10-9 D . 1微米=0.0001厘米
  • 4. 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如果在体外可控,人们就可利用干细胞培育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许多不治之症就可迎刃而解。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以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细胞(    )
    A . 分裂能力 B . 分化能力 C . 生长能力 D . 变形能力
  • 5.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B . 教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证明分子在做运动 C . 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 . 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不能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 6. 劳技课中,同学们把同款等体积橡皮泥捏出小船、坦克、飞机等,制作过程中橡皮泥均用完也未作任何添加。请问关于橡皮泥(本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形状变了,体积变了,质量不变 B . 形状变了,体积不变,质量不变 C . 体积不变,质量变了,密度变了 D . 体积变了,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 7. (2017七上·杭州期末)

    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 . F可表示有根茎叶的分化 C . 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 . 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 8. (2017七上·杭州期末)

    如图,图中杭州(30.3°N,120.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 9. 车厘子(cherry)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其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等,是许多人喜爱的水果之一,据图判断该水果属于(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10. (2017七上·杭州期末) 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

    A . 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 . 物镜需要清洁 C . 目镜需要清洁 D . 反光镜上有黑点
  • 11. (2017七上·杭州期末) “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2002年9月郑州市民李广利先生正式领到了我国第一张18个微点的基因型身份证。你认为李广利先生这张身份证上的18个位点的信息取自(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2.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 给足球打气,打气前后,该足球内气体的密度一定不变 C . 将铜块截取二分之一,则剩余的铜块的密度不变 D . 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更逼真形象
  • 13. (2017七上·杭州期末)

    如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狗是由狼驯化来的,图中动物之间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 B . 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 C . 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 D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14.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将甲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乙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鸡蛋都破;第二次甲鸡蛋完好乙鸡蛋破;第三次两只鸡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

    A . 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 . 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 . 在B处释放鸡蛋,重复做几次实验 D . 得出“运动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 15. (2020·金衢模拟) 地壳变动由地球的内力引起。下列各现象中不能反应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A . 断层 B . 褶皱 C . 火山 D . 风蚀蘑菇
  • 16.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两支相同的试管装入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如图所示,它们液面齐平,甲、乙两液体的密度相比( )

    A . 甲大 B . 乙大 C . 一样大 D . 无法比较   
  • 17. 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g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大约为(    )
    A . 0.92×103kg/m3 B . 1.1×103kg/m3 C . 12×103kg/m3 D . 11×103kg/m3
  • 18. 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的水,步骤有: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往右盘加入100g的砝码

    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d.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

    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A . a→b→c→d B . a→c→d→b C . a→c→b→d D . a→d→c→b
  • 19. 沉积岩区别于其他种类岩石的主要特征是(    )


    A . 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 B . 有明显的柱状结构 C . 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或化石 D . 常有片状结构
  • 20.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图象,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

    A . B . C . D .
  • 21. (2017七上·杭州期末) 科学探究要应用多种多样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是科学方法?( )

    A . 保持实验室干净 B . 进行观察 C . 设计实验来检验假设 D . 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 22. 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 地震无法逃跑时,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双手抱头 B . 若所在位置是底楼,地震时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处 C . 火灾无法逃跑时,如果楼层在五层以下可考虑从窗户跳下逃生 D . 发生火灾时,应用湿布掩住口、鼻,保持呼吸道通畅
  • 23. (2017七上·杭州期末) 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

    A . 大于6毫升 B . 小于6毫升 C . 等于6毫升 D . 无法确定范围
  • 24.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叙述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 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C .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 .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 25. 冬季,长时间使用热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会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说明(    )
    A . 水分子的体积可以变大 B . 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 水分子的个数增多了 D . 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二、填空(共30分)
  • 26. 如图一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图,图二是生物的结构层次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在制作A、B这两种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首先都会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液体,其中制作A的装片时应该滴加
    2. (2) 在A、B两幅图中,细胞的基本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3. (3) 从如图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看出,②过程是细胞在,且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形成不同功能的
    4. (4) 请参照图三的表达方式,画出植物体各结构层次的关系图。
  • 27.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 (1) 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2. (2) 当把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发现温度计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此时,温度计内的水银的:①体积,②质量,③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选填序号)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如图乙所示,则热水的温度为℃。
  • 28. 读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山峰A的海拔高度应为米以上。
    2. (2) 有C、D两条登山线路,从处爬山比较容易,因为坡度较小。
    3. (3) E处所代表的部位是,易形成河流或小溪。
    4. (4) F处代表的部位是
  • 29. 如图为皮肤的结构,其中结构8是。皮肤是一种组织、一种器官,还是一个系统?答:,说说你的理由:

  • 30.          
    1. (1) 小应测出甲、乙两种实心固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kg/m3
    2. (2) 小应还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g/m3

  • 31.   2016年11月22日,日本本州东岸近海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0千米。读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 (1) 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分布在地带和地带。
    2. (2) 板块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发生火山和地震。
三、实验探究题(共32分)
  • 32. 现今电脑、手机、pad等运用普及,有些学校pad已经走进课堂。为了探究长时间电子产品辐射对学生身体有没有伤害,有人用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及电脑进行了一次探究。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的问题】电子产品辐射对学生身体有伤害吗?

    【作出假设】电脑辐射对雄性大鼠身体有伤害则电子产品对学生身体有伤害。

    【进行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表:

    甲组

    乙组

    大鼠体重增长量(g)

    86

    31

    大鼠精子畸形率(%)

    38

    99

    1. (1) 实验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
    2. (2) 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请提出修改意见(1个即可)。
    3. (3) 该探究人员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电子产品辐射对学生身体有伤害。请对此结论作出评价
  • 33.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上的液体是
    2. (2) 实验中消毒牙签的作用是
    3. (3) 如果未滴加稀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但其他操作准确无误,在显微镜视野中________(选填序号)。
      A . 无细胞 B . 有细胞但结构不清晰
  • 34.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练习显微镜操作,他们用编号为A、B、C三台显微镜分别观察同一装片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问题。

    台号

    目镜

    物镜

    A

    B

    10×

    10×

    C

    12.5×

    40×

    1. (1) 这三台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填显微镜“台号”)。
    2. (2) 有四位学生进行如下操作

      甲:观察细胞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

      乙:将反光镜直接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

      丙:发现目镜脏了,用餐巾纸擦拭干净。

      丁:在低倍镜下看到模糊不清的细胞,即刻转换成高倍镜查看。

      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

      A . B . 甲 乙 C . 丙 丁 D .
    3. (3) 如图,要使视野由甲图换成乙图,载玻片应向方向移。(选填“左上”、“左下”、“右上”或“右下”)

  • 35. 我们常常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1. (1)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蒸发的快慢与有关。最后水和酒精都会从玻璃表面消失,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实质是由于分子因而离开玻璃片。

    2. (2) 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大或偏小。下列情况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填序号,可以多选)

      ①使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

      ②测量跳远成绩时,将皮尺拉的太紧。

      ③在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时,先用量筒测小石块体积,再用天平测质量。

  • 36. 小金在外旅游时,捡到一块石头,为了鉴定石头的种类,她做了测定石头密度的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调节横梁上的使得天平平衡。
    2. (2) 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左盘放好被测矿石,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 . 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C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D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3. (3) 接着她要做的是(写出步骤)
    4. (4) 在量筒中注入20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石头放入,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测出石头的体积。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得石头的密度为g/cm3
四、分析计算题(共8分)
  • 37. 小曹看到液化石油气(俗称煤气)公司的价格标牌,如表。她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请根据相关信息帮助小曹解析下面三个问题:

    季节

    媒所瓶容积〈m3〉

    价格〈元/瓶〉

    煤气密度约(g/cm3)

    夏季

    0.015

    85

    0.8

    冬季

    90

    0.88

    1. (1) 煤气瓶装满时,夏季的煤气质量为多少?
    2. (2) 通过计算比较每千克煤气夏季价格与冬季价格哪个更高?
    3. (3) 若夏季价格与冬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多少元/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